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秋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教育對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也有了很大不同,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瘜W是高中的一門重要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問題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可使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探究,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能力。本文主要對高中化學問題化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化學;問題化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7-0-01
問題教學法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解決面臨的問題中獲取和運用知識,并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目的的課堂教學方式。簡單地說,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為中心,教學過程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講解過程,而是根據(jù)課本知識要求和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把教學問題化的教學模式,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在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學習為關鍵,即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者,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學生學習的鼓勵者。
一、對高中化學教學“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理解
“問題解決”是一種知識構建過程,是以問題目標為定向的主動思維過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就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問題,組織、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運用多樣化的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形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fā),依據(jù)已有的化學知識和認識,以積極探索的態(tài)度,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探究。在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情感體驗。
二、設計變換問題.訓練思維的變通性
思維的變通性是指在思考一個問題時,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變換,思維的變通性也是應變的能力。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換思維角度,變換問題的條件、結(jié)論和形式,而不變換問題的本質(zhì),使本質(zhì)的東西更全面,從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矛盾來理解事物的本質(zhì)。又例如,對“二氧化硫”的教學,教師可設計一系列問題。(1)你能描述身邊、生活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嗎?你知道什么是酸雨及其危害嗎?(2)你能描述二氧化硫的有關物理性質(zhì)嗎?(課前分發(fā)給學生若干支收集有二氧化硫的試管)。(3)根據(jù)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特征(中間價態(tài)),從氧化還原的角度,分析其應具有哪些性質(zhì)?并盡可能列舉你所了解的事例。(4)(教師演示二氧化硫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原來顏色的實驗)試說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與次氯酸、過氧化鈉、雙氧水等漂白劑的漂白原理比較有何不同?以上(1)、(2)點,學生通過預習、觀察、思考、討論,能積極回答。但是對于第(3)點是本節(jié)的重點又是難點,因?qū)W生受知識水平的限制,雖能回答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還原性并能回答出課本中出現(xiàn)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的事例,但是不能再列舉其它事例,為此教師應及時點擊學生思維的盲點,變換問題,誘導啟發(fā)如下:①常見氧化劑有哪些?(酸性高錳酸鉀、過氧化鈉、雙氧水、鐵離子、溴水等)并演示二氧化硫通入高錳酸鉀、溴水、FeCl3溶液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反應原理,寫出方程式,得出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的結(jié)論。②演示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兩種氣體混合的實驗,分析得出具有氧化性的結(jié)論。顯然,通過以上問題的變換,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大膽表達的主體狀態(tài)。
三、利用實驗活動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實驗不再僅僅是學生驗證化學知識、訓練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作為一種科學方法,使學生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根據(jù)實驗探究進行有效提問,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把教學視為學生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活動,主動建構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以活動促發(fā)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學論教”,拓展學生發(fā)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究精神。
如:在“氯氣的生產(chǎn)原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探究問題:①用碳棒作為電極電解稀食鹽水時,兩極放出的氣體分別是誰?哪種氣體能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色?如果要進一步檢驗放出的氣體,如何改變實驗裝置?②提供的儀器與藥品有:燒杯、直流電源、兩根石墨電極、導線,以及氯化銅溶液,你能用以上儀器和藥品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判斷某一電池的正負極嗎?在問題設計中,注重把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放在首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獲得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鐵、銅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教學中,對于用氯化鐵晶體配制500mL2mol·L-1FeCl3溶液,進行腐蝕印刷電路板的實驗探究,教師可以提問學生:①配制氯化鐵溶液要用什么儀器?怎樣操作?②腐蝕電路板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離子?③要從其中提純CuCl2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操作步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教師列出不同的氫氧化物開始沉淀與沉淀完全時的pH值。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探究實驗中精心設計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先作出理論推測,再進行實驗驗證,激勵學生主體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一個重要條件。
四、綜合評價和反思,鞏固學生化學知識
教師應針對教學問題給予正面的評價,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這是問題導向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得問題導向法沒能發(fā)揮應有的效果。通過評價與反思,能讓學生及時進行自我總結(jié),并在此過程中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應重視問題導向最后的評價與反思。評價,主要分為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兩種方式,學生互評首先要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拓寬學生的認知面,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教師評價則要以學生表現(xiàn)為主。此外,教師更要注意組織語言,以免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之處要加以引導,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此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以此使學生完善自身姿勢結(jié)構,鞏固自身所學化學知識,最終提高學習效率。
五、結(jié)語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科知識傳授,激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方法,并從中獲取新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本學科產(chǎn)生好學、易學的共鳴,對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具有重大作用。但問題教學法的問題設計,需要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以及學生思維的差異設計出最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教師要善于把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巧妙結(jié)合起來,準確把握難易程度。
參考文獻:
[1]汪玲.問題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風,2006,(3):15-16.
[2]楊文娟.淺議在數(shù)學課中應用問題教學法[J].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27):686.
[3]黃莉敏,李家清.基于“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案例分析[J].地理教育,2006(3):18
[4]張延光,劉金葉.問題教學法初論[J].衛(wèi)生職業(yè)探討,2005,(4):74.
[5]楊承印,寧紅民.對基于問題解決式課題教學模式的反思[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167(1):16-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