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嫻
江蘇省鹽城市岡中小學
【摘 要】 “唱”是小學音樂中重要的教學因素,教師要先教學生唱,讓學生領悟豐富的曲調,動人的歌詞,幫助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然后鼓勵學生唱出來,讓學生學會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緒,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演唱;中心;小學;音樂
演唱是讓學生體會音樂魅力最直接的手段,同時也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途徑。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只注重音樂知識的傳播以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而忽略了學生和音樂互動的重要性。教師應該明白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應該以“唱”為中心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發(fā)揮自身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
一、引導學生“唱”,讓學生體會歌曲的魅力
教唱是音樂課堂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唱的過程就像一個引子,教唱環(huán)節(jié)如果進行得非常順利,那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起來,在后續(xù)的音樂教學中就可以更加暢通無阻。很多教師只是把教唱是做一個教學步驟,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進行教唱,并不注重學生的反饋情況,如果說學生學得特別好,教師可以順利地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假如說學生沒有學會或者說沒有領悟到這首曲子的精髓,教師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再進行后續(xù)的教學時肯定就會出現問題。教師要先引導學生進行“唱”,讓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體會這一首曲子的魅力,學生只有體會到其中的獨特,才能主動地進行學習。當學生有意識地學習音樂知識時,肯定會比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更有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唱的時候,學生不僅能學會這首曲子的唱法,更能體會到這首曲子所傳達的精神。
《音樂是好朋友》是一首簡單易學的歌曲,教師只要認真地進行教唱,把學生帶入到音樂的世界中來,學生就能很快地學會這首歌。這首歌教師采用親切且柔和的聲音進行教學,以此凸顯這首歌曲的獨特美感,幫助學生體會“音樂是好朋友”的深層含義。這首曲子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為主,教師在教唱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這種變化,以此加深學生對曲調的感悟。這首歌的歌詞也比較簡單,主要是中間的“啦啦啦…”不好唱,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這一點進行教唱,讓學生逐漸掌握這首歌曲的唱法。教師在教唱“小朋友手拉手唱起歌”時,用熱情、優(yōu)美的方式進行演繹,把學生帶入到這首歌的意境中來,然后再進行后續(xù)的教唱。
二、鼓勵學生自己“唱”出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
教師教學生唱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體會音樂知識的魅力,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唱這一首歌,學生會唱這首歌以后才能有能力唱出來。學習一首歌的唱法是在學習它的節(jié)奏、知識以及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接收新知識的狀態(tài),而學生把這首歌唱出來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就從接收的狀態(tài)轉為了一種散播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唱出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音樂的無限可能。學生在唱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也能提升對自己的認知情況,同時可以提高自己唱歌的水平。很多學生會羞于表達自己,在合唱中這些學生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表現,他讓這些學生進行獨唱時,他們可能會更不愿意大聲唱出來,教師要先幫助這些學生克服障礙,讓他們勇于唱出來。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教師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并且不斷鼓勵學生加強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把唱的精髓發(fā)揮出來。
《娃哈哈》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很多學生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都會感到很開心,教師利用這首歌的這個特性,在教唱完畢以后,鼓勵學生唱出來。一開始,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進行表演,教師對學生們進行鼓勵,并且允許學生組隊進行表演,以此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同學之間相互打氣,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有三個學生率先站出來,三個人一起進行表演。剛開始唱的時候,只有一名同學的聲音,另外兩名學生不好意思出聲,比較勇敢的這一名學生用眼神給其他兩個人加油打氣,漸漸地,三個人都進入了狀態(tài),在大家的鼓掌中結束了這一次的表演。這三位學生為其他學生起到了一個表率,大家都紛紛站出來演唱,課堂氣氛也達到了高潮。
三、讓學生進行評價,相互促進
學生勇于表達自己,敢把自己的歌唱出來,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件事,但是唱歌的結果肯定是有好有壞的。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旁觀者才能看清楚他的問題所在,如果有教師指出這個問題的話,學生可能會有所抵觸,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相互發(fā)現問題,同時指出對方的優(yōu)點,讓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進步。學生沒有很多的音樂知識,表達的完全是聽覺上的看法,而這種看法是最直觀也是最客觀的,表達出來的意見,同學之間也能很容易的接受。
為了保證學生評價的有效性,這是可以讓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然后小組再對其他組進行整體的評價。采用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可愛的藍精靈》是一首曲調輕快的兒歌,教師讓學生四個人為一組進行演唱,演唱完畢以后,小組之間進行評價。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從好不好聽、整不整齊兩個方面進行評價,相互都給出了很直觀、中肯的建議,被評價的小組也都虛心地接受了意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注意學生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評價措辭,以此讓學生之間相互促進。
“唱”是小學音樂中重要的教學因素,教師要先教學生唱,讓學生領悟豐富的曲調,動人的歌詞,幫助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然后鼓勵學生唱出來,讓學生學會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緒,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
【參考文獻】
[1]孫甄壕.小學唱歌教學的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2]韓麗楓.小學唱歌教學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趙祝巍.小學唱歌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
[4]范欽佩.小學音樂唱歌課教學現狀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5]鮮婉弢.川北邊遠地區(qū)小學音樂唱歌教學調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6]張穎.新課標背景下銅川市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