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琪
摘要:近兩個世紀(jì),女性主義批評理論蓬勃發(fā)展,翻譯批評的視角轉(zhuǎn)向譯者主體性和譯作的女性意識。從女性主義批評角度來看兩個《簡·愛》的譯文,不難發(fā)現(xiàn)祝慶英的譯文比黃源深的譯文更加凸顯女性身份,也更加貼切當(dāng)時夏洛蒂·勃朗特抒寫簡這一人物時所寄予的感情。
關(guān)鍵詞:女性主義 翻譯批評 簡愛 比析
中圖分類號:I046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084-01
1847年10月《簡·愛》問世,這在當(dāng)時文壇引起了巨大轟動。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造了一個貌不驚人、身材矮小,但艱苦奮斗、獨立反叛的女性——簡·愛,這一形象深受大眾讀者喜愛,因而一版再版,譯本眾多。選取黃源深和祝慶英的兩個譯本進(jìn)行比析后發(fā)現(xiàn):黃源深教授更多的采用意譯手法,語言高雅流暢,文筆簡練動人,然而身為男性譯者,女性意識相對較為薄弱;祝慶英女士采用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較好還原了夏洛蒂在創(chuàng)作時所流露的女性意識。
一、女性主義批評理論
女性主義批評,其內(nèi)涵是指以女性文學(xué)批評和性別理論為基礎(chǔ),來研究譯者的身份,或是說譯者的主體性問題。(溫秀穎,2007:188)這樣的批評理論與傳統(tǒng)的翻譯批評理論不同,它大量融入女性主義的思想,將其滲透到翻譯領(lǐng)域,消除在翻譯實踐中對女性的歧視。
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對翻譯批評有重要影響,它主張消除原著中心主義,主張譯作與原作的平等對話關(guān)系并從女性的角度審視男性霸權(quán),通過改寫、增補、刪節(jié)等操控手段張揚女性的話語權(quán)。(溫秀穎,2007:189)
二、譯本簡介
黃源深的譯本,采用意譯之法,強調(diào)從總體把握原文的意蘊,可以根據(jù)漢語習(xí)慣細(xì)微調(diào)整,沒有逐字翻譯,譯文優(yōu)美流暢。
祝慶英老師的譯本,采取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較大力度地反映了原著的風(fēng)貌,除此之外還從女性角度探討了女性所創(chuàng)造的“邊緣文化”。
三、譯文比析
(一)操控手段
女性主義批評主張從女性角度審視男性霸權(quán),通過一些操控手段增強女性的話語權(quán):(1)增補,譯者通過增補的手段,彌補語言上的差異,消減對女性的歧視。(2)前言和腳注,這種手段是女性主義翻譯的常用手段,以此來解釋其翻譯目的和用意。(3)刪除,通過刪除帶有性別歧視的詞語,突出女性地位。(溫秀穎,2007:189)
例如,從比較兩個譯本的前言看出譯者的目的:
《簡·愛》以一個曲折的愛情故事為載體,塑造了一個體現(xiàn)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yè)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黃源深,2011:6)
《簡·愛》所以成為英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有顯著地位的小說,成為世界聞名的一部小說,是因為它成功塑造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祝慶英,2006: 4)
比析:兩位譯者的前言中,不難看出祝慶英對女性獨立和平等的關(guān)心。在此句的后面,祝慶英還簡介了夏洛蒂寫《簡·愛》時英國婦女的悲慘處境,說明夏洛蒂通過描寫一個孤女的故事是為了反映婦女要求擺脫男子的壓迫。
(二)譯者主體性
女性主義翻譯批評理論和實踐特別強調(diào)譯者的主體性,正如西蒙所說:“女性主義寫作和翻譯的共同愿望是在產(chǎn)生意義時彰顯女性的主體性”。(西蒙,1996:13)《簡·愛》中處處體現(xiàn)出夏洛蒂·勃朗特對女性地位、意識、身份的描述。在兩個譯本中,身為女性的祝慶英從這些方面體現(xiàn)了一個女性譯者的主體性。
例如在女性身份的塑造方面,可以看出兩位譯者的主體的方向。
As a conductress of Indian schools, and a helper amongst Indian women, your assistance will be to me invaluable.” (Charlotte Bronte, 2008: 610)
你可以掌管印度學(xué)校,幫助印度女人,你的協(xié)助對我是無價之寶。(黃源深,2011:447)
作為印度學(xué)校里的一個女管理員,印度女人中的一個助人者,你對我的幫助將是非常寶貴的。(祝慶英,2006: 386)
比析:從“conductress”來看,夏洛蒂是要突出這個管理員的女性身份。在黃源深的譯文中使用的是“你”這個第二人稱,較為模糊化了這個管理員的性別身份,在祝慶英的譯文中直接點明了“女管理員”,凸顯了女性身份,凸顯了作為一個女性可以給圣約翰和社會所能作出的巨大貢獻(xiàn)。
四、結(jié)語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身材矮小、堅強獨女的女性形象體現(xiàn)了其對女性平等的強烈呼聲。在《簡·愛》的譯作中,不難發(fā)現(xiàn)女性譯者更注重凸顯女性形象,用譯者的主體言捍衛(wèi)女性地位。黃源深教授語言功底深厚,翻譯技巧純熟,而女性譯者祝慶英更加細(xì)膩地探究了女性心理,凸顯了女性意識。對于兩個版本的比較,個人的論述難免具有局限性,所以其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但是通過以上的比析,有助于挖掘長期浸染在男性中心意識而被忽略的女性聲音。
參考文獻(xiàn):
[1]溫秀穎.翻譯批評——從理論到實踐[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7.
[2]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黃源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3]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祝慶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責(zé)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