長江刀魚,著名的長江三鮮之一。它味道鮮美,與鰣魚、河豚并稱為長江三鮮。曾幾何時,刀魚只是尋常百姓家的一道菜,幾塊錢就能買一斤。去年的長江刀魚,最高價竟然賣到8000元一斤。毫無疑問,刀魚已經(jīng)成了奢侈品。刀魚之貴,早已不是新聞,但今年格外吸引眼球。一方面需求量很大,刀魚似乎成了身份的象征。另外一個原因是產(chǎn)量很小,小到什么樣的程度呢?半天才撈上兩三條。歷史上刀魚曾經(jīng)占到長江魚類捕撈量的35%到50%,孰料短短十多年時間,卻成了稀罕之物。
長江刀魚種群的急劇萎縮,使它成為需要特別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早在一年多以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水生野生動物調(diào)整方案公開征求意見,刀魚被列入其中。業(yè)內(nèi)人士認(rèn)為,該方案若通過并實施,野生長江刀魚或成“最后一捕”。專家也提醒,消費需要理性,切莫趕時髦盲從。最重要的是要深思為了子孫后代,如何保護我們有限的資源,而不至于到那時,即便花再大價錢也無貨供應(yīng),豈不哀哉!
素材點擊
1.敬畏自然。甘地說:一個國家的道德是否偉大,可以從其對動物的態(tài)度看出。一種長江里的普通魚類,幾年之間竟然成了珍稀物種。我們對動物的瘋狂虐待,反映出的正是敬畏自然這一美德的淡漠與流失。
2.保護自然。自然是人類生存的基礎(chǔ)。即使科技再發(fā)達,即使條件再優(yōu)越,如果離開了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也就談不上幸福生活。保護長江刀魚也是在保護自然。保護自然,不僅利在當(dāng)代,還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運用方向
自然、環(huán)境、利益、理性、生活、珍惜、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