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發(fā)余
【摘 要】現(xiàn)在的小學教育中,科學課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其對實踐性的教學進行了較好的詮釋,小學生可以通過科學課來得到實際實踐,這樣就會使得小學生的自身學習更為系統(tǒng),并為日后進入初中后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科學 互動 教學環(huán)境 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08
小學科學課程中知識的掌握是極為關鍵的,其將持續(xù)影響小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在科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將知識掌握得很好,那么就會對學生日后學習生活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則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chǎn)生不良影響。所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好科學課是極為重要的。但需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我約束力弱,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本文就重點分析教師當如何進行教學,以便讓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證。
一、教師要注意教學中的互動
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科學課程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其中的很多知識既會給學生帶來新奇的感覺,又會讓學生感覺到十分的有趣,同時科學課中設置了大量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也是能夠引起學生關注和激起學生興趣的關鍵點。然而,小學科學課程的實際教學和具體教學開展并不是很順利,因為小學生年齡尚小的緣故,他們的注意力很難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集中,這就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時,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的氛圍弄得活躍起來,一方面,教師要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以此來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以此來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交互,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在小學科學的具體教學中,學生是會向教師請教一些問題的,尤其是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學習興趣濃、求知欲旺盛,其會向教師提出大量的問題,但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極為有限的,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教師不可能對所有學生的問題都進行一一解答。因此,為了讓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得到保護,教師需要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保持積極的互動,以及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以便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將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共同性的問題篩選出來并進行解答,同時對一些極為特殊的個別問題進行針對性解答。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為積極的進行學習,并與其他同學保持較為良好的交流,使得其學習在相互促進中取得進步,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就變得輕松容易起來,進而讓小學科學教學變得更為有效。
二、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
小學科學教學中,科學探究是學習的重點與關鍵,是以問題為核心的一種學習模式。在此學習模式下,其不光大力提倡學生親自參與到具體的學習中來,還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間接形式來獲取知識信息,以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而有些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理解的偏差,他們將科學探究進行了錯誤的理解,把其與“動手操作”畫上了等號,讓學生在學習中多進行“動手操作”,以便在“動手”中來將知識予以有效的獲取,以便達到學習的目的。其實不然,“動手操作”主要強調的是動手,此時動手是知識獲取的主要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而科學探究主要強調的是用腦,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去進行動手解決。就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而言,在對一些知識進行學習時,學生并不需要去自己動手來獲取第一手的資料,完全可以對只通過查閱資料或者詢問來完成這些知識的學習。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注意對教學進行合理的把握,并不一定要讓學生動手去獲取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據(jù)情況來進行靈活的處理,有時可以讓學生向教師進行提問,通過詢問的方式來獲取知識;有時候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獲取知識;還有時候可以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獲取知識,等等。不管怎么樣,只要是能夠讓學生順利的獲取知識的方式,都是在科學教學中切實可行的,均是獲取知識的有效捷徑。
三、教師要注意教學的具體環(huán)境
小學科學教學的方法或手段應主要以實用為具體標準,不必對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化教學、微課視頻教學等進行過分強調,也不必對學生的動作操作進行重點要求,一切均當以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為基本導向,營造出一個適宜學生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學好小學科學。例如,有部分科學教師,為了能夠緊跟時代的潮流,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花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進行實踐操作,甚至有些教師還到了“無操作、不教學”的地步,從而使得整個教學開始出現(xiàn)了偏差。此時,教師不是對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進行考慮,也不是對學生的具體學習環(huán)境進行營造,而是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教學活動的設計之上,這樣的教學只是流于形式,學生真正的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獲取知識的時間反而變少了。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注意對整個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不僅是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大量的動手操作,還要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自由學習空間,以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中去進行積極的探索。
四、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評價
小學科學教學中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評價”,這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效、表現(xiàn)、缺點等的綜合描述,是整個教學環(huán)境中對學生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對其產(chǎn)生極為明顯的影響。所以,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入合理的評價制度,以此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綜合性評價,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如學生進行了問題的回答,教師就要對回答的對錯進行及時評價,如果學生回答正確則鼓勵,錯誤則委婉指出,不足則予以補充,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以便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更好的把握,讓學生能夠在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趨近于最大化。當然,這些只是教學評價中的一部分,具體的教學評價的項目還有很多,需要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來進行靈活安排。
總之,教師要對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把握,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予以充分地把握,將大量的新教學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以便喚醒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充滿興趣的去進行科學學習,從而讓小學科學教學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