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摘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獨立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能力;教會學生靈活運用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語篇分析能力,提高閱讀速度;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提高閱讀興趣。
關鍵詞: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6-0064
閱讀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它不僅僅是讀的過程,而且是動口、動手、動腦的有機結合,統(tǒng)一協(xié)調的過程。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但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既然閱讀這么重要,那么我們就應該重視培養(yǎng)閱讀能力。掌握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淺要談談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精選閱讀材料,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真正的動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內在因素。教師可對已學的語言材料,重新進行組織,結合不同的語境供學生閱讀。也可選擇與課文難度相當?shù)娜の兜摹⒂哪牟牧稀?/p>
二、注重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的教學過程一般為:教師或錄音磁帶的范讀;講解技巧;領讀;學生朗讀;教師的反饋。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范讀,跟讀,齊聲朗讀,個別朗讀,背誦等。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思維動機
思維動機是激勵并維持一個人的思維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動力,動機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同時也離不開刺激的作用,當刺激與個人需要相關聯(lián)時即會產生思維動機,引起思維活動。閱讀活動中的刺激主要來自語言環(huán)境,簡稱語境。語境在從作者到讀者,即從表達到理解的過程中起橋梁作用,是思維的基礎。離開了語境,有人會這樣理解,有人會那樣理想,有的理解是正確的、全面的,有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在閱讀中,要在讀懂了詞、句、段的字面意義的基礎上領會其深層含義,必須有足夠的語境信息。借助語境,作者才能選擇恰當?shù)恼Z言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將想要表達的思想準確地傳達給讀者;借助語境,讀者才能準確無誤地領會、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特定含義,通過各種手段(如模擬表演、電教手段等),在教學中充分展示文中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以引起閱讀興趣,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fā)他們理解上下文。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反復研究,聯(lián)系實際,自覺運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動機,調動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閱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明確閱讀能力,改變觀念
閱讀是一種書面交際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獲得閱讀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從閱讀入手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經(jīng)驗,獲得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閱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語言交際的行為,是由閱讀者以書面符號線索為基礎重新建立有意義的推理活動。而能力是順利完成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征。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學生便無法對文章進行理解,所以,只有具備用英語獲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閱讀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更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更多的終身受教育機會。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絕非一口吃個胖子,一蹴而就,它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
英語教學是由聽、說逐步向讀、寫過渡的階段。從教材的編排可以看到,每一單元開始出現(xiàn)了閱讀課文,也即開始提出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初中英語教學論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基礎。因此,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適時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重視課堂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
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渠道,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最關鍵途徑是課堂閱讀能力。掌握良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把整篇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教學,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不破壞故事的整體性、趣味性,又不影響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理解,有利于學生對所學語言內容的整體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原則。從閱讀課教學來告訴學生應怎樣對語篇進行分析。
六、分層遞進,擴大思維范圍
客觀事物及其本質的層次性,決定了人類對同一種或同一類事物的認識可以有層次和水平上的差異??謱㈤喿x技能分為五大類:認詞技能、詞義技能、理解技能、閱讀學習技能和欣賞技能。這五項技能的訓練必須循序漸進地滲透在閱讀教學中。思維過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的過程,在不斷預測的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利用經(jīng)驗知識去理解新的信息,“邊抓住主要的語言線索預料和猜測意義,從而逐步擴大解碼范圍”。就是說,按照一定順序,讀由辨認文字符號的感性認識階段開始,過渡到識別文體、理解內容、吸收信息并初步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理性認識階段,最后升華到欣賞并用閱讀中所學的知識解決同類問題,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進行交際活動的綜合運用階段。無論是語言知識的學習,還是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都以“滾雪球”的方式進行,課文教學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邏輯嚴密。配合課文,我們適當增加閱讀材料,充分注意其可讀性,所選材料內容由淺入深,容量由小到大,篇目由少到多。整個閱讀教學中,無論是內容的安排、技能的培養(yǎng),都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學生逐步開闊眼界,在己知的基礎上不斷地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開拓。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靠課堂教學,而且要靠課外輔導。綜上可見,閱讀技能是從“簡單的閱讀——朗讀——獲取直接信息的閱讀——歸納分析式的深層閱讀”的逐步發(fā)展。閱讀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它本身也是一個目的。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那么閱讀能力也會有顯著提高,特別是中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更加依賴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龍縣第二中學 5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