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賓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小組討論、綜合研討和集體運作等模式不僅適應了當前中職英語教學的要求,也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合作學習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具體應用做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英語;應用
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在最近幾年來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還過多的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以教師為中心,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育。合作學習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知識建構與雙向溝通的教學模式,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但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還應用較少。因此,結合中職英語教學實際,將合作學習理念引入到中職英語教學中來,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
合作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起源美國,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后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已被廣泛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它是學生自主構建學習并克服其內在缺陷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國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英語教材大規(guī)模改革之后,才開始在各地推廣應用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大致包括5個步驟:①劃分小組;②給小組布置任務;③分工合作;④匯報結果;⑤問題后的反思。我國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又提出了合作學習的另一種內涵:①形成和改變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增進合作技能;②創(chuàng)立緊密結合與整合學習為一體的學習方式;③發(fā)展批評性思維、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學習方法的共同目標是:增強合作能力,建立自信心,體驗學習成就感,促進組織與交際能力的發(fā)展。最終的結果通過小組各成員之間的合作完成預期任務,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必須相互積極依靠,共同取得進步。
二、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理分組,異質分組
根據(jù)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這就為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這種組合實施一學期后,為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組。每一組內培養(yǎng)一個善于協(xié)調并有責任心的小組長,負責分配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協(xié)調小組成員間的關系,使得小組成員間能很好地交流,檢查和評價本組成員合作學習情況,以保證小組活動卓有成效,同時向老師反饋本組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關心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
(二)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比較差,聽力障礙過大,反應較慢,表達跟不上節(jié)奏,過半漢化,甚至少數(shù)學生羞于開口,只聽不言。此外,中職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大多沒有對英語的真正需求,也沒有學習的內部動機,很難在整個課堂上都集中精力學習英語。因此,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創(chuàng)設需求,通過合作學習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提高其學習動機和認知水平。
(三)合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
任務的設計必須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教學活動的起點,從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學習興趣以及生活實際出發(fā)。假如缺乏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實際情況的了解,盡管看上去互動熱情似火,但一部分學生則呈現(xiàn)出“目瞪口呆”的模樣,這種教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就是教師缺乏對班級的整體學習風格和每個學生情況的全面了解,特別是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心理特征、交往情況的深入了解。因此,任務的選擇對合作學習的開展非常重要,只有那些既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開放性、探索性的任務,才是有效的合作任務。
(四)把握角色定位與科學調控評價
在中職英語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中職英語教師則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設計、組織、協(xié)調、參與、促進、監(jiān)控的角色,即“導”。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必須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指導合作學習的教育技術與能力,同時,也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越權包辦合作學習,只有這樣,中職英語教師才能對合作學習進行適度、適時的調控:①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合作學習目標、確定英語合作學習課題,并且注意目標與課題的范圍適度性;②要督促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自主程度,保證學生人人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去,并進行合理的分工與合作,確保合作學習活動的有序進行,防止合作學習流于形式;③英語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在英語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動態(tài)與情況,對于學生遇到的困難與所需要的幫助,英語教師應該及時伸出援手與指導。另外,中職英語教師也應做好中職英語合作學習的評價工作,只有這樣,中職學生才能對合作學習活動維持高度的渴望與熱情,才能在合作學習活動中不斷的積極交際與探索,才能在合作學習活動中不斷進步。
(五)合作學習的課后總結
當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結束,教師應當根據(jù)自己對合作學習的監(jiān)控情況和合作學習小組對合作學習的反饋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批改作業(yè)、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jīng)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xiàn)再做具體的指導,如學習能力上,情感態(tài)度方面,學生的合作技能方面等等,然后每個小組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三、結束語
總之,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通過師生之間、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和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1]孫莉.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白繼珍.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王云云.論如何用合作學習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華章,2010(25).
[4]劉娣.論如何用合作方法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有效性[J].華章,2010(27).
[5]尹金花.運用合作學習,提高英語課堂效率[J].新課程學習(中),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