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摘要:語言是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交通工具和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不同的語言就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翻譯將信息轉(zhuǎn)換為人們熟悉的表達方式從而更好地理解體會不同的文化。語言本身并不具有階級性,但在具體使用時不可避免的受到政治立場、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被賦予褒貶色彩,因此譯者需以原文的語境為基礎(chǔ)、以目的語的約定俗成為準繩并使用適當(dāng)?shù)恼Z言加以表達。
關(guān)鍵詞:翻譯;詞義;褒貶
一、詞義褒貶的定義
詞義的褒貶是指賦予詞匯強烈的文化、習(xí)俗和感情色彩,常用于文章中以抒發(fā)情感。有些詞匯帶有褒貶之義,有些則在具體翻譯實踐中被賦予感情色彩以更為貼切地表達譯文的意境。
二、詞義褒貶的分類
一般以為,詞語是翻譯的最小單位,詞語翻譯得優(yōu)劣是衡量譯文質(zhì)量的基本要素。英漢語都存在一詞多義和一詞多類的現(xiàn)象,而引詞典釋義有未必與原文意思完全對等,這就為準確、貼切地翻譯帶來了困難,詞匯意義有感情色彩之差,如諷刺、憎惡、贊美、尊敬等。翻譯時,要注意同義詞之間不同的文體色彩、使用范圍及程度等,以恰如其分地表達原文的精神。
1.詞匯本身具有褒貶之意。
褒義詞;帶有肯定,贊頌,美好的情感色彩的詞匯。indomitable(不屈不撓)、famous(著名)、exploit(功勛)、determined(意志堅定的)、noble(高尚)等。
貶義詞:帶有否定,斥責(zé),憎惡的情感色彩的詞匯。obdurate(執(zhí)拗)、arrogant(傲慢)、slander(誹謗)、rigid(呆板的)、boast(吹噓)等。
漢譯時就應(yīng)相應(yīng)地把詞匯的褒貶義準確地表達出來。例如:
The tasks carried out by him are praiseworthy.
他所做的事也是值得贊揚的。
其中“praiseworthy”一詞本身具有褒義的含義,翻譯時譯為“值得贊揚的”。
又例如Apart from their love for Chinese cuisine, now more American are turning to its herbal medicines, acupuncture, and kungfu films.
除了喜歡吃中國菜以外,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喜歡中國的中草藥、針灸和功夫電影。
Each week,we had to read one of the great works of Western Philosophy.
那時每周我們必須閱讀一本西方哲學(xué)巨著。
This activity is beneficial to all of us.
這個活動對我們都是有益處的。
She is a girl who is full of independence and kindness.
她是一個獨立又善良的女該。
“He was polite and always gave advice willingly.” she recalled.
她回憶說,“他彬彬有禮,總是誨人不倦?!庇⒄Z的一詞,漢語習(xí)慣表達為四字。
John keeps boasting that he is a friend of Presidents..
約翰總是吹噓說他是總統(tǒng)的朋友。boast 一詞本身具有貶義的含義,翻譯時譯成“吹噓”較為貼切。
2.詞匯本身不具有褒貶之義為中性詞。
有些詞匯本身不具有褒貶之義,但在文章中被作者賦予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在翻譯時要忠實原文的情感色彩予以表達。感情色彩有蔑視、憎惡、諷刺、詛咒等貶義當(dāng)然也有尊敬、贊美等情感的表現(xiàn)。那么當(dāng)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時候,譯者需要通過上下文來判斷詞義的褒貶。
The two economics talked for more than an hour, at a significant moment in their careers.
兩位經(jīng)濟學(xué)家交談了一個多小時。這次談話是在他們一生事業(yè)的重大時刻。在次句中,“career”本不具有褒貶義,但在翻譯中要議成“一生事業(yè)”。
As a demanding boss,he expected total dedication and loyalty from his employees.
他是個苛刻的老板,要求手下的人對他鞠躬盡瘁,忠心耿耿。通過“dedication”和“l(fā)oyalty”這兩個詞,可以推斷出“demanding”在這句話中是貶義,譯為“苛刻”更為貼切。
He is so deceitful that made me the tool of his wicked deeds.
他是如此的虛偽奸詐,使我成了他進行罪惡勾當(dāng)?shù)墓ぞ摺?/p>
3.其他因素對詞義褒貶選擇的影響。
有時詞義的褒貶并不取決于詞匯本身的意義,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影響:文化差異、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以及時代、地區(qū)及社會階層對詞義褒貶的影響。對于翻譯實踐來說,詞匯只是基本的翻譯要素,對詞義的透徹理解是翻譯的前提。但僅僅依靠對詞匯含義的理解來進行翻譯實踐是遠遠不夠的,譯者需掌握影響詞義的三個因素,以在翻譯實踐中作出準確判斷。
(1)文化差異。
不同的生態(tài)和自然環(huán)境以及不同的地理位置、民俗、宗教及價值觀念等,是人們在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知識,文化等,導(dǎo)致人們對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產(chǎn)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或解釋。endprint
比如說,“dragon ”一詞,在英語中是表示邪惡的,在宗教背景下,是邪惡力量的代表,而漢語中的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權(quán)威與尊貴?!癷ndividualism”這一詞是個人主義,在西方崇尚個人主義的存在,而在中國,個人主義被冠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等貶義色彩。又比如說“bat”一詞,是蝙蝠的意思,蝙蝠在中國諧音為“福”是很好的寓意,但在西方國家是代表不詳,是吸血鬼的化身。這些例子都是文化差異帶來的詞匯褒貶的不同,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需要譯者具備基本的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常識,在翻譯中便于選取適當(dāng)?shù)脑~匯以貼切表述。
(2)正話反說,反話正說。
有時作者會使用反諷的手法表達自己強烈的感情,使得文章富有張力,譯者需聯(lián)系上下文選用適當(dāng)?shù)脑~匯即褒詞貶義或貶詞褒義以呈現(xiàn)最貼近原文的意境。
How dare you treat me like that! Youre so nice to me!
在這句話中,“nice”須譯成“壞,殘忍,糟糕”。你竟敢如此對我?你真的是對我太殘忍了。依據(jù)上下文可以發(fā)現(xiàn),此處運用了反諷的手法。
The woman,beautiful as sin.
這句話不能譯成“這個女人美得罪惡”,而應(yīng)該譯成“這位姑娘美麗動人”。在原文中作者極力渲染這位女子的美貌,因此應(yīng)該譯成后者為佳。
正話反說還是反話正說都應(yīng)該通過對原文通透的理解后作出準確判斷,注意詞義褒貶的選擇,前提是聯(lián)系上下文而不是根據(jù)譯者的想法妄加推斷。
(3)時代,地區(qū)及社會階層對詞義褒貶的影響。
語言作為人類社會的產(chǎn)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社會和時代共同發(fā)展。不同的時代地區(qū)以及社會階層會賦予詞匯不同的內(nèi)涵。
“boor”原指“農(nóng)民”,現(xiàn)在指“無教養(yǎng)或卑微的人”;
“fond”原指“愚蠢”,現(xiàn)為“喜愛”;
“l(fā)ord”原義就是“分發(fā)面包的人”,現(xiàn)在是“貴族”;
“wench”原指“青年女子”,尤指“農(nóng)家姑娘,女傭”,后來產(chǎn)生了“娼妓,蕩婦”的歧義;再比如說,“donkey”這個詞,在美國的民主黨看來是智慧和勇敢的象征,而詞的本義為指“倔強、頑固”,常用“ride the black donkey ”來表達“倔強如驢,非常頑固”。像這樣的例子也有許許多多,需要譯者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的相關(guān)知識,以便在翻譯時對詞匯的褒貶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處理辦法
上一章列舉了詞義褒貶的分類,每種類別都有對應(yīng)的處理方法,但過于繁瑣冗長,不利于翻譯的有效進行。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是哪一種的詞義褒貶的分類,辦法無非就是兩個步驟:理解詞義和聯(lián)系上下文。本章詳細的介紹了這兩個步驟以便有效處理解決翻譯問題。
1.理解詞義。
理解詞義既指單詞的基本含義也指單詞的引申含義。翻譯時都需要譯者對他們有透徹的,恰如其分的理解。
有一些詞匯既有褒義又有貶義,ambition:褒義為雄心,貶義為野心;masterful:褒義為能干,貶義為傲慢;simple:褒義為單純的,簡單的,貶義為愚蠢行為,笨蛋; forge:褒義為穩(wěn)步前進,貶義卻為偽造。
透徹地理解詞義是翻譯中尤為關(guān)鍵的一步,也可以說是一個前提。面對一篇文章,最為基本的就是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掌握了詞匯的含義才能推動翻譯的順利進行。比如,一個詞既有褒義又有貶義,而譯者只知道褒義,那么在具體翻譯時就會出現(xiàn)語意的不順,從而影響整體翻譯的進行。在翻譯中,理解是表達的前提,不能夠準確透徹地理解就更談不上確切的表達了。
2.聯(lián)系上下文。
所謂上下文不僅是指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也可指一章一節(jié),以至全文或全書。聯(lián)系上下文有助于譯者更為準確的選擇詞匯以貼切原文意境。
“Kitty has no discretion in her coughs”,said her father.” She times them ill.”
“吉蒂真不知趣,”他的父親說?!翱人砸膊恢罀€時候。
“ill” 是個貶義詞,在這里意為“不適的”。譯者體會到She times them ill實際上等于She does not cough at the right time .因而進行意譯,確切生動又口語化。
She was vexed by the persistent ringing of the phone.
譯為她被沒完沒了的電話鈴聲搞得心煩意亂。
這里的persistent根據(jù)句子的意思明顯帶有貶義,所以, 譯為“沒完沒了”更為妥帖。
All the inventors have a restless mind.
所有的發(fā)明家都有一個思維活躍的頭腦。
Restless字面上沒有明顯表露出褒義和貶義,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原句的意思,發(fā)掘出句子詞語的感情色彩,從而忠實地翻譯出來。(付敬民等,2005:109)
She is tall and thin and walks like a crane.
這句話沒有上下文的話,可以譯成“她身材高挑,走路像仙鶴一樣優(yōu)雅”,也可以譯成“她個兒太高了,瘦骨嶙峋,走起路來像一只大鶴”。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翻譯選擇,在翻譯中注重上下文的聯(lián)系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會影響到整篇文章的感情色彩。
英語中的褒義詞和貶義詞要比漢語多得多,這就要求譯者對原文上下文的理解要透徹。翻譯終究是要連貫、通順,在一篇文章中,僅僅是對一個單詞或是一個句子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對整篇文章的語境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這決定了詞義褒貶的選擇。因此,聯(lián)系上下文對于翻譯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詞義褒貶的選擇上是不可缺少的步驟。endprint
Then,just as Chinese friends arrived who might secure my journey,the Russians arrested me as a “spy”and sent me out through Poland.(A.L.Strong)
后來,就在那些可能為我安排旅行的中國朋友剛剛到達的時候,俄國人把我當(dāng)作“間諜”而逮捕了我,并把我驅(qū)逐出境,取道波蘭。“set...out ”被譯成“驅(qū)逐出境”,本是“出發(fā)、開始”的意思,但在上下文中可以看出,驅(qū)逐出境是很恰當(dāng)?shù)姆g。
Those who do 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live it.
凡是忘掉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皉elive”為“減輕、緩解”的意思,重蹈覆轍更好地表達了原文的意境。
理解和表達是相通的,通過上一步對詞義的理解再結(jié)合上下文的聯(lián)系就會使譯者對翻譯文章更加得心應(yīng)手,理解與表達是相互聯(lián)系、往返反復(fù)的過程,是不能夠分開的。當(dāng)譯者理解原文表達的意境時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挑選詞義來表達;當(dāng)譯者在表達的同時又會進一步加深對原文意境的理解。
結(jié)束語
翻譯的準則是做到忠實和通順。所謂忠實,即要忠實于原作的內(nèi)容。譯者必須把原作的內(nèi)容準確而完整表達出來,不得有任何的篡改和歪曲。那也就要求譯者能夠準確的掌握詞義以便翻譯時能夠忠實地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所謂通順,即指譯文語言必須通順易懂并且符合規(guī)范。譯文必須是明白曉暢的現(xiàn)代語言,沒有語言晦澀的現(xiàn)象,這就要求譯者翻譯時聯(lián)系上下文,保證邏輯通暢,才能達到語言順暢完整。翻閱過許多書籍之后,對于詞義的褒貶的選擇并沒有過多的筆墨但這不意味著它并不重要。翻譯需要的是反復(fù)的推敲和斟酌,一個小小的詞翻譯不到原文要表達的意思就會使整篇文章的連貫性受到影響。翻譯的問題不存在大小,在于細節(jié)的注意。從多個角度分析英漢翻譯時詞義褒貶的選擇,意在強調(diào)翻譯中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龐大的詞匯量和豐富的翻譯經(jīng)驗,注重每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對每一個詞的斟酌、準確表達文化含義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才能譯成一篇篇優(yōu)秀的翻譯作品。
參考文獻:
[1]英漢翻譯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英文漢譯技巧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3]英漢翻譯基礎(chǔ)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從《本杰明·巴頓奇事》的翻譯淺談英漢詞義的褒貶 陳詩娜
[5]新編英語筆譯教程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6]英漢筆譯基礎(chǔ)教程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