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曉輝
摘要:高明的教師都想方設法活躍課堂氣氛,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生動有趣的語言、直觀的演示、形象的畫圖、啟發(fā)性的提問、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當中輕松的學習。
關鍵詞:學生|主動學習|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正文:
學生的主動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學生學習行為中能形成一種自覺動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活動中去探究、發(fā)現(xiàn),以獲得新知識。它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是學生在學習時表現(xiàn)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特征的總和。
董進宇博士是國內(nèi)長期致力于研究中學生潛能開發(fā)與學習問題的著名教育家,他指出:家長和教師通常都犯的錯誤是,他們不了解學習是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所特有的規(guī)律是勞動者必須處于主動的狀態(tài),要想讓孩子學習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家長必須把他激發(fā)到他自己想去學習,而不是逼迫或催促他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主動學習的基礎,只有培養(yǎng)出他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yǎng)出他的學習能力。只有具備了學習能力,才能學到知識和技能。這個時候,就像高爾基說的一句話:“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p>
學習最終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行為來完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矛盾的兩個方面,學生使矛盾轉(zhuǎn)化的內(nèi)因,教師是外因。毛澤東在他的著名的“矛盾論”中說道:“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通過內(nèi)因而起作用?!边@里強調(diào)的是內(nèi)因的主導作用,相對學生這個內(nèi)因而言,教是外因的作用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處于懵懂期的學生,他們往往不明了學習的真正目的,尚未解決為什么、為誰而學的問題,有些家長的不當教育,如:好好學習為爸爸媽媽爭光,他會覺得學習是給父母學的。即使不是這樣,有的家長當學生學習成績下滑時就暴跳如雷,甚至棍棒相加,也使學生誤以為是為父母而學的。教師承擔著授業(yè)傳道解惑的職責,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要讓學生明了為什么而學,至于一些假大空的說教,懵懂的孩童,怎會理解?
課堂上,一切呆板的教學形式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而厭倦心理一旦產(chǎn)生,學生就會自覺不自覺的排斥教師以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因此,高明的教師都想方設法活躍課堂氣氛,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生動有趣的語言、直觀的演示、形象的畫圖、啟發(fā)性的提問、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當中輕松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學法指導,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探究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做到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課堂上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利用起來。發(fā)展他們獨立學、思、用的能力。這樣,學生怎會不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
其實,我們的學生中主動學習的學生當為數(shù)不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被動的學習,這也是我們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我教過的班級而言,具備主動學習能力的學生總不會超過20%?,F(xiàn)實中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口干舌燥,學生坐在那里無動于衷。因此,教師應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上,變多數(shù)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是一項繁雜的工作。
事實上,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的成因,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試教育的慣力使得我們“被動”的逼迫學生學習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機器考試的工具,學生會覺得是為老師而學習,為了讓學生考得好成績,教師又會不擇手段的逼迫學生學習,學生便產(chǎn)生消極對立的情緒,天長日久,師生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對立的關系,教者處于主動進攻地位,學生則處于被動應付地位,教與學便成為曠日持久的運動戰(zhàn)。從這個角度講,教師算是將功補過,還歷史的舊賬吧。對這部分學生,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
首先要做到尊重、理解、寬容他們。這是人本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只有尊重理解學生,學生才能尊重信任教師,才能對教師無話不說,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向教師傾訴,這樣師生之間拉近了距離,教學工作也得心應手,學生才會有愉悅學習的情感。所以說,尊重、理解、信任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當學生學業(yè)不盡如人意時,教師如果不是斥責甚至厭棄,而是給予悉心呵護和鼓勵,激起希望的漣漪,他便會為這一希望發(fā)奮努力,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反之,勢必使學生產(chǎn)生自暴自棄,一路滑下去的結局。
而對一些個缺乏恒心的學生來說,教師又必須及時提醒敦促,甚至是耳提面命。有的學生是三分鐘的熱血,“朝聞道,夕則改矣”,他們往往是被動學習的習慣由來已久,主動學習的熱情剛被教師激發(fā)起來之后,一旦遇到挫折,便又失去了學習的勇氣。此時就需要教師的提醒和督促,灌輸新的勇氣。
上學年,我任初四畢業(yè)班的數(shù)學課,開學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我便向?qū)W生兜售“主動學習”的真經(jīng),我認為,初四學生相對初三以下的學生,懂事知理,且具備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都能主動快樂的學習,必將取得巨大的效果。我聲情并茂的演講,打動了學生,只見他們個個兩眼放光,躍躍欲試。在以后的數(shù)學課上,我便刻意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氛圍及方法,一個多月后,產(chǎn)生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多數(shù)學生進入了自主學生的快樂車道。問題也隨之而來,有七八名同學陸續(xù)故態(tài)復發(fā),且不說作業(yè)不能及時完成,但說課堂上,他們的耳朵眼睛很明顯的與課堂節(jié)奏相脫節(jié)。我便分別找他們談心,與他們面對時我注重自己的講話的音高語氣等,使自己顯得和藹可親,結果他們都放開了顧慮,向我敞開了心懷,他們向我傾訴了共同的原因:初三之前,基礎太差,很難適應初四快節(jié)奏的學習。我跟他們講,當然帶有激將法:“你們想不想學,想不想考高中,如果想的話,老師跟你們一起拼上去。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有你在,我們什么都可以做到。在征得了他們本人及所有家長同意后,我便利用每個周六周天把他們組織起來,為他們補課(當然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我一邊給他們補課,一邊有意給他們播撒主動學習的種子,可以說,給他們這“業(yè)余”上課的效果超過了我所有的數(shù)學課,一個學期下來,這七八名同學高質(zhì)量的補上了初三之前欠缺的課程,當補完了最后一節(jié)初三的課程時,他們把我包圍起來,抬起我來在屋子里轉(zhuǎn)了四五圈。那樣子,比考上高中還高興。他們問我:老師你說我們能考上高中嗎?我回答他們,你們嘗到了學習的樂趣,現(xiàn)在已是學習的主人了,考上高中與否,你們還會在意么,即使你們考不上高中,以你們的學習能力,自學也可以考上一個好大學。
主動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便“不須揚鞭自奮蹄?!边M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主動學習,當使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1.毛澤東《矛盾論》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91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