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苒
[摘 要] 闡述云平臺下“產”“學”“研”的內容、模式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并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yè)為例開展產學研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體現了在云服務模式下的新教學模式、新教學資源的創(chuàng)建和實現途徑。
[關 鍵 詞] 云服務;數字媒體技術;產學研;協同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5-0005-01
一、基于云服務的技術
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經常使用百度云盤、360云盤等網絡存儲功能存放個人重要的文件和數據。事實上,人們已經開始離不開這些網絡服務公司為用戶提供的公眾服務——云服務。通過云服務,我們使用一臺能夠上網的計算機或移動終端就可以在線享受到互聯網提供的快捷、豐富、廉價的各種服務,所有數據和APP均存儲在“云端”,而所謂的“云端”,是由上萬、百萬臺服務器組成的計算機陣列,這些服務器集群通過一種虛擬化共享資源的計算模式(云計算)按需動態(tài)部署、動態(tài)優(yōu)化、動態(tài)回收網絡資源并提供服務。提供云服務的應用平臺稱為云平臺,云平臺上提供的云服務具有安全、便捷、豐富、公平的特性。
二、云平臺載“研”——創(chuàng)新教學資源
紙質教材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學媒質,在多媒體流行時期紙質教材仍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出現了新媒體形式的教材,深受學生喜愛。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媒體形式以及人機交互操作共同形成新媒體的主要特征,新媒體帶來了更多與眾不同的閱讀體驗,借助存儲在云平臺的新媒體形式教材,學生能夠在多平臺(IOS、ANDROID等)、不同終端(手機、PAD等)間實現跨屏閱讀教材等數字資源。這種互動的新媒體教材(電子教材)的趣味性、實時性、易讀性極大地吸引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群體,成為新興的數字化教學資源。
我校數字媒體工作室與企業(yè)合作,分期立項開發(fā)數字媒體技術專業(yè)核心課程系列電子教材。這些電子教材依托企業(yè)開發(fā)的數字閱讀與學習云平臺和圖書開發(fā)軟件,將刻板的黑白教材以妙趣橫生的動畫繪本的形式,配合生動而專業(yè)的配音和視頻動畫展示給學生。教師通過創(chuàng)建腳本,并以互動的媒體形式重新構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yè)教材,展現新型科研成果。
三、云教育助“學”——改革教學模式
如同瓦特發(fā)明蒸汽機,技術上的飛躍帶動了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云計算的發(fā)展,同樣也正在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開發(fā)數字化教學資源成為媒體制作公司的主要業(yè)務,學校教師也會根據特殊需求自行開發(fā)個性化的新媒體教學課件、電子教材,新型數字化教學資源正在全社會體系化快速建構,成為云平臺上的一種有償服務。使用云平臺上教學資源的學習方法也催生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云教育。
云教育中學生使用的互動電子教材,有些來自生產實踐中學生自己開發(fā)的電子圖書。課堂的組織形式采用云課堂,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代替了過去的以教師為主角的集中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課前在線預習導學案,課上教師以答疑、討論、競賽等方式深化重難點,檢驗學習效果,課后學生和教師協作完成作業(yè),在線提交、在線批閱。由于網絡無處不在,移動終端成為新型的學習工具,使得學習不拘泥于時間、空間,“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集中時間段在固定教室上課的教學模式。
四、云資源促“產”——制作教學資源
目前,我校電子教材的制作成為數字媒體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主要實踐項目?!拔业慕滩奈易鲋?!”成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yè)學生的實訓口號。在電子教材的制作過程中,原畫、圖片處理、動畫設計、聲效合成,包括最后的產品質檢全部是在企業(yè)專家和老師指導下,按照崗位分工由不同工作組的學生合作完成?!镀矫鎻V告設計》《偶動畫制作》《3DMAX基礎》等專業(yè)核心課程以新媒體教材的形式成為我校云教育資源的一部分,并逐步完善形成“專業(yè)云資源包”。生產的結果促進了專業(yè)的學習,實現了教學科研成果的轉化。
五、產學研協同創(chuàng)新
(一)組織保障
產——場地:生產性實訓基地,責任部門:實訓中心;
研——場地:媒體工作室,責任部門:信息中心;
學——場地:以專業(yè)班級為教學單位,責任部門:信息技術教學部。
各部門在校級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有序部署,協同工作。
(二)協同模式
產,即指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學,即指專業(yè)教學;研,即指包括教學資源研究與開發(fā)、教學模式研究等內容的教學研究。產學研的關系可以用三種模式概括,各有特點。第一種,產—學—研。這是一種并行模式,以生產項目為載體,邊生產邊學習;以生產技術為手段,邊生產邊研究,該模式成果效率較高。第二種,研—學—產。這是順序模式,先以教師為主體開展研究,然后在研發(fā)出的新教學資源平臺下進行學習,最后在生產性實訓項目中進行技能實踐。第三種模式,學—產—研。這是傳統(tǒng)協作模式,這種模式遵循事物從產生到普及再到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規(guī)律。
利用數字媒體專業(yè)的專門技術進行產學研融合,無論采用哪種模式,只要符合學校專業(yè)建設要求,都能促進云平臺下新媒體教學資源及新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章澤昂,鄔家煒.基于云計算的教育信息化平臺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6).
[2]黎加厚.低碳型教育與云計算輔助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