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要:課堂教學作為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構成部分,是學生獲得知識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作為高中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該樹立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先就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作一些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化學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習題教學;有效性
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瘜W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但由于高中化學具有“繁,難,亂”的特點,所以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那么怎么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輕松的學好化學?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討論。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化學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化學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一節(jié)課及至一節(jié)內容的統(tǒng)領。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研究新課程標準是教師備課前必須做的工作,我們應在全面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找出相對應的內容標準,這是設計本課時教學目標的依據;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材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研讀教材,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考慮教學目標的側重點。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緊貼教材內容,用具體的教學目標落實具體的學習要求;最后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前應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要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特點。教學目標的確定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目標過高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目標過低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制訂教學目標必須同時兼顧新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這三者,只有充分研究新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才能制訂出科學、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方式的改變
教師要讓知識的呈現更加生動靈活。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通常是以教師的知識口述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不僅十分被動,對于很多知識的理解與體會也不夠深入。在新課程背更加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的有效激發(fā),就需要從知識的生動化呈現做起。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知識教學方法,可以有意識地將相關教學點融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生活實例中來讓學生加以體會,也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化的教學活動來讓主實現知識的有效生成。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而且能夠提高知識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中可以這樣來設計教學情景:在火山噴發(fā)的實際情景中認識硫元素組成的物質家族中的成員;在雷電發(fā)生的情景模擬中認識氮氣的主要化學性質;在模擬溶洞形成的實驗情景中認識碳酸鈣與碳酸氫鈣之間的相互轉化;在從海水中提取溴和從海水中提取碘的任務中學習溴單質和碘單質的性質;從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產品引入乙烯和苯的性質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從飲食與健康的角度分析重要的烴的衍生物乙醇、乙酸、酯和油脂的性質及其相互轉化。
三、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說:“教師的職責現在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除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考著,一位幫助發(fā)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勵。”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習題教學的改進及優(yōu)化
習題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有效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有效意識的良好途徑。傳統(tǒng)的習題教學往往是“題海戰(zhàn)術”,加上市場上的習題教輔資源又往往偏南、偏繁、偏舊,所以出現了學生“學得高興,做題痛苦”的現象。面對這種情形,教師要改變原來的習題處理方式。
首先要關注習題教學,不能將習題課簡單處理成練習課,要將典型習題進行剖析,培養(yǎng)學生講將新知識運用到習題的分析和解答中的遷移能力。
其次,教師要對習題教輔資源進行篩選,選擇難度適合、考查點適合的題目,不要讓習題牽絆教師的教學。有的教輔習題質量較差,掛著新課程配套資源的字樣,內容卻是原來教輔資料的簡單重組。教師按照新課程進行教學后,學生不會做教輔中的習題,教師不是對習題進行篩選,而是習題中涵蓋的內容,新課程中不要求的內容,擠出時間在課堂上補充,這是錯誤的做法。
最后,教師要注意,習題的處理也要分出層次水平。例如關于物質的量的計算,有的教師仍然按照原來的經驗,從學生接觸到相關計算的時候,就讓學生達到高考的要求。新課程的教學進度較快,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達到原來要用一個月的教學時間達到的水平和難度。如果扔按原來的處理,會導致學生連基本的計算都沒有掌握。因此,這樣的習題要分出階段,在開始時只要求學生最基本的計算,在隨后的學習中,逐漸加大難度。
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就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采用符合實際的、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不斷完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為今后繼續(xù)學習和參加社會工作培養(yǎng)補不可或缺的實際能力。總之,學生活動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努力。只有學生真正參與有效活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磊.化學教學研究與案例[J].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方大學.基于新課程的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方向[J].化學教學.
[3]王麗萍,李政.化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