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羅罔極
沒有答案的《白鹿原》
文_羅罔極
立項1 6年,幾經(jīng)轉(zhuǎn)折,耗資3億。它的口碑、尺度之大,比《人民的名義》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部劇就是《白鹿原》,它的原著作者陳忠實說:“《白鹿原》給大家傳達一件事,那就是傳承我們民族偉大優(yōu)秀的品質(zhì)。”
談《白鹿原》,就繞不過那片土地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他們的命運沉浮。
1白嘉軒,是貫穿始終的重要角色。從小接受傳統(tǒng)教育,堅守鄉(xiāng)土文化的壁壘,成為白鹿原上德高望重的族長?;蛘?,你也可以說,他就是地主。
有一種說法是,陳忠實的原著是在“給地主翻案”。但在我看來,所謂翻案并非變黑為白,而是對過激、片面、傾向性明顯的歷史觀,進行一次糾偏。
當縣政府橫征暴斂的時候,白鹿原上的農(nóng)民無人敢出頭,是白嘉軒打了三聲銃子,帶領眾人起事。大家奪回了糧食,蹲監(jiān)獄的是白嘉軒。沒有人挺身而出,留他一個人等死。當然,不能保證每個地主都像白嘉軒一樣“好”。但是我們很少被告知,原來地主也是地方利益的代言人,是官府與小農(nóng)之間的緩沖帶,防止酷吏肆意地盤剝底層百姓。換做是舊社會,白嘉軒的族長之位是個香餑餑??墒赖雷兞耍蛔冊僮?。他一生經(jīng)歷光緒、宣統(tǒng)、北洋、民國、北伐、抗日、內(nèi)戰(zhàn),最后來到新中國……
2《白鹿原》還寫第二種人,他們時而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hù)”,時而被稱為“歷史的主人翁”,他們是——群眾。
在這里不得不先提一個人物,朱先生。他是書中一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典范,也是“白鹿精魂”的象征性人物之一。王全安的電影版《白鹿原》隱去了這個角色,而電視劇則表示要為朱先生“寫下重重的一筆”。他一個人用一張嘴,勸退二十萬清兵,避免了一場生靈涂炭的災難。
其實朱先生有現(xiàn)實原型,叫牛兆濂。陳忠實讓角色姓朱,取的是“牛人”之意。但是,像朱先生這樣的圣人,畢竟是鳳毛麟角。
更多的人呢?有一次族長白嘉軒被土匪綁走,朱先生帶領鄉(xiāng)民集資贖金。人救了,贖金拿不回來。這時,竟有鄉(xiāng)民提議,要讓主事的朱先生還錢——“讓朱先生一塊還,咋樣,就是他當時主的事嘛!這錢還有他一份子。”事出的時候,沒人敢坐聲。事情過去了,就翻臉不認人。
再一次讓人想起《驢得水》總結的四個字——貪、愚、弱、私。還很有原則——誰阻礙了“我”的利益,“我”就反對誰。白嘉軒不讓民眾種鴉片,阻礙了民眾的財路。鹿子霖便借勢讓種鴉片,于是他成為新的主事人。
《白鹿原》用一個小地方,還原了整個的大生態(tài)。它呈現(xiàn)出一種復雜的共生關系——地主收租,但也為鄉(xiāng)民謀福利;讀書人可以當官,也可以教化百姓;政府想辦法愚民、弱民,然而反過來“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政府”……
正因為社會的各個零件,緊緊咬合在一起。所以,就算對舊社會有一百個看不慣,它也不會輕易轉(zhuǎn)變。
3這時候,《白鹿原》中的第三種人登場了——革命者。因為時勢的劇變,白鹿原上的人無論情不情愿,都被卷入了歷史的洪流中。白嘉軒和鹿子霖的下一代,將與上代人所堅守的信念,展開極為激烈的對抗。
這一切,早被編劇埋下伏筆和暗喻。
白嘉軒的女兒,長大后成為共產(chǎn)黨員的白靈,象征熱烈激情的新女性,與傳統(tǒng)觀念、體制格格不入。她一出生,就被白狼叼走。白狼,極具侵略性,象征破壞與重建。童年時,白靈就拒絕裹小腳。白靈的奶奶,代表封建社會大家長,為了能給白靈裹腳,不惜將孩子囚禁,鎖在無人的長夜??吹竭@,我們著實恨得牙根癢癢。
可,奶奶迂腐可恨嗎?不。我們今天看來是腐朽,但在當時,那就是“主流價值觀”。奶奶也是用心良苦,女人“裹小腳”,忍一時之痛,可換一世之安逸?!肮∧_一雙,流眼淚一缸,哪個女人不是這么哭過來的?你現(xiàn)在說啥都行,長大了誰娶她呀?”
如果說她有錯,只能說她錯在不能“預言歷史”。假設未來有一天,高跟鞋被批判為“折磨女性雙腳的工具”,沒有人再穿了,那么今天的女人有錯嗎?
這或許就是《白鹿原》清醒的地方,它既揭露了“舊”的黑暗,也解釋了“舊”的合理。
陳忠實說過:“我要全面地反映這個文化,這個文化,有它腐朽的一面,還有很偉大的一面,否則,我們這個民族就不能延續(xù)下來?!?/p>
4再看另一個革命者,鹿子霖的兒子,鹿兆鵬。追求新時代的自由愛情,卻被從小定下娃娃親。娶,自毀一生;不娶,家庭顏面無存。這,是屬于中國的,個人與家庭、社會體制的矛盾沖突。
鹿兆鵬決定從他開始,打破父輩堅守的底線。但很多人可能不愿意面對的現(xiàn)實是,理想固然美好,但通往理想的路卻布滿了陷阱。
鹿兆鵬思想先進,向往革命,向往自由,向往新時代??伤谧非蟮穆飞?,漸漸丟失了自己的根。他和弟弟鹿兆海投身了不同的政黨,但都為了“信仰”,可以把家人拋在腦后,忘了自己的命并不只是自己的命。
在原著中,鹿兆鵬不仁不義不孝不知恥,為了“信仰”可以放棄底線,鼓吹烏合之眾去送死??吹竭@些角色的命運,你會發(fā)現(xiàn)陳忠實的態(tài)度是“保守”的。他對全盤否“舊”表示質(zhì)疑,對舍我其誰的“新”也表示質(zhì)疑。
某種程度上,《白鹿原》半個世紀的風云變幻,講的就是一種舊制度如何走向死亡,被另一種制度取而代之的過程。
著急的觀眾可能要問了,那到底誰對,誰錯?很抱歉,《白鹿原》有腳下厚實的土地,有詭譎多變的歷史,有深邃的人性,唯獨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