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婷
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綜合性很強的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實施,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教育,因為小學語文課文大都有濃厚的情感色彩。教師在教學時,將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挖掘出來,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有正確的“三觀”。在“情感教育”定義的基礎上,通過對小學語文在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作用的分析,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策略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情感教育對小學生的情感的激發(fā)、思維的發(fā)散、心理的發(fā)展等多個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就如蘇霍姆林斯基寫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fā)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質的過程。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運用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有積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增強閱讀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小學開展情感教育是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法,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想上相對單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會關注教師的思想和行為。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一些鼓勵的話語和積極的行為都會讓學生產生愉悅的心理。在這種心態(tài)的影響下,學生們會更主動、更努力地學習,因此,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使課堂氣氛更活躍,讓學生更加喜歡學習。有研究表明,學生在壓抑、恐懼的環(huán)境中,注意力會比較分散,不能有效投入到學習中,導致學習效果不好;與之相反,學生在愉悅、舒適的環(huán)境中,注意力比較集中,學習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還有利于建立和睦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彼此的了解。而且,在與教師進行互動時,可以鍛煉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情感這一教學工具,使之成為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培養(yǎng)學生們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
三、情感教育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語言優(yōu)美、圖文并茂的課文,字里行間大都洋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大自然、對親朋好友的濃濃情感。所以,語文教學中,在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時,教師需做到:
1.準確找到文章的抒情點
小學語文中的課文雖然簡單易懂,但讓小學生自己掌握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有一定的困難。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準確把握小學生的思想,進而準確地把文章的抒情點融入語文教學中,讓語文教學與小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或者對景物的生動描述,讓人物形象或者景色在學生心中豐滿、立體起來,使學生產生喜愛之情。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中,第一句話“我的故鄉(xiāng)在江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就一語道破了作者的寫作動機:表達強烈的熱愛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進行二次描述,讓學生對自己的家鄉(xiāng)也產生濃烈的感情。
2.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緣故,情感容易受他人影響,尤其易受老師情感的影響,也會被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所感染。因此,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劉勰曾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營造一個讓師生情感相融的情境是尤為重要的,如《十里長街送總理》,教師可以放低沉、悲傷的音樂,極力渲染氣氛,營造情境,使學生對總理的熱愛和懷念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情境,以情動人,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評價學生時要客觀
小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是在自主性學習和思考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但是未經過指引形成的情感認知有不確定性。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情感認知的過程中,要客觀地對學生做出評價。如,有學生有了消極的情感認知后,若老師只是一味地批評和責怪,學生就會在以后的情感體驗中,沒有勇氣再自主思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喜歡表現自己的階段,思維很活躍,他們對于同學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也很看重。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或者積極的行為,都會成為激發(fā)學生前進和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一些情感認知,老師要給予積極客觀的評價,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從而實現情感教育的目標。
情感教育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改革的中堅力量。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在立足于語文這門學科所具有的特點的基礎上,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正確認識情感教育并善加運用,讓情感成為教育教學的催化劑,從而實現對教學的增效作用,最終實現對小學生的情操陶冶。
參考文獻:
[1]陳偉.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4).
[2]周麗娜.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涂歡.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外語文,2016(16):123.
[4]房雪芹.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長江叢刊(理論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