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摘要:德育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基礎內(nèi)容,其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以德育實踐為基礎,通過對德育工作經(jīng)驗的分享找到推動班主任德育工作進步的方法,以期為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支持。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
隨著教育強國理念的提出,教育部也明確規(guī)定: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小學作為德育教育的基礎階段,確立德育教育目標,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和基本方向。作為班主任,也應該積極制定相關的發(fā)展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德育為基本目標,圍繞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孩子充滿自信,制定嚴格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增強班主任德育素質(zhì),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等加以分析,切實提高德育管理的質(zhì)量。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班主任在向?qū)W生傳授知識前,首先要向?qū)W生教授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優(yōu)秀的品德。小學是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的品德的建立和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主要引導者,在學生的心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位置。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為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余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當前,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在這種大背景下,班主任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品德,加強德育工作的力度,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寬德育工作的內(nèi)容與范圍,將德育工作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
二、讓每一個孩子充滿自信
自信是人生最可靠的資本。不管論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自信都是第一位的。如若一個人沒有自信,即便他成功了,也是不完整的。作為班主任,要讓每個孩子從小就充滿自信。簡單來說,不管是在課上還是在課后,我都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大膽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在課堂上,面對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愛,堅定他們的自信心。作為班主任,一定不能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不足之處,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身上的可取之處,循循善誘,讓他們充分相信“我能行”,在班主任的教導下逐漸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三、制定嚴格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高,不能正確的明辨是非。小學班主任不可能時刻與學生待在一起,不能對他們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細心處理。因此,為了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作為班主任,要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的班規(guī)班紀,對小學生學習生活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羅列,告知他們要做正確的事,不正確的事情不要去做。以此來加強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實際教學當中,小學生也難免會犯錯,會出現(xiàn)違背《小學生守則》規(guī)定的情況,作為班主任,要謹慎對待這種問題,要顧及到孩子們的自尊心,切忌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去批評這類學生,可以私底下單獨找他們談話,班主任要理清學生犯錯的原因,對他們進行教育,對他們耐心進行勸說,要從根源上進行處理,以理服人,減少錯誤發(fā)生的次數(shù)。
四、增強班主任德育素質(zhì)
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性格、學習等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通過與班主任的互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將班主任的言行舉止當作自己模仿的榜樣。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既要增強自身的職業(yè)素質(zhì),同時也要不斷提升德育教學素質(zhì)。德育知識體系具備復雜性的特點,比如,禮貌的言行舉止,包容禮讓的待人思想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等。為了滿足現(xiàn)階段德育工作的要求,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切實提升自身的德育知識水平,利用道德的力量進行自身生活行為、教學行為的規(guī)范,確保自己思想道德素質(zhì)不斷得以提升,從而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模式。此外,德育教育滲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班主任需要將德育教育教學理念深入貫穿到小學教學的始終,同時也要對班級文化氛圍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都能在班主任的教導下茁壯成長。
五、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班主任與小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兩者之間只有構建和諧的關系,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師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而德育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明白事理、講究誠信等,促使學生在知、行、意、情方面的統(tǒng)一。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思想意識等較為幼稚,這也就決定了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班主任的科學引導。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小學生對班主任是充分信賴的。故此,班主任的言語行為等都在時刻影響著小學生幼小的心靈。班主任一定要重視自身的德育修養(yǎng),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都能在正確的道路健康成長。這就要求班主任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擁有健康的心理。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身作則,這些因素對學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等都發(fā)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與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等聯(lián)系密切。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大力倡導的當下,作為班主任,一定要結合素質(zhì)教育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思路,認真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充分將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出來。教書先育人,班主任一定要用心做好每一項管理工作,讓自己成為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的摯友!作為班主任的我,時刻努力著。
參考文獻:
[1] 魏麗雯.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探索[J].學子(理論版),2015(20):11.
[2] 楊艷玲,法桂菊,李偉.優(yōu)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5):88-100.
[3] 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34期.
[4] 潘麗芳.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方法的研究探討[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3(10).
[5] 李華麗.淺析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