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慧+齊聰+袁杰
[摘 要]
英語學習策略作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能力可通過基于課堂教學和基于專題講座兩種策略培養(yǎng)路徑來達成,進而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可持續(xù)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路徑
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拉開帷幕,隨后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014年3月,教育部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學習能力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之一,其培養(yǎn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語口語學習策略作為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發(fā)展學生英語口語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的必要性凸顯。為此,本研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探討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路徑,力求通過多種途徑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進而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可持續(xù)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一、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卑l(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為了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在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的現(xiàn)實需求,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待頒布)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其中學習能力是指21世紀的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用學習能力取代學習策略,進一步突出了學會學習的重要性。為此,本文主要探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路徑,為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能力找尋應對措施。
二、基于課堂教學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
基于課堂教學的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將口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融入教學內容之中
這種方法要求教師仍以正常的教學任務為主線,在完成具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滲透相關的口語學習策略,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任務。以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教材為例,無論是會話課還是詞匯課,教師都可以進行相關策略知識的培養(yǎng)。如對口語社交策略的培養(yǎng),教師可在Presentation階段向學生呈現(xiàn)新句型時,鼓勵學生對于未聽懂或未聽清的句子請求教師重復,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社交能力,養(yǎng)成獨立提出問題的能力;又如,對口語認知策略和口語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教師可在Practice階段練習課本中對話時,積極引導學生盡可能模仿教師的語音、語調進行操練,鼓勵學生積極抓住課堂上練習的機會,引導學生對自己及他人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帶領學生獨立找出自己在英語表達中的不足,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認知能力和口語元認知能力,養(yǎng)成恰當模仿和自我評價的能力;而對口語補償策略的培養(yǎng),教師可在Production階段對教材中的對話進行改編或默背對話時,多鼓勵學生借助肢體語言來輔助自己的表達,也可教給學生一些對話改編的方法,如利用以前學過的詞匯、句子,或是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方式,采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改編,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補償策略,養(yǎng)成化繁為簡的能力,對口語記憶策略的培養(yǎng),教師可在講授單詞時教給學生一些單詞拼讀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根據(jù)不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嘗試獨立拼讀單詞,保證學生每個單詞發(fā)音清楚,這樣,句子和對話的表達才能夠準確無誤;也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單詞編成口訣或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記憶能力,養(yǎng)成獨立拼讀的能力。通過以上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口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間接提高學生相應的學習技巧,促使學生在提高口語表達水平的基礎上,學會口語學習的方法,掌握口語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逐漸達到核心素養(yǎng)中學習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采用主題活動式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
這種方法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以不同的話題為導向,向學生滲透相關口語學習策略的技巧。話題的選取可以來自于教材中每一單元相關的主題,也可由教師自行創(chuàng)設話題,從而引導學生圍繞某個特定話題進行口語學習方法的訓練。可供教師選擇的話題有個人情況、學校與日常生活、節(jié)假日、飲食、服裝、季節(jié)與天氣、動物等。如對口語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在對話的擬定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采用擬草稿、列提綱的形式,先用中文意思表達自己的想法,再用最簡單的、自己學過的英文詞語進行轉換。引導學生在口語表達時不過度關注單詞、句子的用法是否恰當,只要其他人能夠領會說話人表達的含義即可,從而提高小學生口語認知策略的使用水平,養(yǎng)成與他人交談時提前想好所要表達內容的能力。又如,對口語情感策略的培養(yǎng),在對話的表演階段,教師要鼓勵小組的各個成員明確分工,給予每個人用英語表達的機會,克服學生的緊張感,從而提高小學生口語情感策略的使用水平,養(yǎng)成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而對口語元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的培養(yǎng),在對話的評價階段,教師要組織學生將兩個小組所表達的內容進行對比,找出其相似與異同之處,也可由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補充和評價,鼓勵學生在對話表達時借助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的變化,從而提高小學生口語元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的使用水平,養(yǎng)成反思和運用非言語行為的能力。需要關注的是,教師在對學生的口語表達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注意糾錯的方式,不要中途打斷學生之間的對話,不要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要采用直接糾錯的方式,可以在學生的對話表演之后采用間接糾錯或重復錯誤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在表達時的一些不當之處。通過以上主題活動式的口語學習策略訓練,既可以讓學生掌握不同主題的口語表達方式,也可以促使學生在主題表達的過程中提高口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逐漸養(yǎng)成相應的口語學習能力。endprint
(三)充分利用英語課前5分鐘時間
為了使學生在六年級畢業(yè)時能夠學唱英語兒童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教師可將該環(huán)節(jié)移至英語課前5分鐘進行,為學生播放精心挑選的、簡單的英語歌曲、歌謠,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跟唱。歌曲、歌謠的主題選擇可以和教材中每單元所討論的話題相關,從而更好地輔助課堂內容的學習。如對口語情感策略和口語補償策略的培養(yǎng),在進行天氣單元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Rain, Rain, Go Away的歌曲,在教學生學唱時一定要充分借助身體動作的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詞所要表達的含義。一首英文兒歌的時間在1分鐘左右,教師可以在5分鐘的時間內先讓學生對歌曲有大致的印象后,再利用每天英語課前的時間教學生逐句練習。該歌曲的第一句歌詞為Rain rain go away,教師可以借助手勢,模仿下雨的動作,最后一個推開的動作模仿雨走了;第二句為Come again another day,教師可以通過雙手往身體收回的方式,模仿改天雨又來了;第三句為Little Sally wants to play,教師可以借助雙腳奔跑的方式,模仿小薩利想要去玩;后三句重復的歌詞可以通過相同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情感策略和口語補償策略,養(yǎng)成多種身體部位協(xié)調配合的能力。通過課前3~5分鐘的歌曲演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英語學習的興奮度,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通過做中學、玩中學的方式,充分感受語言學習的樂趣,體會語言學習的快樂。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能夠養(yǎng)成一定的英語語感,逐步形成學會口語學習的能力,進而間接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策略使用水平。
三、基于專題講座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
基于專題講座的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開展口語學習策略相關知識的講座
首先,要向學生開展口語學習策略的知識講座,向學生傳授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搜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語學習方法,并對學生尚未使用過且十分重要的學習策略進行相關介紹,給學生一個大體的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策略的存在,并知道采用恰當?shù)膶W習策略能夠提高自己口語學習的能力。
其次,教師要在講座中進行簡短的策略訓練示范,利用較短的時間向學生介紹2~3種簡單的口語學習策略,并在學生嘗試后即刻進行驗收。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使學生感受到運用學習策略給自己的口語學習帶來的變化。
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總結每次講座的重點內容,給予學生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機會,激發(fā)學生想要深入了解口語學習策略的動機,從而提高學生的策略使用意識,為后續(xù)相關知識的講座打下良好的基礎。
口語學習策略的知識講座,能夠提高小學生口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意識,逐漸養(yǎng)成口語學習的能力,達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
(二)針對不同口語學習策略進行針對性訓練
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分別進行訓練,主要從口語認知策略、口語元認知策略、口語情感策略、口語補償策略、口語社交策略、口語記憶策略六個方面,逐一向學生介紹在口語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合理地運用這些策略,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訓練,全面提高學生口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最終達到學會口語學習的目的。
首先,在進行口語記憶策略訓練的專題講座時,教師可向學生出示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如問候語、告別語、致謝語、道歉語等,引導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盡可能掌握更多的日常用語,這時就需要教師向學生滲透一些快速記憶口語的方法。可以采用情境模擬法,組織學生在真實的對話練習的過程中掌握常用的日常用語,通過多次操練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從而提高小學生口語記憶策略的使用水平,養(yǎng)成主動練習的能力。
其次,在進行口語情感策略訓練的專題講座時,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克服焦慮的方法,如系統(tǒng)脫敏法。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系統(tǒng)脫敏訓練,依據(jù)學生對口語表達的焦慮水平從低到高排序,依次進行重復模擬口語訓練,最終實現(xiàn)至真實口語情境的轉換,通過現(xiàn)實口語對話的表達,促使學生擺脫口語焦慮的情緒;又如轉移注意力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口語表達前適當聽一聽舒緩放松的音樂,到走廊里、操場上走動走動,從而擺脫口語表達的焦慮,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效果,間接提高小學生口語情感策略的使用水平,養(yǎng)成自我放松調節(jié)的能力。
通過有針對性的口語學習策略的訓練,學生能夠有效提高相應口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最終養(yǎng)成學會學習的能力。
(三)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進行策略培訓
課堂上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是基于群體性的培養(yǎng),無法完全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別培養(yǎng),而專題講座的形式則可以彌補群體培養(yǎng)的不足。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進行策略培訓,從而達到有針對性的、更高效的策略培養(yǎng)成效。如針對聽覺型的學生,教師可通過口述的形式創(chuàng)設更多戲劇化、新鮮化、生活化的情境,組織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相關策略的訓練,增加聽覺型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聯(lián)想與記憶能力;而對于視覺型學生,教師則可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利用圖像、文字對小學生進行相關策略訓練,將培訓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要點、不同內容用圖像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不同顏色、不同符號、不同圖畫所表述的內容,理解掌握得更加清晰準確;對于動覺型學生,教師可采用游戲、活動的動態(tài)互動方式,引導學生在做筆記、動手操作、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掌握相應口語學習策略的使用要點??傊?,只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才能夠顯著提高策略培訓的效果,最終促使不同類型的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養(yǎng)成學會學習的能力。
四、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多種途徑,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對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實施策略培養(yǎng),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養(yǎng)成英語口語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3]王佳英.論英語口語學習策略[J].英語知識,2006(5).
[4]蔡明玉.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J].海外英語,2010(10).
[5]齊聰.大學英語不善學者學習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