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彥文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興趣;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109—01
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自然科學的皇后,開發(fā)智力的基礎學科。但數(shù)學往往顯得抽象枯燥,愉快教學能使數(shù)學變得新穎、生動,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中學、學中樂,最大限度地增強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對數(shù)學這門課饒有興趣,樂學不厭呢?下面,筆者淺談個人的認識。
一、在提問中激趣
小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和探索的傾向性大,教學時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并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富有情趣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在設疑中解難,潛移默化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
如,教學“認識時間”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發(fā)現(xiàn)蜜源跳圓圈舞的鐘面時刻的畫面。之后提出問題:“同學們,勤勞的小蜜蜂想要寫一篇日記,你知道它是什么時候起床的嗎?你能說出鐘面上的時間嗎?”學生回答:“小蜜蜂早晨6點就起床了?!敝罄^續(xù)提問:“它在什么時刻發(fā)現(xiàn)了蜜源跳起了圓圈舞?”學生回答:“大約8點半?!惫P者在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又問:“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如起床、吃飯、上課、放學的時間和我們有什么重要關系?想知道嗎?”這一提問引起了學生的好奇,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在游戲中激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此,在教學時,筆者總是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并掌握數(shù)學知識。
例如,教學“統(tǒng)計與可能性”時,上課前,筆者準備了紅、黃、藍、綠幾種顏色的小球,并按一定的要求放在四個袋子中。上課時,筆者讓學生做“摸球游戲”,通過游戲體驗了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接著筆者又讓學生做“裝球”游戲。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把球放入透明的袋子中,并比一比哪組快。最后請學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實踐證明,這樣教學,學生真是開心極了,同時又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三、在動手操作中激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章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時,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lián)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小學生好奇心強,遇到新鮮事物都喜歡動手試一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盡量動手畫一畫、剪一剪、拆一拆、裝一裝、比一比、拼一拼、測一測、量一量等,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筆者事先讓學生分別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上課時讓學生動手拼一拼,并要求學生拼成學過的圖形。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也很高。有的拼出了長方形,有的拼出了正方形,有的拼出了平行四邊形等。然后讓他們觀察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積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學生頭腦中記憶會特別深刻且持久,而且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在愉悅的氛圍中激趣
課堂氛圍就像一個有著魔力的磁場,好的氛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不僅不感到學習是負擔,相反還會認為學習是一種享受;反之,則會使學生產生排斥的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板著面孔,這樣會使學生心理上造成壓抑,精神上感到疲憊。筆者認為,上課時,教師要面帶微笑,盡量做到音量適度,語調抑揚頓挫,使學生在聽講過程中不感到疲憊。同時,還要注意使用適當?shù)挠哪?,以引發(fā)興趣。數(shù)學知識有些很抽象,用語言是難以講清楚的。在教學過程中可插入一些幽默風趣的比喻,不僅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系,而且還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
編輯:張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