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琳
摘要:加強大學生人格教育,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是現(xiàn)代高校教育理念的本質要求。輔導員榜樣正能量是對大學生進行人格教育最有效的渠道,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具有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與條件。高校輔導員應加強自我內涵的修養(yǎng),健全文化知識結構、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政治思想覺悟,以便更好的教育、管理、感化大學生。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榜樣正能量;大學生;人格;感化作用
新世紀高校教育需要加強大學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是大學生基本心理素質與人文素質的綜合展現(xiàn),是現(xiàn)代化新型人才必備的內涵。加強大學生人格教育,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是現(xiàn)代高校教育理念的本質要求。
高校教育理念與措施不斷完善,對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對大學生人格教育方面卻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大學生不能理性面對學習生活的矛盾與挫折,不能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系,不能正確的判斷是是非非,缺乏自主性、理智性與判斷性。人格不健全,導致一系列不良事件,甚至是刑事犯罪案例的發(fā)生。我們應引以為戒,高度重視,避免感性與沖動,努力營造友好與和諧的人際關系。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是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人格健康形成的指導者與引路人。輔導員利用自身的親和力與感染力,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生活的自信心、對學習的上進心以及對人友好相處的愛心。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處事的理智性、管理的有效性等榜樣正能量對大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熏染作用。
輔導員對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高校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新世紀的新型人才,培養(yǎng)“完整的人”。高校輔導員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大學生的各項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啟迪者,是生活學習管理的引導者。并以自身的言行、管理作風,對大學生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形成具有指導性作用。大學期間,輔導員與學生相處時間長、接觸機會多,是大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些都為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創(chuàng)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輔導員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無處不在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也是大學生最寶貴的精神食糧。
輔導員的人格魅力是其綜合素質內在涵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其智慧、才華、能力、思想、品德、能力的綜合反映。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有理想、有朝氣、有追求,但也有失落、迷茫、沖動與無知。需要榜樣正能量感化他們、啟迪他們,形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與理想信念。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鋒隊,是對其進行人格教育的最前沿。時刻把國家方針政策在大學生中進行宣傳與灌輸、時刻用成功人士案例進行榜樣正能量教育、時刻發(fā)現(xiàn)并糾正大學生不良的生活思想作風,用先進的思想、優(yōu)秀的文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對大學生的健康人格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引導作用。
一、敬業(yè)樂業(yè)
高校輔導員工作是一份責任重大,而又神圣的工作,是建設和諧穩(wěn)定校園不可缺少的力量。作為輔導員,應明白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更應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投身到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管理工作中。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指引學生的學習與就業(y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對待工作需要兢兢業(yè)業(yè)、對待生活要樂觀積極,在工作中得到鍛煉,在鍛煉中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輔導員工作是很繁瑣的,但輔導員不應怨聲載道、心不在焉,甚至是時刻想換崗。輔導員應淡泊明志、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全心全意服務學生,在敬業(yè)樂業(yè)的工作中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二、博學多才
高校輔導員要有過硬的綜合素質,要有淵博的文化知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要有超強的管理能力。輔導員要對大學生進行“傳道授業(yè)解惑”,實現(xiàn)為人師表感化學生,就必須不斷地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輔導員需要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修養(yǎng),需要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領者,是大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啟蒙者。如果輔導員知識淺陋、心理素質脆弱、管理效果不佳、語言不文明,就不可能勝任這項工作,就不可能在大學生心中樹立崇高的地位,更談不上對大學生進行人格感化作用。
三、真誠待人
高校輔導員需要更好地服務學生,并能得到學生贊譽與擁護,就必須不斷地增強自身的親和力。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真心誠意為學生提供最佳的服務。對待學生,尤其是違紀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教育有方、引導有耐心。對待學生有愛心、有耐心。輔導員不應高高在上、感情用事、敷衍了事;不應語言不文明粗陋。而應用真誠的心教育學生、感化學生,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消除學生疑慮。以理服人,一視同仁,平等待人,“金誠所至金石為開”,實現(xiàn)凈化學生心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雪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有效溝通[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師大大學,2012.
[2] 劉地格. 高校輔導員道德素養(yǎng)對大學生德育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西安:西安工業(yè)大學,2016.
[3]白仲琪. 大學生對輔導員信任影響因素探究[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吉林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