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軍
摘 要 通過一學年的籃球課堂中應用項目化教學的實踐研究,以及項目化教學在羽毛球課堂實踐中取得經(jīng)驗,探討籃球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從而提高籃球課堂的教學效果,為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點參考,為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拓寬一點思路。
關鍵詞 籃球 項目化教學 實踐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8-000-02
一、前言
項目化教學現(xiàn)已廣泛運用與各類課程的教學改革,但由于項目化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相對于其它課程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實施起來也比較的復雜,而且在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中不能完全模仿其它課程的設計思路。所以近年來改革還在不斷的進行,作者曾對羽毛球課程項目化教學進行過研究,取得了一點經(jīng)驗,繼續(xù)拓展至籃球課堂中希望能夠進一步完善體育課程項目化改革,本文將項目化教學的理論學習與一學年的教學實踐成果展示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二、項目化教學
(一)項目化教學概述
項目化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行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個項目是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后應有一個完整的作品[1]。
(二)項目化教學籃球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
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包括了課程的簡介、課程定位、學情分析、課程總目標(能力目標、只是目標和素質目標),課程整體設計(項目、教學模塊、教學任務與教學方法),能力訓練項目與課程進度表、情境設計、考核評價、第一次課的設計與最后一次課的設計等[2]。
1.課程簡介
2.課程定位
強健體魄、滿足興趣、提升素養(yǎng)、服務專業(yè)。
(1)崗位分析:各專業(yè)崗位
(2)課程分析:體育課程屬于公民素養(yǎng)課程,是公共必修課,一共136學時,分兩個學年上,籃球模塊是體育課程的選項課,在大以學年第二學期開設,一共72學時,分兩個學期上完(每學期36學時)。
(三)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學習職業(yè)體能方面有所發(fā)展;有一定的籃球運動基礎或興趣教高;少部分同學來自校籃球隊,基礎較好;全部為男生,總體水平參差不齊。
(四)課程目標的設計
1.能力目標
(1)通過籃球課的學習,使學生充分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和健身價值,70%~80%的學生學會1~2種籃球運動身體鍛煉的方法,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思想。
(2)發(fā)展身體素質的基礎上,能運用傳球、運球、投籃和搶籃板球等基本技戰(zhàn)術,使50%~60%的學生能參加班級、專業(yè)、學院和企事業(yè)等級別的籃球比賽。
(3)根據(jù)比賽規(guī)則和裁判基本知識,使60%~70%的學生能欣賞和用自己語言評價籃球比賽。
2.知識目標
了解健康的概念和多元健康觀,理解體育鍛煉與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關系。
掌握一些體育鍛煉的衛(wèi)生常識,了解運動損傷的成因與處置有關知識。
了解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概況及鍛煉價值,掌握運用籃球運動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的有關知識。
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基本戰(zhàn)術的動作要領,掌握基本技術的動作分類,各項動作的重點和難點的有關知識。
掌握籃球運動有關基礎知識,了解籃球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和裁判規(guī)則。
3.素質目標
結合籃球運動集體性和對抗性的特點,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公平競爭的意識和良好的體育文化修養(yǎng)等,為自己專業(yè)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課程的整體設計
(七)情景設計
學院在4月中旬要舉行籃球團體比賽,各分院系派一個代表團參賽,獲獎得分將加到學院第十七屆球類運動會分數(shù)當中,賽前各分院系將于3月中旬先行組織選拔賽,通過班級報名參加的形式。籃球選項班的同學是來自各個專業(yè)不同班級的大二學生,因此首先要積極參加分院系選拔賽,此外還要負責協(xié)助分院系的體育部組織比賽,部分同學在比賽當中擔任裁判員,于此同時每位同學都要組織自己班級的報名和選拔賽,以確定參加分院系選拔的名單。在比賽過程中,籃球選項班的同學需要作為班級觀看隊員的解說,以及評價比賽。
(八)考核評價
考核成績=平時成績30%+身體素質20%+專項技術50%。
1.平時成績構成
(1)考勤情況10%。
(2)學習態(tài)度和完成課外布置任務情況(參與班級、學院、企業(yè)或各系組織的籃球活動)20%。
2.身體素質成績構成
(1)職業(yè)體能:根據(jù)專業(yè)大類(伏案型、站立型、高空型等)設置不同專業(yè)素質10%。
(2)專項身體素質:各專項統(tǒng)一內(nèi)容10%。
3.專項技術成績構成50%
(1)籃球組合技術35%=計時達標20%+技術評定15%。
籃球組合技術包括內(nèi)容:運球、傳接球、投籃、搶籃板球、持球突破、基本配合等技術。
(2)比賽技術評定15%
每個基本技術,基本戰(zhàn)術的熟練程度。
(九)第一次課的設計
1.說明課程性質,總體目標,課程安排,上課方式,參加課外群體活動的要求、課堂常規(guī)、考核方式。
2.課堂常規(guī)——進行小群體教學模式,按專業(yè)進行自由組合,按照班級把學生分為4-6個小組,每小組一位小組長
3.激發(fā)興趣階段:籃球傳遞球游戲體驗籃球運動的快樂
4.接受新知識階段:
(1)籃球球性游戲練習—教師提問“你會幾種球性練習方法”—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生自評,組內(nèi)組間互評—學生練習—教師評價總結—組間競賽。
(2)學生展示原地肩上投籃—教師提問動作要領,講解示范投籃動作—學生練習—學生展示—學生自評,組內(nèi)組間互評—教師總結評價。
(3)小組或個人比賽——按專業(yè),個人進行3對3比賽或投籃比賽(要求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巡視指導,在快樂中學習,在比賽提高)——學生展示評價——教師總結。
恢復身心階段—集體舞(高興就好)—小結—收回器材,師生道別。
(十)需要說明的幾點問題
1.本課程是針對學院全體大一學生,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自主選課的一門公共選項課,一部分學生有一定籃球運動的基礎和興趣,但學生發(fā)展不平衡。
2.本課程中涉及籃球常識、體育健康與保健、競賽規(guī)則、裁判法等理論知識,籃球比賽,職業(yè)體能和專項身體素質貫穿到課程每次課的教學過程中。
3.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專業(yè)不同,技術水平層次不同)進行分層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4.課程貫徹執(zhí)行“健康第一”、“以能力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技能為手段,摸索高職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設計不同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學模式。
三、課程整體設計的體會
通過整體課程的設計,雖然教學主要內(nèi)容改動不大,但是更加清楚教學目標,此外準確的定位課程性質后,更能夠把握這門課程,項目化的課程導向也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正真做到了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設計過程中教師任務雖然會比較繁重,但是只要設計好了,以后上課就會相對輕松,而且更能夠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水平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項目化教學[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KoALVjKtGiOYY38Gm9whMlGG7HZ7YeQ6XHl_extlknmtOJSDNa1kQTmTMD9KyIN-jFo5YrxZkfGnerZT3Q0Tq。
[2] 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