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摘要:社會的日新月異給我國教育帶來了新的思路,其中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進入人們的視野,教育工作者也漸漸意識到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也必然要實現(xiàn)質(zhì)的轉變。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 ; 方法研究
一、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基本功的練習
在寫作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都是教師們困擾的內(nèi)容,由于一些社會的原因造就了老師在表達方式上的限定性,很難做到語文課本上思想信息的傳遞效果。在閱讀教學方面,只有先加強教師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才能適時地再現(xiàn)語文在語言方面和節(jié)奏方面的韻味,同時也能給學生們提供寫作在各方面的示范。同時,一定要加強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基本功。
1.表達能力在寫一篇作文之前,可以積極鼓勵學生盡量把自己要寫的作文的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表達或者是闡述出來,再進行寫作。
2.寫作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需要背誦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把背誦下來的課文進行抄寫,這樣就在訓練了學生寫作的分段、標點的正確使用、詞類的積累以及字體的工整和正確程度。
3.積累學生在學習寫作的期間,一定要多積累詞語和有名的句子。
4.改正在同學之間可以多進行改病句、錯別字,可以自己給自己檢查、改正,同時也要多鼓勵同學之間互相進行的改正。這樣在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二、提高高年級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方法
1.不要過分注重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要求一篇文章的精髓是文章的內(nèi)容,技巧只不過是一層包裝。在教學中,老師應該首先讓學生知道自己該寫些什么,如何去獲得寫作的素材,而不是過分注重文章該如何去寫,結構如何,方法如何。在《語文教學標準》中,小學生只需要知道該如何去運用標點符號就可以了,在高年級中也只是要求分段和語句通順,對技巧的要求根本就不高。但是在素材方面卻要求學生應該積極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情,積累寫作的素材。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只有有了豐富的積累才能在寫作中有話可寫,才能有自己真實的感情。
2.讓學生回歸寫作的主體地位寫作始終是自己內(nèi)心情感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表達,在寫作教學中,老師應該只是起著引導和督促的作用。在文體的選擇上,老師在教學中就應該把各種文體的特點對學生講解,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去摸索,而不是在每一次的寫作中去硬性要求學生用何種問題去寫,這樣只會束縛了學生的思想,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僅可以在學校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去寫,還可以讓學生多寫日記,這樣能讓學生有一個自我表達的空間,對以后在課堂上的寫作也有好處。
三、科學指導——全面提高學生寫作技能
指導和訓練小學生寫好作文,教師要在命題上下功夫。小學作文命題應當努力做到小而切實,新而有趣。小而切實,是指命題的范圍要小,角度要小,內(nèi)容要實。要能通過一件小事,一個實例來反映某個主題,以小見大,以實見情。倘若命題面過大,就使學生難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現(xiàn)泛泛而談、空洞無物的現(xiàn)象;命題不實,就使學生難以思路集中,不知從何下筆。如寫運動會,不要以《記運動會》為題,因為這個題目太大,而應選擇更小的角度命題,如《跳高冠軍xx》、《堅持跑到終點》、《我為班級爭榮譽》等。寫到某地參觀,不要以《記一次參觀》為題,這樣的命題太虛,而應當切實一點,如以《難忘的照片》、《觀后感》等為題。所謂新而有趣,是指命題要有新意,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學生一看題目就興趣盎然,有一吐為快的欣喜感。如寫教師,不要出《我的老師》之類的題目,可出《我和老師講悄悄話》、《老師給我補課》、《老師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之類的題目。
四、注重語言的美化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弊魑囊惨粯?。一篇通暢的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給人帶來舒適美感;一篇文采匪然的文章,欣賞起來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連連稱贊??梢?,語言的美丑也是評定作文優(yōu)良的決定性的因素。但如何體現(xiàn)語言的優(yōu)美,讓語言的花蕾綻放出誘人的光芒呢?首先得依附于平時的積累,像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俗話諺語歇后語等,根據(jù)情境,恰當?shù)罔偳镀渲?,這與干巴巴的直述,可形象生動多了。其次,在習作中,準確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像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這好比在畫家在平淡無奇的水墨畫上增添了多種色彩,瞬間便會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被吸引,如此,作文評價上也會高人一疇。最后,保持語言的流暢,讓讀者讀來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這種美感,如何不使人贊嘆呢?
五、師生共同參評
教師通過對課文進行全面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在講課中應注意的思路和問題,對課堂導語的設計,對文章標題的解讀,引出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然后對文章的寫作思路進行梳理,明確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語句的流暢及提出問題的技巧性。在板書的過程中,要有有邏輯性,有層次性。通過這些形式的共同參評,能夠讓學生熟知教師的上課流程,還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思路。
在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當好引導員,并積極鼓勵學生敢于說、樂于說、精于說,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課堂互動。對于學生間的互相點評,教師不要過渡干涉,讓學生自由暢談,在討論中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最后,教師要對活動進行總結,鼓勵大家繼續(xù)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總之:在指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引導的作用。通過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將豐富的生活、趣味化的課外閱讀引入學生的寫作指導中,讓學生能夠提高寫作的興趣、駕馭語言的能力以及保持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教師要以學生為核心展開豐富的教學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思想認識不斷加深、表達技巧逐步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