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絨
【摘 要】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朗讀與默讀、精讀與略讀這些基本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來選擇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更利于學生獲取信息,更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思維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02
閱讀與思維是統(tǒng)一的,沒有思考的閱讀只會浮于表面,無法深入文本,達到真正的理解,更不要說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并通過標記、注釋、寫讀書心得與筆記等方式來將自己在閱讀中的各種感悟與見解寫下來。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誘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動機
運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來吸引學生。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能夠?qū)⑽恼罗D(zhuǎn)換成直觀的畫面、真實的場景與動聽的音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使教學更加富有色彩與動態(tài)感,為枯燥的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輕松與愉悅。同時多媒體更能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與意境等轉(zhuǎn)換成具體可感的畫面與場景,從而更能激起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使學生展開主動閱讀活動。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形成獨特的個性化見解
個性化閱讀就是要讓學生走出唯師、唯書的條框限制,能夠真正地走進文本,能夠?qū)⑽谋九c學生的認知基礎、生活體驗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基于文本,產(chǎn)生富有個性化的見解。因此要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展開富有個性的學習,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性體驗。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學習平臺,將文本還原生活、體驗生活,再回歸于生活,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對文本的膚淺理解,形成個性見解與感悟。這就需要我們了解學生,要明確學生不是機器部件,沒有整齊劃一的特點,他們是一群鮮活的生命?;A知識、認知規(guī)律、學習水平與生活閱歷等的不同,使得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這決定了他們在理解時自然也產(chǎn)生不同的見解。但是由于學生處于認知初級階段,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并不能一步到位,而往往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此時我們不能簡單地加以否定,或是對學生失去信心,而是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敢于發(fā)表意見、敢于展開討論,促使學生展開自由交流,在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尋找新角度,通過不斷地發(fā)現(xiàn)差距、修正完善,最終形成深刻的個性見解,達到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與掌握。
三、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讓學生大膽地提出新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碧釂柺墙處熍c學生共同的權利。教師的提問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并非教學目的,通過教師的提問誘發(fā)學生探究動機,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這才是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勇于挑戰(zhàn),善于質(zhì)疑,能夠提出更多的問題。這才是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的核心。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為學生的充分閱讀提供時間保證,讓學生展開主動思考,還要改變以解決文后問題或解答教師提問為主的單向傳遞式教學,要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廣泛交流與討論的平臺,讓學生能夠?qū)⒃陂喿x中所產(chǎn)生的感受與見解發(fā)表出來,并在學生之間展開思想的交流與思維的碰撞。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讓學生能夠準確而流利地發(fā)表見解,這樣不僅可以達到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同時對于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口語水平與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方法
良好的習慣會讓學生終身受益。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愛上閱讀、學會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部分。
五、結束語
總之,個性化閱讀是我們閱讀教學的重點,我們要改變以往的精講精讀,要讓學生有更多閱讀的時間與機會,展開深入的思考,將閱讀的視野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由教材延伸到生活,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