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摘要:共情是積極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基本手段之一,并始終運用于咨詢的整個過程之中。本文從共情是積極心理咨詢師所必備的重要品質(zhì)和能力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共情是喚醒而不僅僅是解釋,共情的重要價值在于喚醒來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其正視自己的經(jīng)驗和能力,真實地領悟其情緒感受和思維方式,建立其對咨詢關系的信任,從而促進其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的能力,從而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漁。
關鍵詞:積極心理治療;共情;咨詢關系;引導
中圖分類號:B84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056-02
Abstract: empathy is one of the basic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it is always us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unseling.Based on empathy is essential important fo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onsultant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and ability, that empathy is awakened, not merely to explain, empathy important value lies in the wake of the inner world of the visitors, help to face their own experience and ability, truly understand the emotion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build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counseling relationship, so as to promote its self analysis, self perception, self-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of self growth, thus really do teach them to fish.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therapy;Empathy;Consulting relationship;guide
共情,在我國目前出版的各種文獻中有多種稱謂,如通情、神入、共感、同感、同理心等,均譯自英文empathy一詞。共情,作為一種咨詢技術,在積極心理治療的范疇中是指,咨詢師要設身處地的理解來訪者知覺外部世界的方式,感受其體驗到的世界,分享其對外部刺激的心理反應,并將自己的準確理解有效地反饋給來訪者,并以此促進來訪者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認知能力的成長。
1 共情的內(nèi)涵
1.1共情的定義。共情,又稱“神入”、“通感”、“通情”、“同理心”、“同感”,意為在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咨詢者能敏銳、準確地領會和理解來訪者所表達的意思和內(nèi)涵的情感,并將這種領會和理解向來訪者傳遞。共情是心理咨詢師所必備的重要品質(zhì)和能力,不僅僅是一種熱情或憐憫情緒或情感的表露。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共情不是同情,同情暗含著憐憫,而共情則隱含著信賴,它表達出咨詢者對來訪者所具有的能力(潛能)的信任與鼓勵,相信他們完全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1.2準確的共情。積極心理治療的實踐者和理論工作者已經(jīng)達成了這樣一個廣泛的認同,即共情是咨詢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并且始終貫穿在咨詢的整個過程中。在咨詢過程中,積極心理治療師不但要作為一個舞者,與來訪者共舞,而且還要是一個舞蹈教練,用自己的“第三只眼”或者“第三只耳朵”去看、聽來訪者的有意義的信息,去了解來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
2 共情在積極心理治療中的理論依據(jù)
關于治療效果的研究表明:與其他任何因素相比,咨詢關系的優(yōu)劣與咨詢效果之間有著更為顯著的相關。在建立有效的咨詢關系過程中,共情技術發(fā)揮著首要的作用。共情關系成為治療中最有治療效果的因素。在建立有效的咨詢關系中,最強有力的因素莫過于讓來訪者能夠感受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和接納。共情,是實現(xiàn)這種理解與接納的前提,它在對來訪者所表達的有意義信息(尤其是個體經(jīng)驗方面)的溝通式理解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建立密切的咨詢關系過程中,共情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第一,共情讓咨詢者設身處地體驗來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使咨詢者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來訪者的信息,特別是那些暗含在語言之中有意義的情緒化信息;第二,共情讓來訪者體驗到理解、誠實和接納,這將促進來訪者對咨詢者的信任,促進密切咨詢關系的建立;第三,共情讓來訪者感受到信任和支持,將有助于來訪者的自我探索、自我表達、自我領悟,有助于來訪者潛能的發(fā)揮,促進咨詢向深層次發(fā)展。
3 共情在積極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積極心理治療是以西方心理治療理念與東方文化整合為基礎,以沖突為中心、以現(xiàn)實能力為導向的心理療法。在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中,許多行為方式、習慣和觀念往往得到不同的評價。共情是深入來訪者內(nèi)心世界的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準確的共情對共情技術準確有效地運用是學者們一直高度關注的課題。一些學者使用了“附加反應”、初級共情和高級共情、準確的共情等許多概念來進行描述。一般而言,積極心理治療作為一個持續(xù)的過程,但無論在咨詢的哪個階段,無論是咨詢者非常了解的人還是剛剛認識的人,都必須做出最有效的、準確的共情反應,并要使來訪者體會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了。積極心理治療師要達到與來訪者的共情,需要經(jīng)過積極傾聽、設身處地、敏銳思考、準確回應與引發(fā)領悟五個階段:
(1)積極傾聽。共情的首要條件是傾聽。投入地傾聽來訪者,不僅要注意他的言語內(nèi)容,而且要注意非言語線索所傳遞的情感信息。
(2)設身處地。設身處地是使咨詢師自己“變成”來訪者,用來訪者的眼睛和頭腦去知覺、思維和體驗來訪者。
(3)敏銳思考。咨詢師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來,詢問自己,有什么地方來訪者還未察覺到,這往往是問題的癥結(jié)。
(4)準確回應。準確回應是咨詢師表達來訪者未察覺到的、自己真實的情感感受。以理解和接納的態(tài)度回應來訪者的感受,應達到使來訪者感受到的最低限度。
(5)引發(fā)領悟。共情的重要價值是在于喚醒來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真實地領悟自己的情緒感受和思維方式,從而促進其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的能力。
事實上,共情的過程不可能象以上五個方面所說的那樣,機械地、一步一步地進行,咨詢過程中咨詢師可能要不斷地進入來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再回到自己的世界,再進入,再出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不是把共情作為純粹的一種技術與方法來使用,而是作為一有思想、有感情、有反應的人與來訪者交流的??傊睬槭且酝度氲膬A聽為前提,以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敏銳的思考為中介,以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潛意識的理解為核心,以引發(fā)來訪者的思考和成長為結(jié)束。
參考文獻:
[1]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著.白錫堃譯.積極心理治療[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吉拉德.伊根.高明的心理助人者.鄭維廉,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50.
[3]錢銘怡.積極心理治療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