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要求,課堂教育要盡可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學生和教育的新要求。本文是作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通過豐富活動課的形式,不斷摸索學生喜歡的活動課,盡可能提高課堂教育實效,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弊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活動課 活動方式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2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創(chuàng)新教育”為核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也隨之出現(xiàn)了創(chuàng)新思想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思想品德課更是生機勃勃,異彩紛呈,在眾多體現(xiàn)新理念的教學法中,活動課自然成為“開放性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高頻率使用的教學方法。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教學“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問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思想品德教學強調(diào)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點,也是品德教育的歸宿。
一 活動課設置的意義
設置豐富多彩的活動課,減少了傳統(tǒng)以來政治課的枯燥抽象的說教形式,進而用情景鋪墊興趣激發(fā)取而代之,較容易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較容易在學生主動性調(diào)動起來的情況下學會技能,掌握方法,獲得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提高,所以活動課極大地尊重了學生這個課堂的主體地位。
活動課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符合青少年好奇、好動等多種特征。所以,當他們有機會參加學習活動時,會覺得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當他們在活動課中獲得了一定的知識,哪怕是一點點知識時,會覺得學好思想政治課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當他們用所學的知識在活動中分析、解決了某一具體實際問題時,自然會激發(fā)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從本質(zhì)上講,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是升華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的過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主要認為之一。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說教式德育課顯然不能適應現(xiàn)代學生,因此,圍繞主題內(nèi)容,組織學生開展喜聞樂見的相關活動,學生就能在積極的情緒中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自覺地接受教育。這種教育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方法靈活多樣。效果十分明顯。對活動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功能如果發(fā)掘得好的話,那么它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此可見,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敢于、也要善于去開發(fā)、利用活動課的各種功能,使之更好地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二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的具體活動方式主要有
1、辯論式
這種形式,就是使學生在思辯過程中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且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一種挑戰(zhàn)和提高。辯論的話題應在課前布置下去,留有時間余地,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采用這種方式,老師必須精選話題,應該有辯論的的必要和可能性,學生對所辯問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又不夠深入。教師應該布置正反方的任務,以便在辯論的過程中讓學生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我在“我知我?guī)?,我愛我?guī)煛币徽n教學中,關于現(xiàn)代化教育中教師的作用的辯論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查閱式
這種形式,就是讓學生通過查找報刊、圖書等方面的資料,掌握一定的事例、數(shù)據(jù)、圖文等資料,用教材中的理論或自己的觀點,分析說明某一理論、觀點或?qū)嶋H問題。如在開展“世界文化之旅”這一活動課時,就可以采用此種形式,讓學生通過圖書、網(wǎng)絡查閱相關資料。然而在運用查閱式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做到:①所收集的材料要有實用性,能充分說明問題,防止材料與內(nèi)容脫離。②所收集的材料要有真實性,能可靠地說明問題,防止為完成任務而自己捏造虛假材料。③所收集的材料要有典型性,能強有力地說明問題,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
3、討論式
對一些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或一些易混淆、易發(fā)生錯誤的理論、觀點、認識問題等,用各種方法組織學生辯論、討論,使其在討論中尋求到正確答案或結(jié)論。如在開展“談社會理想 樹堅定信念”活動教學時,就可以采用此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活動課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在活動中要倡導平等的氣氛。在追求真理、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師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要讓學生在討論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消除那種對持有不同觀點、看法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的現(xiàn)象,反對那種輕視過程而片面地注重結(jié)果的做法。
三 需要解決的問題
1、注意將教師適度指導與學生的主動學習結(jié)合
活動課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在活動課上應是一個指導者,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解釋疑難;對學生的積極參與進行鼓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應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介紹方法、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質(zhì)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政治教師,由于對活動課的意義、目的認識不足,加之對活動課的教學又缺乏經(jīng)驗,因此在進行活動課教學時往往敷衍了事,當做完成一次任務。這樣便導致學生進行活動時既無明確的主題,又無具體的組織程序和要求。這種課是形式上的活動課,實際上的自習課。
2、保持信息的多元化和信息渠道的暢通,并加強信息資料收集處理方法和思維方法的指導
廣博的信息是活動課開展的前提,是知識內(nèi)化的橋梁,是開拓思維的載體?;顒邮浇虒W擴大了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信息加工上打破了教師的一言堂、單一的思維模式。配合這種教學要突出思維方法的引導。學習過程的思維方式以歸納方法為主,強調(diào)思維的過程與方法,而不強調(diào)思維的結(jié)果;注意多種思維方法的運用,具體與抽象思維,逆向與線性思維等。
4、保護結(jié)論的多樣性,關愛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學生的信息是多樣的廣泛的,學生的認識也是差異的豐富多樣的,這也是活動課的可貴之處,結(jié)論單一就失去了活動課的價值。教師的評析要有平等民主的觀念,保護學生的思想火花,即使學生的結(jié)論有錯誤,也應對學生的積極性給予保護。
上好活動課,無疑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探索精神,具有超前的意識,選擇能吸引學生的課題并有恰當巧妙的設問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分析。教師知識面要廣,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要強,能善于捕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盲點、疑點、難點等共同性問題,有針對性進行學習幫助。
總之,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運用活動課進行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具體體現(xiàn),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實施途徑,也是教師教學觀念的一次新的轉(zhuǎn)變。只要我們切實有效地掌握好這種教學方法,不要簡單地把活動當成是一種形式的東西,活動式教學法,能夠使我們的教學更能適應現(xiàn)代化的要求,更加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和理念,也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作者簡介:秦萍,1966.4,女,山西省應縣,大學本科,中學教務處,中教高級,省大同市北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