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合榮
摘要:我通過《奇妙的圓》這一主題活動的教學,讓孩子們對生活中圓形的物體產(chǎn)生了極大的認識興趣?;顒訒r,我讓孩子們發(fā)揮想象力,找一找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圓形事物(如皮球、糖葫蘆、泡泡、車輪等),引導幼兒積極地認識圓形并表迭自己的想法。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在活動中一起瞄圓形,尋找圓形的事物,有很多幼兒都說到了天上的太陽是圓的,更有一些小朋友還表達了自己對太陽獨特的認識與見解:如幼兒甲“太陽是會發(fā)光的”、幼兒乙“太陽在天上掛著呢”、幼兒丙“太陽是紅紅的”……
關鍵詞:小班語言;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本次活動中,幼兒們的活動話題由找圓形的事物競而轉向了對太陽的討論,致使我想到了與小朋友議論話題非常相似的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故事所講述的內(nèi)容“小兔子找太陽”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結構特點和認知水平,本課題豐富的知識內(nèi)容對幼兒的思維啟發(fā)、想象培養(yǎng)、發(fā)揮創(chuàng)造等能力有著非常好的拓展作用。我設計本活動的目的在于將孩子的外在表達和內(nèi)在思維有機結合,從而為幼兒語言能力啟蒙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幼兒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能力,它包括思維和口語兩部分,它的發(fā)展對幼兒的思維創(chuàng)造、情感體驗、能力培養(yǎng)、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且密不可分。思維是支撐孩子口語發(fā)展的基石,我設計的本次語言活動不但注重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還兼顧著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二、活動目標
①通過故事講述,激發(fā)出幼兒愛聽故事的興趣。
②通過課件的輔助,引導幼兒學習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故事各情節(jié)。
③通過語言活動訓練,讓幼兒懂得用較清楚、完整的句子表達故事情節(jié),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三、教學準備
課件:(小兔子)手偶、燈籠、蘿卜、氣球。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出示小兔子手偶,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用手偶為故事作鋪墊,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兒齊回答:小兔子)你們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兔子特別喜歡交朋友喔,它想和太陽公公做好朋友,可是它不認識太陽公公呀,怎么辦呢?于是就它就親自去找太陽公公,你們猜猜它找到太陽公公了嗎?老師現(xiàn)在不想告訴你們,下面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陽》,只要認真聽的小朋友都會知道(小兔子究竟找沒有找到太陽公公)。
(2)教師為小朋友們講故事,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故事內(nèi)容(第一遍利用手偶和教具輔助講),讓幼兒能基本了解故事里的主要角色及故事內(nèi)容。
提問:
①剛才老師給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呀?
②你們知道故事里都有誰呀?
③剛才小兔子干什么去啦呀?
④最后,它找到太陽公公了嗎?
過渡:小兔子終于找到太陽公公了,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特別好看的動畫片,小朋友想不想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遍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吧。
(3)利用動畫課件展示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加深對故事里各角色的記憶以及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第二遍用帶音樂配音的課件輔助講)。
提問:
①剛才小兔子去了很多地方找太陽,它先到哪里找太陽公公了呀?把什么當成太陽了呢?
②小兔子又到哪里找太陽了呀?它又把什么當成太陽了呢?
③媽媽告訴它太陽公公在天上,那這次它在天上找到太陽公公了嗎?它又把什么當成太陽公公了呢?
④小朋友們都見過太陽,你們見到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
⑤在太陽下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引導幼兒一起說:
“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過渡:小兔子找到的太陽公公和小朋友們見過的太陽一樣嗎?是不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呢?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再來欣賞一遍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4)引導幼兒看課件再次欣賞故事,并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后提問,鞏固故事中角色之間的對話,更好地掌握故事內(nèi)容。
①邊放課件邊提問(引導幼兒說出對話內(nèi)容):它是怎么問媽媽的?媽媽是怎么回答的?(以后用同樣的方法逐個提問)
②師幼一起講故事(沒有聲音的課件)。
過渡:小兔子現(xiàn)在知道太陽公公長什么樣子了,它終于可以跟太陽公公做朋友了,現(xiàn)在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講一遍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5)帶領幼兒做“找太陽”的游戲,把故事以游戲的展現(xiàn),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參與故事表演,讓幼兒親身經(jīng)歷故事情節(jié),從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
過渡:小朋友們講得真是太好了,現(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玩游戲——找太陽,小朋友們,你們現(xiàn)在是小兔子,老師現(xiàn)在是兔媽媽。
①教師:我們先回家找一找紅紅的、圓圓的。指著燈籠問這個是紅紅的、圓圓的,它是太陽公公嗎?(幼兒回答)我們?nèi)枂枊寢尅?/p>
②教師:兔媽媽說太陽在哪兒?(屋子外面)那我們到屋子外面去找找。紅紅的、圓圓的,(指著紅蘿卜問)這是太阻公公嗎?(幼兒回答)我們問問媽媽。
③教師:兔媽媽說太陽在哪兒?(在天上)那我們?nèi)フ艺?。紅紅的、圓圓的,(指著氣球問)這是太陽嗎?(幼兒回答)我們問問媽媽。
④教師:真急人,太陽公公到底在哪兒呀?誰來說說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6)活動延伸。讓幼兒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紅的、圓圓的,并引導幼兒學習仿編故事。
五、設計反思
(一)設計結合幼兒認知特點
此教案我是從幼兒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設計的?;顒忧鞍氩糠植捎眠呏v邊猜的形式進行,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便于幼兒理解和記憶;后半部分配用動作及音樂,還有頭飾,整個活動構思新穎,趣味性強,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參與欲望,使他們能分角色進行表演。
(二)活動過程體現(xiàn)幼兒參與
導入時我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富有童趣的手偶故事表演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整個活動中,教學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讓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tài),活動時為幼兒提供參與的機會,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大膽發(fā)言,在活動中積極主動、情緒愉快盎然,盡情享受快樂學習的樂趣。
(作者單位:貴州省甕安縣珠藏鑲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