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梅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集體教學師生間的單維交流,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fā)揮群體的優(yōu)勢,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才能把小組合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真正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我們教與學的效率呢?本文以此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關(guān)鍵詞:學習;能力;合作;教學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薄耙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薄霸谠O計教學計劃和組織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毙〗M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集體教學師生間的單維交流,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fā)揮群體的優(yōu)勢,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才能把小組合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真正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我們教與學的效率呢?
一、利用小組合作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地回答問題,勇于提出問題,使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zhì)都得到一個很好的發(fā)展。
(一)參與預習之合作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合作小組積極參與課前預習,既能收到較好的預習效果,又能調(diào)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如語文教學中需要的課外知識資料很多,教師在布置預習時經(jīng)常會叫學生課下查找一些資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哪個小組查到的又多又好,這樣學生們就會爭先恐后地去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學生的知識面也就得到了充分擴展。有時鑒于小學生思考時易出現(xiàn)隨意性的特點,預習前,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材特點設計一些思考題,學生獨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組里交流解決。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二)共戰(zhàn)課堂之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要想在課堂上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情境,營造積極探究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在課堂學習時,學生常會遇到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此時,教師應先讓他們獨立思考,再合作學習。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些小組提出最好課題改為《草船騙箭》,其理由是:“因為諸葛亮是用詐騙的方法從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來的”,這理由一出來,就像是一滴水掉進沸騰的油鍋里,教室里頓時炸開了??墒?,過了一會兒,一位學生從座位上彈簧似地站了起來說:“從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這句話可以看出,騙箭不必謝,借箭才要謝,因而題目應用《草船借箭》?!苯淌依锏臍夥站o張起來了,同學們的情趣也高漲了起來。又如生字生詞、古詩積累、重點篇目的重點段落等,要通過反復練習鞏固掌握,提高正確率,但學生一般不會主動地去練,這時小組合作練習的效果會很好,可以在小組中開展過關(guān)比賽,這樣,有人督促就有動力,為了小組,為了自己,學生在比較積極的狀態(tài)下抓緊時間練習,使興趣和效益雙雙提高。
(三)課外拓展之合作
語文無處不在,而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活潑好動,喜歡一些游戲活動。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組織課外語文活動,如作文比賽、書法比賽、編課本劇、詩文朗誦、成語接龍等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己才華和能力的機會,在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體驗合作的默契、參與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二、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真正放飛了學生的思想。為了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一)虛心聽取、學會欣賞
在交流時,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比如在小組學習生字時,可以用“開火車”的形式,大家都來讀。也可以是“分配任務”:你來拼讀,我來說字體結(jié)構(gòu),他來說認定方法等等,這樣只有認真傾聽,自己才知道別人說到哪兒了,轉(zhuǎn)而完成自己的任務,做到生生互動,生生相長。同時,學會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也是小組合作的一個重要條件。
(二)攜手弱者、共同成長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們??吹絻?yōu)生活躍的身影,而后進生總是靜靜地旁聽,處于被動地位。這樣學生之間并沒有進行真正的合作,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十分有必要關(guān)注合作中的弱勢群體,引導真正的合作學習。
1.讓“小霸王”學會謙讓。班上有一位叫陳海典的學生思維很活躍,可上課時總是喜歡“單刀單槍”地獨干,而且只要是想出了答案,馬上就大叫了起來。于是我選他當學習小組長,負責每次合作時的分工,還要收集本組同學大家的意見,然后再選出發(fā)言者,這樣,他每次都忙得不亦樂乎,而且完成得很不錯,領(lǐng)導才能得到很好的展現(xiàn),并且也學會了征求別人的意見,懂得傾聽和尊重別人了。
2.讓旁觀者學會參與。例如,在教學中,以小組合作朗讀擂臺賽形式來朗讀課文,教師可指定小組中不善于朗讀的后進生,讓小組成員一起合作指導、幫助他,讓他讀好,從而代表本組參加比賽。這一來,小組成員自然而然就把合作中心放在這些弱勢群體身上,同時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3.讓人人學會互相幫助。讓每一位同學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負責,而且要為所在小組的同伴負責。除非他們的組員獲得成功,否則他們自己也不能獲得成功。他們必須將自己的努力與其他組員的努力結(jié)合起來,完成某項任務。因此,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總言而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真正收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所以我們教師要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此責任,讓學生體驗到集體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效益與快樂,才能真正讓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才能利用語文課堂這塊陣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黃政杰,林佩璇.合作學習[M].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1.
[3]莫國夫.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追求[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
[4]李會平.淺談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反思[J].學周刊,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