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諾
酒為天之美祿,百藥之長,從原始時代以來上天給予人間最上等的飲料。
可喝酒這件事,男女有別。
對女士來說,大多是先有下酒菜,再想起來喝小酒。
電影《師傅》里,宋佳演的師娘結(jié)婚的唯一一個要求便是:每月吃一次螃蟹,一次吃50只。螃蟹太寒,所以佐一壺黃酒?!都t樓夢》里的史湘云,見了新鮮鹿肉要拿了園里烤了吃,一面吃一面說:“我吃了這個方愛喝酒,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作詩?!?/p>
可是男士們喝酒,酒是重點?!短忑埌瞬俊防?,喬峰初遇段譽,桌上放著的是一盤熟牛肉,一大碗湯,兩大壺酒,此外更無別物。兩人共飲,顧不上吃菜,只聽喬峰叫道:“酒保,取兩只大碗來,打十斤高粱。十斤不夠,打二十斤!”要知道,他坐著的館子可是大名鼎鼎之擅饌松鶴樓,而坐在他對面的段譽,前不久還跟鐘靈討論瓜子哪一種味道好,是松香、玫瑰還是蛇膽味。
男人對下酒菜向來不挑??础端疂G》,翻不了幾頁,就有好漢大叫:“二斤牛肉,兩壺好酒”。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先把葫蘆冷酒提來慢慢吃,才又想起懷中的牛肉。待英雄們發(fā)怒,狠話是這樣撂的:“且取這廝的心肝來做下酒,消我這點冤仇之恨?!蓖粼鞯馁F州同學(xué),用青椒在火上燒烤后蘸鹽水,也可下酒。東北朋友說:“我們的大老爺們,一根銹鐵釘也能喝一瓶雪花?!?/p>
如此這般,難怪袁枚要在《隨園食單》里提出反對:“所謂惟酒是務(wù),焉知其余,而治味之道掃地矣。萬不得已,先于正席嘗菜之味,后于撤席逞酒之能,庶乎其兩可也?!?/p>
不過袁才子建議撤席后喝酒,就有點太狠啦,起碼得留幾個涼菜吧。喝56度的北京二鍋頭時,需備上豬耳朵、花生米、蔥白拌豆腐絲各一盤。東北爺們愛喝白干,痛飲時要有醬肉、肘子、粉腸和大雞腿。喝黃酒,熏魚、糖醋小排、糟雞,還有素火腿、素鴨等最是得意的下酒菜。如果是上等的紹興花雕,鹽水鴨、鹽水鴨肫、熏魚、炸臭豆腐干等必不可少。
若在蘇杭飲酒,選擇就多了。陸文夫在《美食家》中寫過,朱自治每晚要大醉,跑腿的少年就要去買陸稿薦的醬肉,馬詠齋的野味,五芳齋的五香小排骨,采芝齋的蝦子鲞魚,或者到某某老頭家去買糟鵝,到玄妙觀里去買油汆臭豆腐干,以及到那些鬼才知道的地方去把鬼才知道的風(fēng)味小吃尋覓……陸文夫?qū)懙阶詈笠咽菤庠挘吹娜藙t有點惋惜,想知道還有些啥,畢竟《美食家》是可以當做蘇州饕餮攻略的。
下酒菜不僅是飲酒者的口味,還順帶透露諸多訊息。魯迅寫孔乙己用茴香豆下酒,不只因為潦倒,而是因為紹興人喝黃酒,咸豆子是標配。一盤咸豆子里還能區(qū)分階層。周作人在《鹽豆》里寫道:至于下酒,乃是大小戶的問題。善飲者取花生仁劈為兩半,去心,再拈半片咬一口吃,當可吃三四口,所下去者亦不少數(shù)矣。若是下戶,則恃食物送酒下咽,有如昔時小兒喝湯藥之吮冰糖,那時無論如何好的鹽豆也禁不起吃了。
傳統(tǒng)的下酒菜里,最簡單雋永的當屬炸花生米。炸花生米是一門學(xué)問,涼鍋,涼水一羹匙,涼油一羹匙,花生米一小碟,中火,急翻炒,逐漸到了黃中變深,即刻淋上少許鹽水,繼續(xù)翻炒,關(guān)火,繼續(xù)翻炒至冷,一刻鐘后食用,二指搓去紅皮兒,手邊置一濕巾,抿一口,吃一粒,越嚼越香。
故而,酒肴之美,不在多,而在乎漫長悠閑的節(jié)奏。依窗而坐,一壺酒,一碟花生米,老酒抿抿,然后拿起一顆花生米,三指悠然捻去皮,慢慢放進嘴里,細細咀嚼,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