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佐棟,張英
摘 要:循環(huán)作文,是習作的一種形式。它是由幾個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合作輪流寫作、互相批改、互相借鑒,從而達到共同提高作文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循環(huán)作文;作文能力;寫作欲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感知生活的能力,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為此需要加強學生的寫作實踐,引導學生及時記錄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因此讓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動筆的習慣是達成此階段寫作目標的重要途徑。美國著名作文教學專家唐納德·格雷夫斯曾經(jīng)指出:“學生最好在一種有組織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勵和支持作用的專門專業(yè)氣氛中進行寫作,這樣的寫作訓練才是真正有效的?!?/p>
所謂小組循環(huán)作文,就是由八個學生原則上采取自愿(教師注意引導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交叉)組成一個小組,共同使用一個作文本,一周四天每人輪流寫一篇作文。次日交給其他成員閱讀、修改。最后由老師進行批閱,并做到每兩個星期進行一次小組評比,給予一定獎勵。通過一年多的嘗試,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一、激發(fā)了寫作欲望
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詩人,對生活、對文字,他們有著完全迥異于成人的視角。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著屬于自己內心的天地,他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解讀語文,用各種不同的語言詮釋發(fā)現(xiàn),當這些詮釋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賞時,幼小的心靈會產(chǎn)生成就感。而“循環(huán)作文”的誕生,正是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發(fā)表欲”,讓他們天然的想象有了更廣泛的讀者,所以它一開始就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并大大激起了學生內心的寫作欲望。
二、明確了寫作意義
以前,學生不知道習作的意義,認為就是老師布置的一項任務,并當成一種負擔,所以馬馬虎虎有之,抄襲作文有之。這樣做,根本就起不到提高寫作水平的作用。其實,寫作是一種交流,是將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寫出來告訴別人。小組循環(huán)作文正通過每天的交流,使學生逐漸明白了這個道理,明確了寫作的意義。因此學生在寫作文時,便以一種與別人交流的態(tài)度來寫作,就會將真情投入進去。巴金先生曾說過:“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睂W生這種真實的表達、真情的敘述,寫出來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才能寫出真正的好文章。這樣做,也避免了學生習作“假、大、空”的現(xiàn)象,根治了孩子們不愛習作、害怕作文的通病。
三、拓展了思維空間
長期以來,作文訓練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師命題,學生寫作。而老師的命題又往往很難激起學生寫作的沖動和寫作的熱情,再加上學生習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所產(chǎn)生的種種心理障礙,在此心境下,又如何能寫出聲情并茂的作文來呢?因此,盡管老師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勞神勞力,終究收效不大。而對于“循環(huán)作文”,學生則感到新奇有趣,加上“作文”規(guī)矩少,學生沒有顧慮,就能重新審視身邊的人和事,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靈,自然就能真情流露,“吾手寫吾心”,作文源頭自然就有“活水”來。
如上學期,我們班有一組同學的組長牽了個頭,在作文上寫下一篇童話故事的開篇《拼音王國》,他寫了拼音王國里發(fā)生的有趣故事,誰知接下去寫的同學馬上接上了續(xù)篇,還接得天衣無縫。受到老師同學的鼓舞之后,這兩位同學接著往下寫故事。于是,一個有趣生動、充滿奇思妙想的連載故事就這樣誕生了。
四、提高了寫作水平
成功的體驗最能增強人的信心和上進心。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每個合作小組都希望他們寫得是最好的。循環(huán)作文正好抓住學生的“爭強好勝”心理,讓他們在落筆時便考慮到自己的寫作不僅是自身寫作水平的體現(xiàn),更要為小組爭奪榮譽。由于小組成員共同使用一個作文本,每個學生在寫作文前可以閱讀本組其他同學的作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前一個孩子的素材也許會給后一個孩子打開思路,前一個孩子的優(yōu)美語句也許會被后一個孩子借鑒,前一個孩子的寫作方法也許會給后一個孩子以靈感。更重要的是,學生每一次的作文都是自己寫作水平的展示,也是代表本小組的集體榮譽,因此為了寫好作文,每個成員都會主動尋找書籍進行閱讀,積累語言。為做到材料新穎獨特,他們開始留心周圍的事物,還會走進自然與社會這兩個大課堂,關注起人們議論的“熱點”、大家關心的“焦點”來。為了提高小組集體的寫作水平,如果本小組的某個同學寫作水平不高,在寫作之前,小組成員還會主動幫助他,給他出主意,幫他修改。這樣的合作互助,最終的結局是攜手共進。
五、促進了個體間的交流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別人交流的機會,常常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并形成孤僻或獨斷的性格。小組循環(huán)作文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生活、思想交流的平臺。由于是自愿組合,寫作文的同學都樂意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傾訴出來,而小組的同學在閱讀后會在后面的留言上寫下自己的話,或共享他的快樂,或分擔他的憂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的性格就會逐漸開朗起來,之間的感情會更加融洽,我們的班級也會更加和諧。
總之,循環(huán)作文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扇心靈之窗,猶如一股清新的風,在孩子的心潮上吹起波瀾,吹出了習作教學的一片生機,為孩子構建了一個“心靈的家園”。
參考文獻:
[1]王艷軍.循環(huán)日記的實施方法及作用[J].甘肅教育,2012(16).
[2]宋彥強.淺談小學循環(huán)日記的實施策略[J].語文天地,2015(3).
[3]薛瑋.小學快樂作文教學實踐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