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燕
摘要:文章以某高校為例,探討某高校圖書館在人文環(huán)境方面存在的不足、人文環(huán)境的改善措施,以及人文環(huán)境變化對讀者所產生的影響。研究表明,圖書館人文的改善可以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成長方向。
關鍵詞:圖書館;人文環(huán)境;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111
一、圖書館的人文環(huán)境
《辭?!穼⑷宋慕忉尀槿祟惿鐣母鞣N文化現象。它是人類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步積累起與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具體表現為人的價值觀、社會的制度規(guī)范以及符號標識。其中,價值觀是文化是核心,反映人類的基本思想和信念。社會制度規(guī)范是文化的主要內容,是人類社會的習慣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范則,是用于判斷人類社會行為是否符合價值觀的標準。符號標識是人類價值行為在物質環(huán)境的投影,體現出一種標識、精神面貌等。人文環(huán)境是與地理環(huán)境相對應的一個詞,是隱藏在某一社會群體中一種思想、信念,是某一社會系統(tǒng)中文化變量(態(tài)度、觀念、信仰)共同作用的結果。人文環(huán)境受到地理環(huán)境、歷史等多種影響,各個地域、各個群體的人文環(huán)境并不相同。同時,人文環(huán)境具有動態(tài)的特征,不斷發(fā)展變化。因此,人文環(huán)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二、某高校圖書館人文環(huán)境
1. 某高校圖書館概況
某高校是20世紀90年代由幾所??茖W校合并而成的本科類經濟院校,現有全日制學生16000多人。該高校在合并時共有三個經濟類圖書館。這些圖書館建筑面積較小,讀者閱覽室簡陋,圖書陳舊。圖書館內部信息網絡平臺,但不能直接為讀者提供導讀檢索服務。該圖書館的館員大多數來自非圖情專業(yè),業(yè)務水平不高,只能從事基本的圖書保管和借閱服務,難以滿足現代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要求。由于圖書館在人文環(huán)境建設投入不足,導致圖書館館員的服務理念存在誤區(qū),服務意識淡薄,對待讀者的態(tài)度較為冷漠。
2. 圖書館讀者的借閱情況
由于圖書館硬件設施較差,館員態(tài)度冷漠,導致讀者(該高校學生)不愿意呆在圖書館學習,借閱專業(yè)書籍的興趣不濃,借閱專業(yè)書籍較少,見表1。
表1顯示,圖書館館藏最多的圖書是經濟類圖書,占圖書總量的41%。其次是文學類的圖書,占圖書總量的14.54%。館藏圖書最少的是天文地球和自然總論圖書。但是從圖書的借閱情況看,最受讀者歡迎的是文學類圖書,借閱數量為25809冊,借閱比例達到30.6%,全日制學生的人均借書量為1.61冊。盡管文學類圖書的藏書數量遠遠低于經濟類圖書,但借閱比例卻顯著超過經濟類圖書。借書比率排第2的是經濟類圖書,借書量為53751冊,借書比例為22.22%,全日制人均借書量為3.36冊。借書比率較低的是馬列、軍事、社科、藝術、數理化、天文地球,人均年借書還不到1本。
總體來看,學生年人均借閱的經濟圖書僅為3.36本,表明學生對經濟參考書的閱讀量明顯不足,圖書館大量經濟專業(yè)書籍的利用效率較低,這不符合財經類院校的辦學特色。
三、某高校圖書館人文環(huán)境建設
為了扭轉學生不愛到圖書館學習和借閱專業(yè)書籍的不利局面,學校圖書館開始改善圖書館的人文環(huán)境,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以吸引讀者對經濟類圖書的興趣。
1. 轉換圖書館的服務理念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讀者,該高校圖書館轉變服務理念,提出“一切為了讀者,滿足讀者需求”的口號,以尊重讀者感受,引領讀者成長方向,滿足讀者學習需求。為了貫徹和落實服務理念,該校圖書館起立起管理決策機制。首先,該校圖書館根據服務理念,制定圖書館具體發(fā)展目標;其次,圖書館建立與出版社、讀者、專業(yè)教師、內部員工之間的網絡互動平臺,定期收集和分析與決策相關的外部和內部信息。再次,邀請專家參與對圖書館建議的重大事項過行民主決策。然后,定期檢查和監(jiān)督決策的執(zhí)行情況,對圖書館在服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解決。最后,開展績效評價,評價任務完成情況和執(zhí)行效果。
2. 加強圖書館硬件設施建設
為了加強人文環(huán)境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該高校圖書館自2012年以來投入大量經費興建具備現代化設施圖書館,增設大量開放書架的自學閱覽室,圖書館點綴花草盆栽,創(chuàng)造出寬敞明亮、優(yōu)雅別致、清爽安靜、優(yōu)美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對讀者的閱讀愿望和閱讀效果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3. 積極拓展創(chuàng)新型服務
針對該校學生借閱專業(yè)書籍較少的情形,圖書館以“一切為了讀者”為己任,積極走訪二級學院,與該校專職教師、輔導員、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科研、教學所需參考用書。同時,借助大數據信息平臺,追蹤讀者需求,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需要層次的讀者引進大量經濟類電子數據庫,如學術論文電子期刊、經濟數據庫、考研輔導電子資料、外文音像資料等,做到圖書采購有的放矢。此外,該校圖書館也開展活動吸引讀者,如與該校學工部門、共青團共同舉辦“推薦好書”活動,擴大優(yōu)秀書籍在學生中的影響,引領學生的成長方向。再如,適時開設各類學術性講座、考研輔導講座、四六級考試講座吸引各類讀者。
4. 建立面向讀者的管理制度
針對該校圖書館以前存在效率低下,館員工作不積極等問題,該校圖書館在“一切為了讀者”的理念下,加強對圖書館業(yè)務流程進行改造,提高服務效率,增強對讀者需求的響應速度。同時,圖書館定期開展服務質量風險評估,識別和評估業(yè)務流程中的服務質量風險,建立起面向讀者的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和績效評價體系,對館員的團隊精神、工作態(tài)度、文明禮貌、技能素養(yǎng)、工作效率等影響服務質量的要素進行監(jiān)督和考核,促進圖書館的人文環(huán)境得到改善。
5. 改善館員的人文素養(yǎng)
為了向讀者提供優(yōu)質、全面、高效的服務,該校圖書館開展了大量活動以提高館員人文素養(yǎng):(1)通過后續(xù)教育提升圖書館館員的文化底蘊。該校圖書館定期對員工進行績效考評,分析員工在業(yè)務技能方面中存在不足,并制定相對應的后續(xù)培訓計劃,幫助員工了解現代數字圖書館的運作和管理方式,熟悉各類文獻資料的保管方式,熟悉讀者的動態(tài)和學習興趣。(2)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樹立館員的自尊、自信、自愛、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培養(yǎng)館員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精神,建立甘于奉獻的個人情操。(3)注重對館員的人文關懷,培育館員“主人翁”意識,建立起員工積極熱情、樂于奉獻的工作態(tài)度,提高其服務質量。
四、某高校圖書館人文建設成效
經過近三年的人文建設,該高校圖書館的基礎設施、人員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圖書館的圖書總量出現大幅度上升。從2013年至2015年,該高校圖書館的圖書總量由58萬冊上升到96.5萬冊,增長了66.5%。其中,經濟類圖書由24萬冊上升到2015年的40萬冊,增長了65.9%。文學類圖書由8.4萬冊上升到15.5萬冊,增長了84.7%。如表2。
表2也可以看出,2015年文學類、經濟類圖書的借閱比例均比2013年略有上升。其中,2015年經濟類圖書的人均借閱量達到6.18,文學類圖書達到3.27,兩者均遠遠高于2013年的3.3冊和1.6冊。這表明,圖書館的人文建設使讀者借閱圖書的積極性上升,借閱圖書的數量出現大幅度增長,這將對提升該校學生的教育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 蔣永福.人文圖書館學論綱[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4).
[2] 陳 梅.圖書館人文功能建設論[J].麗水學院學報,2006(2).
[3] 何 瓊.淺析現代高校圖書館人文環(huán)境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12).
(作者單位:廣西財經學院圖書館 530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