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群
摘要:對于高中語文的教學不只是傳授語文知識,還包括對同學們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教師們被應試教育所影響,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都是使用填鴨式的方法來授課。這些問題都給同學們語文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及提升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語文思維;培養(yǎng)
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地與時俱進,使其符合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形成了非常大的考驗。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階段,需要對學生語文思維進行多方面培養(yǎng)。
一、語文思維的特點
(一)交流性
語文課堂中,教師根據(jù)相關知識設立問題,引發(fā)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精神,給同學們建立了一個交流討論的空間,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學習、互為補充,做到思維的交換及補充。思維的交流性,能夠讓同學們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更為深入的探索知識,更加熟悉的掌握知識,使他們能夠多方向多角度的研究與分析問題,增強了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廣泛性
人們擁有無盡的想象力,能夠幻想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因此,語文思維也具有廣泛的特征。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文化也是很廣闊的,無國界和地域之分。面對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學生就會引起很多不同的思考,如此便開拓了創(chuàng)新思維,也使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滲透性
思維能夠通過耳濡目染和文化熏陶的方式,慢慢的滲透到同學們的思想與心靈當中。一直以來,語文都是將美聚集的地方,包括語言美、形象美以及意境美,均完美的融合到了語文學科當中,在教師以真摯的感情帶領同學們分析、理解以及欣賞和探究文章的時候,思維就在同學們腦海中形成,隨著后續(xù)對知識的理解和審視進一步增強。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一)教師要應當具有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意識和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
在高中時期,同學們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也就有了較大的學習壓力,該現(xiàn)象給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同時,應試教育的思想給教師的教學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束縛作用,從而阻礙了同學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拓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如果要提高高中生語文思維的能力,第一步就要提升教師自身的語文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中不僅應具有責任感與自信心,還應具有設疑和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如此才可以把語文思維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開闊同學們的思維領域。第二,教師應該具有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進而帶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讓同學們在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中,提升自身的語文思維能力。
(二)、使用情境式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當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情境式的高中語文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創(chuàng)造出適合的教學情境,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境當中完成學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出主動學習的能力,完成自己的學習,解答和創(chuàng)建更多的教育性問題,讓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建情境,其中的一種方式就是使用道具,例如,使用多媒體播放關于荷塘月色的圖片,還可以播放《荷塘月色》歌曲。這和學生的生活更加接近,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建更貼合實際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文章的過程中更加容易。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荷塘月色當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你腦海中的荷塘月色是怎樣的?荷塘月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這樣的情況下,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到學習當中,在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找到問題的答案,由此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對文章能夠進行更加廣泛的探索。
(三)合作學習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合作學習方式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合作方式的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探索能力進行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比較關注的是知識的傳輸,現(xiàn)代化語文教授的方式主要是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F(xiàn)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處于學習主體的位置上,在學習活動中教師進行不同的指導,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開發(fā),得到成長,現(xiàn)代化語文教學使用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的自身獨立性語文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裝在套子里的人》過程中,這是一篇短篇的國外小說,教師可以使用合作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讓課文中的問題可以在合作教學模式中展現(xiàn)出來,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當中對問題進行探索。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的思維模式,對問題會有不同的見解,也有更多的學習思路。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對問題進行交流和匯總,學生在聽到了別人的見解后就能夠產(chǎn)生新的理解,以此給自己有更多的提醒和啟發(fā),學生在了解了別人的思維過程之后也能夠對問題有更多的了解,讓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拓展。
(四)、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心理,因材施教
不同年齡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在心理上也出現(xiàn)了不同的狀態(tài),因此在進入到高中之后,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更多的發(fā)展,心理也產(chǎn)生了變化,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學生構建開放性的課堂。課堂上若是學生不愿意舉手發(fā)言,教師就可以給予更多的激發(fā),觀察學生感興趣的點,然后給學生更多的鼓勵,給學生更多的啟發(fā),讓學生開啟智慧的大門,敢于舉手發(fā)言。爭取能夠在此過程中思維得到拓展和提升,高中學生語文知識還需要進行更為廣泛性的拓展,提升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高中學生在語言還有句式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廣度和深度上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的關鍵形式,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拘泥于狹隘和死板的語文知識范圍內,要對問題進行更加廣泛的探索,尋求事物的根本,以此挖掘事物的本質,提升知識的感知程度。
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需要教師與同學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而不是教師的獨角戲,所以應該培養(yǎng)同學們的參與意識,讓同學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還應有效的引導同學們發(fā)現(xiàn)、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思維訓練來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使課堂更加的有效率。
參考文獻:
[1]姜旭日.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才智,2015,11(28):192.
[2]徐巖濤.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22(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