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藝術性是教育者在實施教育活動時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所體現(xiàn)的美好程度。高校思政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效果整體有所好轉,但藝術性不強是不爭的事實?;诖?,筆者提出師生提高閱讀、思考、寫作、創(chuàng)新和傳播能力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五種能力;高校思政課;藝術性
1 閱讀能力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前提
高校思政課要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效果受主體、客體、介體和環(huán)體諸因素影響,如何優(yōu)化這諸因素關系到高校思政課的成敗。高校利用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遍使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漸喪失,這不利于高校思政課取得良好的效果。當然,高校思政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初衷是好的,但部分老師花大量時間在制作精美的ppt上。學生評價老師教學的好壞關注到課件上,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不太關注。受此影響,部分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的老師不得不從網絡上下載別的老師的課件,這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課的效果。因此,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讀經典原著保證主客體之間的生命力展現(xiàn)了高校思政課的藝術性。
2 思考能力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核心
高校思政課要注重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青年思想活躍、敢于創(chuàng)新這是其優(yōu)點。但受挫能力差、易受輿論環(huán)境影響是其弱點。如何通過思政課讓這些特點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這是新課題。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盵1] 理論思維是思考能力提高的基礎,若閱讀是初級階段的能力提高,思考則是高級階段的能力提高。師生通過閱讀了解他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潛移默化中提高思維能力。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個別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追求速度,忽視了對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對思考的內容和方式進行確認,要從教學中發(fā)現(xiàn)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優(yōu)勢、劣勢、威脅和機會注重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這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核心所在。
3 寫作能力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保障
高校思政課要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提高寫作能力,需要一定的載體。文字在人類文明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準確表達個體乃至群體的思想。不管時代怎樣變,寫作永遠是我們思想表達的載體。當前,部分教師為趕速度忽視質量,學生為跟上老師思維拿手機拍照。事后,真正看照片的學生并不多,這種壞習慣使寫作能力逐漸退化。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更高。越是這樣,我們越要提高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能夠更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思想。高校思政課藝術性需要寫作能力不斷豐富內容,寫作能力是實現(xiàn)藝術性的保障。
4 創(chuàng)新能力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關鍵
高校思政課要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不是毫無根據(jù)地胡編亂造,而是需要根本理論做基石。以社會科學研究為例,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需要做系統(tǒng)性分析。比如該項研究的難點和爭論點在哪里?這一切都歸結到問題上。毛澤東曾說:“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2]當前,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諸多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堅持實事求是。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xiàn)在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影響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因素。比如體制和機制存在的弊端需要對此進行何種改變。學生要要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比如用課堂討論、社會調查等方式不斷填補思政課的內容。參與者對這種結構的重構是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關鍵。
5 傳播能力是增強高校思政課藝術性的本質
高校思政課要注重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文化的本質在于傳播,通過傳播讓別人了解你的“三觀”。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政課的重點,思想教育是讓受教育者確立正確的“三觀”。道德教育是讓受教育者判斷利益。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精神動力,它關系到國家安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例,其本質是德。在教學中教師對這些理論性較強的概念進行教授時要用學生熟悉的方式進行講解,避免出現(xiàn)理論概念不清楚。俄蘇學者巴赫金認為:“生活就其本質來說是對話的?!盵3]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們勢必要“發(fā)聲”與國際對話。筆者認為,我們要兼容東西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教學體系上不斷創(chuàng)新。由此,傳播能力不斷提高是增強高校思政課保證藝術性的本質。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2]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9.
[3] [美]約瑟夫.奈.美國霸權的困惑[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5.
作者簡介
馮軍成(1992-),男,陜西咸陽人,西華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