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日益增強,以及我國“一帶一路”經(jīng)濟區(qū)的開放與建設,培養(yǎng)具備更高層次英語水平的大學生是大勢所趨,除了聽得懂、讀得懂之外,當代大學生還必須要能流利地掌握英語口語。本文通過介紹和分析大學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如何加強學生口語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方式;合作學習
一、引言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jīng)濟、金融領域的全球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加之我國近幾年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新建成的經(jīng)濟區(qū)與國際聯(lián)系也越來越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除了能夠聽懂、讀懂英語之外,如何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也變得日益重要。
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口語能力的高低可以說直接代表了“工具”的使用水平,是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xiàn)。但目前,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大學英語課堂中對學生口語的講授和訓練仍需加強。只有同時提升學生的聽、說水平,才能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交流中流暢地使用英語,適應社會與國家的需要。
二、大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語言作為人類交際的手段與工具,其口頭發(fā)聲的形式最為普遍,也最為重要。在英語學習中,口語的提升也能與其他方面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提高學習者的詞匯、語音、語法等各方面的綜合語言能力。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中也曾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增強其綜合文化素養(yǎng)與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三、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模式的制約
我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無法完全擺脫“滿堂灌”、“填鴨式”的“應試教育”的影子。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基本是以教師為主,學生作為學習者,只能被動地吸收知識,缺乏發(fā)言的機會,尤其是英語課堂中口語表達的機會少之又少。很多院校也基本不具有專門的口語訓練場所,“英語角”活動在很多時候也只是成為了陌生學生之間的“聊天會”、“交友會”,真正訓練口語的學生僅是少數(shù)。
同時,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公共外語類專業(yè)學生在上課時,一般課堂規(guī)模都比較大,人數(shù)普遍在60至80人之間(甚至更多)。這也造成了教師無法很好地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對于同一個話題,人數(shù)越多,興趣點也就越多,教師很難去進行整合,并在課上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反饋。簡而言之,在英語課堂中,師生之間直接溝通的機會和途徑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2.教師本身素質的制約
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英語系授課教師雖然都是英語專業(yè)出身,具備了研究生學歷,但都缺少海外學習,生活的經(jīng)歷,這也制約了英語能力的提升。教師優(yōu)秀的口語也需要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還要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社會、風俗等。而這樣高素質的教師非常缺乏。
其次,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影響。雖然現(xiàn)階段學生可以選擇參加四、六級口語測試,但該項并未正式計入學生四、六級考試的總成績。換句話說,口語對學生是否能通過考試并不是必須的要求。因此,真正在課上加強學生口語訓練的程度也不高。
3.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
作為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于甘肅本省,學生自己的聽、說水平在中學、高中階段就差強人意,步入大學后,聽力的負擔已經(jīng)很重,口語就更加無從談起。加之西北地區(qū)與國內(nèi)外的交流與發(fā)展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學生很少有鍛煉英語口語的機會,經(jīng)濟條件與社會發(fā)展也限制了口語水平的提高。
四、提升和加強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措施
1.改進口語教學方式與方法
教師在課上可以采取“主題式”、“話題式”的分組討論,將話題具體化、多樣化,同時將整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小組,各小組有目的地就所分配的話題進行交流與討論,然后教師隨機抽取幾個小組的學生代表進行發(fā)言,并給予評價和反饋。這就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讓他們?nèi)ブ鲃影醋约旱墓?jié)奏、語調來完成口頭表達,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語言能力。
2.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學校可利用語音室,聘請外教授課,定期舉行講座等途徑加強校內(nèi)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等媒介加強對學生英語文化的接觸,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語音,語調,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模式。教師在課前、課后可以選擇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主題,向學生介紹要求、目的、任務等,讓他們自己準備,幾人一組,利用對話、采訪、角色扮演等形式進行交流和展示,教師在每次任務后也要給出及時的評價和反饋。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之間達到互補。在每次合作學習前,教師也可適當補充關于英語會話的技巧。
4.提升教師的口語能力
各大院校也應積極鼓勵、并提供英語教師出國深造的機會,從而在整體上形成教師到學生,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蔣鈁.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5):462-464
[2]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176.
[3]王金貴.高等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方法與形式初探[J].學術論叢.2009(1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