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銀
一、對室內體育實踐課內容構建的研究
(一)對室內體育實踐課定義的理解
室內體育實踐課,是在不良天氣下,導致室外體育實踐課無法正常進行,被動的遷移到室內所進行的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jù),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分解動作與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強學生體質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為主要目標的半封閉式、小場地體育課堂授課形式。
(二)室內體育實踐課的特征
1.小場地特征。由于室內活動場地小,大幅度的隊形調整幾乎不能完成。因此,在教學設計時,隊形盡量在原地或者最多同桌兩人進行設計,以免造成擁擠隱患。內容也盡量不要選擇幅度大、跳躍多的動作進行選擇,以免造成安全隱患。
2.半封閉式特征。因為室內體育實踐課是在室內半封閉狀態(tài)下進行的教學。所以,當霧霾來臨時要做到:課前室內衛(wèi)生要清理、地面灑上適量水、門窗前后要封閉,桌凳擺放要整齊、學練器材要到位、服裝檢查要仔細;課中練習無共振、學練過程無雜聲、隊形組織無擁擠;課后器械回收要有序、課桌整理回原位、走出教室要統(tǒng)一。當雨雪天氣來臨時,要求大致與霧霾天氣相同,只有做到門窗前后要通風。
3.完整動作難完成特征。由于室內空間小,很多完整動作的學練很難完成,大都進行的分解動作練習,完整動作還要到室外完成。因此,室內體育實踐課是室外體育實踐課的補充和預習。
4.內容服務于場地的特征。由于室內體育實踐課活動場地小,內容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場地因素,因此,室內體育實踐課不但要考慮“目標引領內容的思想”,還要考慮“內容服務于場地”的思想??傊?,對場地而言,室內體育實踐課是“內容服從于場地”,而室外體育實踐課是“場地服從于內容”。
5.突然性特征。由于天氣的突然變化,室內體育實踐課一般是在無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具有很強的突然性。
二、室內體育實踐課應遵循的原則
(一)以“身體練習”為核心的原則
由于室內活動范圍小,隊形調動少,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時間,因此,要充分把握好這有效練習時間,對動作技術的練習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這樣,不但對動作技術的掌握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同時還加大了身體練習的時間。
(二)以“場地引領”為中心的原則
因室內體育實踐課屬于小場地體育實踐課,因此,在內容選擇、器材運用、教學組織、教法選擇、手段運用等方面,都要考慮場地小特征進行設計。如:選擇內容時要考慮到“內容服務于場地”的思想。
(三)以“分解動作”學練為重心的原則
因室內體育實踐課的特殊性,完整動作的練習在室內很難達成,基本是通過分解動作進行學練,完整動作練習最終還要到室外完成。因此,室內課與室外課在完成動作完整度對比上,室內課應以分解動作學練質量為重心,對分解動作技術學練舉一反三,切記防止動作技術變異。
(四)以課堂紀律為圓心的原則
室內體育實踐課由于人數(shù)多、活動空間小,課堂紀律要求一定要細致到位,嚴防打鬧現(xiàn)象的發(fā)生,除此之外,還要做到學練過程中動作方向保持一致、動作幅度控制有數(shù)、集體跳躍動作不要設計、器材擺放統(tǒng)一要求等,始終以課堂紀律要求為準繩,保證室內體育實踐課正常進行。
三、對室內體育實踐課內容構建的研究
室內體育實踐課內容的構建,是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目標引領內容思想、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生運動興趣和需求、適合室內教學條件等為依據(jù),以課程標準中框架內容所編教材為核心,滲透國家學生體質鍛煉標準內容、游戲內容(小學)中考項目內容(初中)、本土內容以及教師專長自編內容,構成了“五位一體”室內體育實踐課教學內容(見上圖)。
室內體育實踐課教材內容構建時,要充分考慮以下三個特性:
(一)廣泛性
室內體育實踐課內容的構建,以國家課程標準中框架內容為核心,滲透學生本年齡段《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內容、游戲內容(小學)、中考項目內容(初中)、身邊“本土”內容以及教師特長的自編內容,形成多樣化教材內容體系。
(二)梯度性
在形成系統(tǒng)有序的模塊單元過程中,要考慮模塊中單元內容的關聯(lián)性、遞進性.相同項目內容要上接下連、層層遞進,形成立體化梯度式內容體系。在教學目標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年級的增長要將教學內容的難度逐步提高。如小學跳繩,一年級為正搖并腿雙腳跳;二年級為反搖并腿雙腳跳;三年級為正搖單腳跳;四年級為正搖單腳交換跳;五年級為編花跳;在教學內容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年級的增長要將內容的練習次數(shù)逐步增加。如進行4組深蹲跳中,一年級可做4次;二年級可做8次;三年級可做12次;四年級可做15次,五年級可做20次。
(三)可使用性
在使用內容時,要把內容進行再編,再編后的內容要適合室內體育實踐課的特征。小學段再編后的教學內容要具備游戲化和模仿化等特征,課堂學練要求輕力量、重次數(shù);初中段再編后的內容要具備技術化和運用性等特征,課堂學練要求輕次數(shù)、重強度。在課堂教學中,各環(huán)節(jié)盡量以音樂或教師肢體語言為依托,將音樂節(jié)奏、肢體語言與動作節(jié)奏協(xié)調的融為一體進行教學,將學生型心合一,真正能夠體現(xiàn)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
四、對室內體育實踐課操作系統(tǒng)的研究
室內體育實踐課課堂教學操作流程,與室外體育實踐課課堂教學操作流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由于室內體育實踐課的特殊性,課前場地布置和課后整理教室是學生自己完成的,而課中的準備、基本和結束是師生共同來完成,只是課中的基本部分由于分解動作多,將用“X”表示動作分解的多少,因此,與室外體育實踐課相比,室內體育實踐課操作流程多了兩個環(huán)節(jié),即布置活動場地和整理教室。對布置活動場地的要求是:室內衛(wèi)生要清理、地面灑上適量水、門窗通風要順暢(霧霾要半封閉,與其他課相同)、桌凳擺放要整齊、所用器械要到位、服裝檢查要仔細等;對整理教室的要求是:回收器械要有序、課桌整理回原位、走出教室無擁擠等。對課中的要求是:動作幅度要適宜、跳躍動作無共振、學練過程無雜聲、隊形調動范圍小等。根據(jù)室內體育實踐課課堂教學要求、特點以及遵循的原則,構成了“五段式”課堂教學模式:即布置活動場地——準備——1+X+1——結束——整理教室(見下表)。
五、對室內體育實踐課課堂評價方法的研究
室內體育實踐課課堂評價方法:主要采用顯性和隱性兩種評價方法。顯性評價主要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利用脈搏心率測量的方法進行評價;隱形評價主要以教師觀察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練中各種“度”。
參考文獻;
[1]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評價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
[2]姜偉平.中學體育室內課教學實踐探索及例證[J].體育師友,2011,3.
[3]劉景波.多媒體讓體育室內課更精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3.
[4]廖奕范,孫漢超.淺談室內體育實踐課的特點[J].體育教學與訓練,1982,1.
[5]俞志波.“六方面”實踐創(chuàng)新室內體育課教學[J].體育教學,2015.
[6]高禮宏,鄭曉輝.中學《體育與健康》室內實踐課教學內容設計初探[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9,S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