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福
【摘要】英語學習最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能夠更好的閱讀英文材料。因此,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在中高考中,閱讀理解也占了很大的分量,所謂“得閱讀者得天下”。因此,有效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勢在必行。本文結(jié)合英語課堂,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努力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理解力和判斷力,讓學生掌握好閱讀方法。
【關(guān)鍵詞】英語閱讀 激發(fā)興趣 提高能力 掌握方法
畢業(yè)從教已20多年,高中教了八年,初中教了十八年,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感想很多。分析近來的中、高考,閱讀題型所占分數(shù)的比重很大。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在學生未來發(fā)展中,英語閱讀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同時,通過英語閱讀,也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理解力和判斷力,以及綜合與分析的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中高考的英語成績也是很有幫助的。為此,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得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從下面幾方面進行了課堂嘗試: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英語閱讀不僅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手段與來源,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抓好英語閱讀,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愛讀、敢讀、樂讀。
1.利用教材文本進行拓展閱讀訓練。教材文本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優(yōu)秀篇章,而且教師還花了大量時間分析講解。因此,應該讓學生反復閱讀,甚至背誦。為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要引導學生尋找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課外閱讀材料,如原著或者原著的縮寫本,簡易的課外讀物。由于學習課文時對讀物有一定的了解,學生讀起來就更有興趣,更能堅持讀下去。有些課文沒有原著縮寫本,教這類課文前抽出10分鐘左右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快速閱讀,然后做課文后的理解題,教師也可編一些測試題作為閱讀課來上。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起著良好的效果。
2.布置課外閱讀材料,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學生并不缺乏英語閱讀材料,他們?nèi)钡氖莾?yōu)秀的英語閱讀材料。他們手中的各種教輔材料,就有不少是英語閱讀理解的,但大部分材料都是為應試而拼湊的。缺少一套由淺入深的,生動有趣的英語讀物。我推薦學生購買一套《書蟲》,它是由英國牛津出版社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套優(yōu)秀的英語讀物?;拥墓适虑楣?jié),新鮮的閱讀體驗,把學生引入一個精彩紛呈的“書蟲”世界。首先,它給了學生閱讀的自信。哪怕你只有幾百個單詞的詞匯量,你也可以毫不費勁地去閱讀哪些經(jīng)過改編的世界名著了。在它循循善誘的引導下,當你讀完全套《書蟲》時,你也許就會突然感到,你已經(jīng)不再是書蟲,而是一只振翅待飛的蝴蝶了!
另外,平時閱讀訓練要注意選擇題材新穎,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難度適中的材料。文章選擇上宜短不宜長,要以100—150字數(shù)較合適,其中生詞不宜超過3%,內(nèi)容中的key words 盡可能不出現(xiàn)生詞。對于完全陌生的單詞要給出注釋。選材盡可能多樣化,社會與自然,人文與科學,天文與地理,歷史與傳說等均可涉及。只要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就可以拿來進行閱讀訓練。對于閱讀訓練做得好的小組老師發(fā)給一個小小的紀念品,以此促進學生的閱讀意識和興趣。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進考試方法,加強對學生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檢查。在考試中設(shè)置測試閱讀能力的附加題,幫助中等以上學生在加快閱讀速度前提下提高理解能力,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對這類附加題可以不作要求。
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例如:
班級英語角。每周至少一次學生自由的英語交流互動。要求將上周至本周所學單詞、語言點、好句型用上去,既起到復習作用,又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
開設(shè)英語選修課。語言是與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習一門語言離不開語言所在的文化認同。因此,在課外活動時間,我們開設(shè)選修課,給孩子們講講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習慣,歷史傳承等。所講內(nèi)容新穎,開闊了學生視野,很多同學喜歡,都積極參與進來。有時候在選修課上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內(nèi)容,如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聽歌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激發(fā)了大家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欲罷不能。
開展閱讀競賽活動。每一學期期中、期末舉行英語閱讀競賽活動。以班級為參賽單元,參賽選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六篇短文,完成后面的閱讀理解題。學校進行統(tǒng)一改卷評分,各個年段分別排出競賽名次,并給予獎勵。
我們還打算像抓語文大閱讀那樣抓好英語閱讀,也設(shè)立網(wǎng)絡閱讀考級互動活動。但英語閱讀的熱情和效率還遠未達到大閱讀的要求,目前,我們主要還是要抓好短小英語文章的閱讀理解訓練。
二、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判斷力
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功夫要做足在閱讀之外。對這句話的理解,我認為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不能僅僅只抓閱讀,應該結(jié)合聽力、演講、寫作一起抓,只有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提升了,才能有強大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我們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其實是在提升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特別是理解力和判斷力。這里,就如何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探討一下。
在讀懂材料的基礎(chǔ)上,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題,需要的就是理解能力。而整體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能通過邏輯推理判斷出所給材料沒有直接給出的內(nèi)容,需要的就是判斷力。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在快速閱讀中迅速抓住主題的理解力,以及對細節(jié)的準確判斷力。
中高考閱讀理解的主要題型如下:
①直接判斷題。這種選擇題一般都會對應文章某一段落的敘述,考察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定位能力。
②解釋詞語題。對于文章中的陌生單詞,考察考生根據(jù)上下文來理解單詞意義的能力。
③文章主旨題??疾炜忌鷮ξ恼碌恼w理解能力,歸納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④邏輯推理題。對于文章意義明確的前提下,通過推理判斷來作出選擇。
⑤判斷正誤題。對原文語句進行改寫轉(zhuǎn)述,通過似是而非的陳述迷惑考生,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
針對這五種題型,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學生對文章整體理解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弄清上下文的聯(lián)系,理清題意和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再全面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chǔ)上對各個選項進行判斷。因此,解決中高考的閱讀理解題型需要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判斷力。為此,需要訓練學生掌握一些科學而有效的閱讀策略。
1.猜測文章的弦外之音。不少文章是通過一些表示遞進、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副詞或者連詞來闡述文章進一步的結(jié)論的。掌握這些詞語有助于更好的猜測題意和作者寫作意圖,能更好的理清作者的思維脈絡,提高閱讀理解與判斷能力。例如,出現(xiàn)in addition時就是前面講述內(nèi)容有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樣有提示作用的連詞還有furthermore,besides,moreover,also等等。出現(xiàn)contrast就想到比較,常見的表示對比的連詞有however,but,yet,on the other hand等等,它們有的是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對比,有的是相同或者相似關(guān)系的對比。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關(guān)系副詞、連詞提供的線索,看出文章的弦外之音,真正理解文章主旨。
2.根據(jù)主旨句預測好整段意思。英語表達一般是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前面說,后面是闡述支持主題的材料。這與我們漢語往往把最重要的放最后歸納得出,在思維上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英語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段落的開頭。學生能夠識別主旨句就能夠迅速抓住全段意義。
3.訓練學生根據(jù)文章線索猜測單詞意義。很多學生一看到陌生單詞,就心生畏懼,甚至放棄解答。其實,我們是有很多方法可以猜測單詞意義的。最有效的辦法是繼續(xù)閱讀下去,往往下一個句子就是對這個詞語進行解釋。另外,根據(jù)陌生單詞的詞綴,構(gòu)詞方式也可以猜測其意義。還有的時候,這個陌生單詞會在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這時可以根據(jù)文章語境猜測其意義。實在猜不出來也沒有關(guān)系,先放一放,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地推進我們的閱讀進程。在整體理解的前提下,也許個別單詞就可以忽視不管它了。
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策略
中高考閱讀理解題的解答是有一些技巧策略的。
1.了解文化背景知識。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如傳統(tǒng)的中國人比較謙虛內(nèi)斂,而西方人則比較喜歡炫耀開放,當面對別人的夸獎時,中國人會很謙虛的推讓,西方人則當仁不讓地說聲:Thank you!沒有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東方人,就很難理解其言行。在閱讀中也一樣,讀者往往是帶著一些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去閱讀的,這時就會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因此,要學好英語,就應該在教學中滲透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文章的立意。
2.引導學生掌握解題與閱讀技巧。其實,中高考中閱讀理解的時間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解題與閱讀技巧。比如,很多同學是先看完材料再解題的,這就浪費了不少時間,而且第一題的答案往往是在文章的開頭,讀完文章可能就會和結(jié)尾搞混。我們的解題技巧是:先題后文再定位。就是先讀題目,再看文章,看文章時,通過眼睛掃描,迅速定位答案,然后判斷選項。這個技巧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判斷力,提高了答題的準確率。
閱讀的方法一般有三種:一為點式讀法,這是傳統(tǒng)的逐字閱讀,適宜精讀,效率較低。二為線式讀法,這時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詞組或者意群,閱讀時是一塊一塊下去的,效率比點式閱讀要高一些。三為面式讀法,這時候的閱讀就是掃描,可以做到一目一行,一目一小段,快的甚至一目十行。我們學習閱讀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克服點讀,多用線讀,爭取實現(xiàn)面讀,視野越來越大了,閱讀速度就越來越快了。
3.克服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閱讀的目的是獲取信息。因此,提升閱讀訓練的效率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獲取更多的閱讀信息。而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會使閱讀低效甚至無效。
首先要克服點式讀法。如前面所述,點讀其實是把關(guān)注點放在了一個個單詞上,分散了對整體意義的理解。有的同學甚至要手指指著單詞,這種指讀法更要不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每個單詞都認得,放在一起一段話或者一篇文章就讀不懂了。
其次要克服發(fā)聲讀法。很多英語學習者習慣于發(fā)聲朗讀,似乎這樣才有感覺。還有的學習者表面上沒有發(fā)聲,但他的嘴唇在動,這就是“唇讀”,還有的讀者,雖然沒有“唇讀”,但閱讀時還是大腦中出現(xiàn)聲音,這就是“默讀”。這些讀法都是發(fā)聲讀法的變形,效率依然不高。真正有效的讀法是“視讀”,用眼睛讀,快速掃描。這比聲讀效率快了不止一倍。還可以通過訓練達到更快的境界,實現(xiàn)快速閱讀的目的。
最后要克服重讀的習慣。很多學生由于理解力沒有跟上,看到后面忘記了前面,只好不斷的“回視”,大腦中“重讀”。這樣也大大影響了閱讀的效率。無法產(chǎn)生連貫的閱讀意義。
綜上所述,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結(jié)果。在學習的初期,我們要通過一些有趣的材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隨著閱讀學習的深入,我們要努力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最后,我們要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克服一些不良閱讀習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陳洪.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課教學操作[J].高中教學,2002(03).
[2]范兆雄.課程資源概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郝永紅.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英語自學能力[J].閱讀訓練.2000 (07).
[4]王桂榮.提高語言課外活動[J].中學英語閱讀.2000.
[5]楊李花.英語教學中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J].英語課堂教學方法.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