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剛
摘要:戶外體育游戲主要是指在戶外進行的體育游戲活動,其可以借助體育器械、利用故事情節(jié)開展的創(chuàng)選的身體鍛煉或者利用基本動作要素組合編排的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組成的游戲活動。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zhì),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羅榮認為戶外體育游戲不僅能豐富教學內(nèi)容,還能讓幼兒對教學充滿積極性和興趣,而且戶外體育游戲具有多樣化、自主性、全面性幼兒等特點,通過不同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戶外游戲;幼兒;指導策略
由于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而且戶外體育游戲是在廣闊的戶外進行的,這意味著游戲的風險性也增加了,因此幼兒在進行戶外體育游戲時,教師的合理監(jiān)控和科學指導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監(jiān)控游戲全過程,防止出現(xiàn)安全事故;同時也要對幼兒的游戲方式進行指導。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指導方式單一,態(tài)度不友好,或者指導時機和方法不當,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或者缺乏指導,游戲過程混亂,或者將指導變成約束,強迫幼兒遵守。游戲材料的投放不合理和教師的提問方式也存在許多問題。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提升教師對幼兒戶外游戲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尊重幼兒游戲的主動性
戶外體育游戲是一項開放性的活動,但在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中,由于其開放性的特點,往往使教學活動充滿了不可控性。如果教師的能力不足或稍有懈怠,很容易使教學活動無法進行,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安全事故。所以許多教師會選擇全程由自己主導教學,但那會很大程度上扼殺幼兒的自主性。比如,案例一中幼兒僅僅是單方面的被灌輸教學,而不是真正自主學會了。
幼兒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教師可以嘗試讓幼兒自己做決定。在游戲中,教師應(yīng)當扮演的角色絕不是主導者,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體。教師應(yīng)當讓幼兒在游戲中自己做選擇,不是全程控制整個游戲過程,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游戲。即使是教師,也要在游戲過程中,與幼兒平等相待,支持幼兒的決定。幼兒所處的年齡段不同,教師所做的安排也要不同。當然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當然,這絕不是說教師就不管幼兒了,而是教師要在長期的觀察中積累經(jīng)驗,做到心中有數(shù),采用合適的方法和時間對游戲進行介入,必要時進行深入指導。
二、教師要進行適時的指導
幼兒是成長中的人,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相對不那么健全,易沖動、易怒,缺乏自制力,一旦對他們聽之任之,將會產(chǎn)生各種問題。在幼兒園這個環(huán)境背景下,幼兒的各項學習和活動都需要老師的支持?,F(xiàn)在很多老師由于幼兒人數(shù)過多,組織指導不易,所以采用“放羊式”教學,好減輕自己的負擔。但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不僅極易發(fā)生各種問題,時不時還會出現(xiàn)各種安全事故。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游戲的需要,采用差異化的指導。
在體育游戲中,教師首先要為幼兒講解游戲規(guī)則,告訴幼兒如何進行游戲,并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參加各個小組。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活動的情況,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并在適當?shù)臅r候,介入游戲,向幼兒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引起幼兒的思考,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吸收新經(jīng)驗。教師一定要注意多用正面、積極得態(tài)度,少用負面的斥責,這樣才能構(gòu)建寬松、自由的氛圍,幫助幼兒更好的融入游戲[1]。當游戲結(jié)束,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和參與度等問題進行評價,鞏固幼兒的經(jīng)驗。
三、提供多種難易程度不同、有選擇性的材料
幼兒園戶外活動需要多樣化,這樣幼兒才愿意多玩、多用,幼兒才有更多選擇。教師投放材料時,幼兒的年齡不同,投放的材料也要不同。材料要多種多樣,并且要層次豐富,能夠進行探索。這樣幼兒才可以有更多選擇,并且不容易玩厭。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供材料,還要注重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游戲的新玩法,提高材料的可玩性,不僅讓幼兒喜歡玩,更要注重讓幼兒自己探索怎么玩,除了這樣還能怎么玩。這樣幼兒才會更專注于游戲,而不是各種不良行為,同時也能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四、以適當?shù)姆绞胶瓦m當?shù)纳矸萁槿胗螒?,指導游?/p>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活動的方式主要要三種:(1)平行介入,教師主動接近幼兒,并與他們一起用相同的活動材料進行操作和游戲。但教師不參加到幼兒的活動和游戲中去,僅以自己的動作、角色語言及對角色的態(tài)度,作為對幼兒的示范、啟發(fā)和引導。(2)合作介入,教師加入到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中,但游戲活動的進程主要由幼兒主導,教師以角色身份偶爾提出問題,對游戲活動進行指導。(3)游戲由教師的建議和安排開始,教師在游戲中擔任一個主要角色,以便控制或部分控制游戲活動的進程。除了介入指導的方式之外,教師介入幼兒體育游戲的角色定位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當幼兒在操作、探索游戲時,教師應(yīng)成為游戲活動的“觀察者”,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和游戲材料的操作,為改進游戲教學提供參考;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遇到困難時,教師應(yīng)該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游戲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游戲活動要領(lǐng),交流玩法。
五、幫助幼兒建立起游戲規(guī)則
規(guī)則是游戲順利進行的保證。教師不應(yīng)對幼兒游戲活動本身作過多的限制,但要幫助幼兒建立起游戲的規(guī)則意識,并在游戲中自覺遵守規(guī)則。大多數(shù)幼兒在游戲中都非常投入,有時把握不住游戲的分寸。例如,玩“抓壞蛋”游戲時,幼兒常常容易出現(xiàn)動作過大,情緒失控,打架,甚至弄傷個別幼兒等問題。這時教師應(yīng)該幫助幼兒定好規(guī)則,分配好角色,告訴幼兒“壞蛋”角色,大家輪流當,讓每個幼兒都嘗試一下當“壞蛋”被人追逐的滋味,讓他們真正明白“壞蛋”是小朋友扮的,是假的,以便在游戲中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動作和情緒,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分寸[2]。
參考文獻
[1] 羅榮.解析戶外體育游戲?qū)τ變荷硇陌l(fā)展的促進作用[J].才智,2014,(25):142.
[2] 單雪婷.幼兒園內(nèi)戶外活動的組織策略探究[M].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