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 要:只有當人處在心理愉悅的時候,才能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與效果。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而愉快的心情則是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如果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始終處在輕松愉快的積極狀態(tài)中,自由舒暢地遨游在音樂的王國中,那教學的效果勢必會事半功倍,師生一起共同享受這份濃厚的音樂樂趣。
關鍵詞:音樂活動;愉快;策略
G613.5
一、教師情感對音樂活動的影響
一個成功的音樂活動,教師的情感投入起著功不可沒的地位,其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一方面是教師要把感情投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幼兒的情感琴弦,使之產(chǎn)生共鳴,這樣就能融洽愉快地完成活動“萌發(fā)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钡娜蝿铡C恳粋€環(huán)節(jié)幼兒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言語情感,教師的表現(xiàn)力越強,幼兒的愉快融入時間就越快。在欣賞《龍騎兵進行曲》前,開場白的故事導入是能否讓幼兒順利融入情感的紐帶。如果教師抑揚頓挫的故事講述能讓幼兒置身于緊張的氛圍中,那接下來的樂曲欣賞就很容易激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整個活動就會進行得很順利,幼兒學起來也較輕松。再如歌唱《下雨天》,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圖片不直接貼在黑板上讓幼兒創(chuàng)編,而是用神秘的口氣告訴幼兒“我們要把這個秘密悄悄地藏在心里,別讓別人知道!”然后一邊又緊張又興奮地給每一位幼兒看圖片中的“秘密”,一邊輕輕地提醒大家“噓──把秘密都藏好了!”相信在這種師生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幼兒很容易就被教師的情緒感染了。
另一方面是教師要把情感投入到對幼兒的熱愛中。如果教師只對教學內(nèi)容投入情感,忽視了對幼兒的了解和熱愛之情,同樣也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皭邸边@個字說起來很簡單,可做起來而且要做得好,真的好難。師生間相互有愛,中間的隔閡少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就增多。教師的情感投射到幼兒的心靈,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喚起自身相應的情感。班中一幼兒生性膽怯,一次上臺演唱前,由于還沉浸在剛才的興奮中,無意中他也舉起了小手,于是順理成章地被邀請上臺。當他走到中間時,才猛然發(fā)覺大家都在注視著他,于是開始緊張,小手不停地在褲子上摩擦。我站到他旁邊后,他的小手就往我的身上找,于是我微笑著用大手迎接著他的小手,給予他一種無形的力量?;蛟S這種愛真的感染了他,他竟然開始演唱了。和著琴聲,他的小嘴里流淌出了動聽的童聲。同伴們都用響亮的掌聲鼓勵著他,我發(fā)現(xiàn)此時的他眼里閃著驚喜的亮光。教師是情感交流的主體,將全身心的愛傾注到幼兒身上,贏得他們的愛戴,共同創(chuàng)造美、享受美就是成功的音樂活動之基礎。
三、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找到滿足
幼兒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希望能通過各種動作表現(xiàn)出。我們教師應該根據(jù)他們好模仿、好游戲、好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努力把這份滿足欲還給他們,讓他們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的音樂熏陶。
1.幫助老師
這種方法在我們班很奏效,而且幼兒在活動中十分自信、滿足。
在歌唱活動中,加強對歌詞的記憶力就可以用這種方法。當幼兒初步會唱時,教師忽然口氣突變,用不敢信任自己的口氣問幼兒:“哎呀,有的地方我怎么忽然忘記歌詞了,你們幫我聽聽,是不是這么唱的?”于是教師故作邊思考邊緩慢演唱,唱到較難處時,故意唱錯或唱二、三字就停下思考。這時,一大批“小老師”的小手就像雨后的春筍般冒出來,爭著搶著要幫助這個忘詞的“大老師”。在“大老師”的感謝聲中,“小老師”們個個面露喜色,神氣十足,充分享受著“助人為樂”的得意情感。只要運用得當,過回老師癮不僅能幫助幼兒解開永遠當接受者的束縛,而且能大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能力。
2.鼓勵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庇變旱南胂罅κ且话验_啟心靈的鑰匙,通過
想象可以使靈感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富有想象力的音樂作品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如歌唱《小小的船》,我們制作了一張充滿兒童情趣的背景圖,一個小朋友坐在月亮船上遨游星空,在視覺的作用下,幼兒情趣高漲,興趣十足,很快進入神秘的星空,插上了“音樂想象”的翅膀。再如《瑤族舞曲》,在樂曲欣賞前,教師對瑤家小朋友稍作介紹,讓幼兒在充滿想象中出現(xiàn)急于求見的心里。接下來在樂曲欣賞和圖譜認識中,幼兒就有一種迫切參與的心情。圖譜中不同色彩的火車在視覺沖擊上有你追我趕的情景。和著優(yōu)美的樂曲、看著形象的圖譜、念著有趣的口令、敲著喜歡的樂器,大家的思維一下子就鉆入火車,進入如癡如醉的歡快想象中。音樂活動中,幼兒只有通過“音樂想象”才能真正愉快輕松地去感受美、享受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
3.游戲表演
輕松愉快的游戲時,幼兒比平時要活躍好幾倍。所以。當幼兒對一首歌或一個樂曲基本掌握后,教師就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果斷地給予幼兒恰當?shù)姆潘蓹C會。不管是站著還是自由找空位,或是自由結(jié)伴,都能令幼兒輕松地卸下難熬的坐姿包袱,終于得以解脫、釋放。很多教師總擔心離開座位的幼兒會失去控制,其實只要他們理解要求,明白要求,他們就會把任務完成得有聲有色。當然,離開座位的活動肯定比在座位上難組織,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音樂活動中幫助幼兒建立起良好的游戲常規(guī)。明確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如何去做。
當大家初步學會了《阿凡提和小毛驢》這首歌時,大家對合作表演已躍躍欲試了。聽清了要求后,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相互商量著,訓練有素地組合成“阿凡提”和“小毛驢”。隨著輕松的音樂,大家邊唱邊玩,歌聲浸染著詼諧有趣的色彩,你瞧──這些可愛的“小毛驢”邊走邊搖晃著腦袋,其樂無窮。
只要教師積極努力地創(chuàng)造出愉悅的學習情境,盡可能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更具趣味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幼兒就會在歡快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
4.接龍傳唱
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是每一個音樂活動都有游戲的機會。于是有時我會邀請一些“小演員”上臺表演,但經(jīng)常不是全班人的機會,有的因為膽怯不敢上臺。后來我們班又有了“接龍傳唱”的新招。歌曲《小雪花》中,大家經(jīng)過多次的有趣練唱(每一遍我們都有不同的要求),對樂曲基本熟悉,音準、節(jié)奏也較準確后,面對教師手中的麥克風,合著旋律一句緊接一句地傳唱,這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歌聲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幼兒的情緒很快達到高潮。聽著自己的歌聲從音響中傳出,幼兒的喜悅心情完全流露在開心的臉龐上。此時很大程度地滿足了每個幼兒的演員夢,歌聲也越唱越動聽。
參考文獻:
1.許卓婭 .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6年版
2.談亦文 . 發(fā)揮材料在音樂教學中的調(diào)控作用 . 幼兒教育 . 2006年,第4期
3.王莉娟 . 音樂要激發(fā)情感動力 . 幼兒園歌唱、韻律教育教學研討學習資料 . 2003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