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東
摘要:英語課堂教學的提問是一個啟發(fā)學生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有效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常用形式,它對英語教學活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地進行提問,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問;技巧
英語課堂教學的提問是一個啟發(fā)學生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有效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常用形式,它對英語教學活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提問、回答等互動教學,可以讓學生參與課堂、獲取直接的知識與技能,比如,通過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地進行提問,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特點
1.英語口語化教學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相比小學階段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英語口語化,所謂英語口語化,就是指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大部分都是用英語來完成的,相比小學時期英語和中文相結(jié)合的課堂教學,初中的英語課堂語言氛圍更加濃厚。
2.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初中階段,英語課堂教學不再是單方面的,而是以學生為主的,強調(diào)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的英語課堂。初中階段英語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基礎(chǔ)、需求為本而展開,其中,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了解學生需求、反饋學生能力水平的基本方法。
3.強調(diào)學生“說”英語能力的提升
初中英語相比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更加強調(diào)學生用英語這種語言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即,強調(diào)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說”英語。因此,在課堂中采用提問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二、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主要類型
1.導入型提問。在進行新課之前教師通常需要巧妙地尋找一定的切入點來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同時給學生造成懸念與對新知識的渴望。這個時候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提問的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相聯(lián)系。
2.過渡型提問。這類問題主要針對與新舊知識的連接處,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可以引出新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對舊知識的學習來主動地探索和學習新的知識。
3.重難點知識提問。針對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部分,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反復提問練習來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4.復習型提問和激發(fā)興趣型提問。對于已經(jīng)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鞏固程度,進而繼續(xù)歸納與總結(jié),加深學生的印象。對于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進行有的放矢的強化。
三、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
1.問題的設計技巧
第一,提問的整體性原則。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jù)教學的目的、重點、難點、疑點設疑置問,應注意提出的問題在宏觀把握上的整體構(gòu)成和各疑問之間在微觀處理上的相互聯(lián)系。單位時間內(nèi)的群組疑問應涵蓋本堂課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思維線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不斷延展其思維軌跡、感知知識信息、把握突破途徑,從而通過自我思考而獲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師提問時一方面要加強各問題之間的相互構(gòu)成、協(xié)調(diào)、配合、互補,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問題與課堂各因素之間的輕重、緩急、難易、深淺的發(fā)展序列組織,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過渡性。即將一個綜合性的大問題分解成數(shù)個小問題來提問。如在課堂上請學生描述一幅建筑物的圖片:“Can you describe the building in the picture?”時,為了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便接著問:What can you see on top of the picture?Whats the word can you see at the entrance to the building?What can you see around the building?
當以上三個小問題較輕松地回答完后,再說道:Now lets describe the building together。學生們便大聲地、毫無緊張地將上述小問題的答案匯集在一起復述出來。這種過渡性的提問有利于調(diào)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關(guān)聯(lián)性。當教師講授到一個知識點時,向?qū)W生舉一個例子,然后讓學生舉出相似的例子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如:在講解“had better”的用法時,可以提出請學生用“had better”造一個句子來強調(diào)這個詞組后面必須跟動詞原型。
當然也可以用反面例子來說明問題。如在講解“be going to”句型時,可以舉兩個例子請學生選出表達正確的一個。①Lily is going flies a kite after school. ②Lily is going to fly a kite after school. 通過這種提問方式,學生可以加深對“be going to”用法的記憶。
2.準確把握提問時機和等待回答的時間
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巧妙設問,及時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方面??蓪⑻釂枙r機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授課伊始的提問。授課伊始,教師提出問題,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或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疑問到思考,盡快入“戲”。二是重點難點處的提問。教師無波瀾地平鋪直敘,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人昏昏欲睡;而“滿堂問”又會使學生神經(jīng)過于緊張而容易疲勞、遲鈍。因此,提問設疑不可過泛,要“問”到點子上。教材的重點難點恰是教學重心所在,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于此提問設疑,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緒高漲,精神振奮,積極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銜接處的提問。在英語教材中,課與課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往往體現(xiàn)了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如果不揭示這種關(guān)系,很可能使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影響學生的知識遷移和系統(tǒng)知識結(jié)構(gòu)的形成。因此,教師可在教材的銜接處設疑提問。四是結(jié)果處設疑提問。一堂成功的課,也應設疑提問而終,使其課雖盡,意無窮。教師應于結(jié)課處,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承上啟下地提出新問題,既使新舊知識緊密關(guān)聯(lián),又激發(fā)學生新的求知欲,為下次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教師的課堂提問還必須注意等待學生回答的時間,要有靈活性,及時調(diào)整。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可能回答不出來,這時可給出一定的提示,若還是回答不出來,則應“察言觀色,機動靈活”地調(diào)整提問的對象,而不要漫長等待。
3.用精簡的語言提問,設置真實的問題情境。英語教師應該注意提的問題要盡量使用精簡的語句,避免讓學生在理解問題上浪費時間,同時要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給予學生不同的思考時間,或者讓學生小組討論,盡量避免學生過快或者過慢回答問題,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精心設計出具有層次性的問題。除此之外,為了避免為了提問而提問,英語教師還需要將問題盡量融入在學生的學習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互動環(huán)境。
四、結(jié)束語
提問是一種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注重提問的策略與技巧、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shù)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夠在教學中科學地設計并進行課堂提問,就可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 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