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寧寧??
摘要:思想政治課是校外教育學習的必修課程之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與陣地。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習興趣,在新的情境教學模式中,將知識通過真實情景的再現(xiàn),將知識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打破沉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學習新知識。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理念是和新課程的要求不謀而合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能否達到預期目的,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是否選擇了恰當?shù)那榫?。基于此,本文結合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實踐從以下幾點展開闡述與探究。
關鍵詞:校外教育;思想政治;情境教學
一、 引言
思想政治“情境探究”式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遵循思想政治課的性質與功能要求,設置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探究的實踐活動,在多向互動中幫助學生促成對知識的建構與掌握,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學要能體現(xiàn)出生活性與時代性、注重問題的開放型與探究性,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 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參與
素質教育提倡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不應將其當作是教師的事,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情境教學的有效創(chuàng)設需要師生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依賴才能成功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有利于對話教學的展開,比方說,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參與,調動他們對新知的探究熱情。如“小組辯論”,“時事點評”等活動情境。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由學生去分析解決;鼓勵學生發(fā)展求異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覺得學習政治知識是有用的,這樣方能觸動他們的心靈,引起共鳴,進而激發(fā)探索欲望。
三、 創(chuàng)設直觀動情的情境
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圍繞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利用聲像兼?zhèn)涞闹庇^手段,為學生探究新知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足以動情的直觀情境中學習新知,加深對新知的印象。
例如,在探究“人民軍隊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內容前,先播放一曲《咱當兵的人》等優(yōu)美雄壯的革命歌曲,先將課堂氣氛渲染出來,再設置問題:“從這些雄壯的革命歌曲中,你們有什么感受?”此時,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臉上都流露出興奮的表情,顯然大家也被這些很有感染力的革命歌曲打動了。于是,大家紛紛回答:“感受到了一種軍人的豪情壯志”。這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得教學既達到了“導入新課要引人入勝”的目的,又能使學生在情感的激發(fā)下產生對“人民軍隊”進一步了解的濃厚興趣,為他們能迅速進入到新知的探究當中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生的心懷是最容易敞開的,教師只要用心創(chuàng)設情境,一定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并且愉快地展開教學。
四、 挑起矛盾,借以質疑
所謂挑起矛盾主要指的是引導學生帶著挑剔的眼光去審視課堂所舉事例或者是所講述的知識點,讓學生故意去拈過拿錯,并且有效抓住一些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再積極思索,為進一步理解重難點知識邁出堅實的一步。
比如說,在《生活與哲學》中的“客觀唯心主義”內容講解中,我并沒有單純地為學生講述大道理,為調動積極性,我引用了中世紀反對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的一個典故給設置情境:西方人一般都信仰上帝,并且宣揚上帝是萬能的。請問同學們:“上帝能否造出一塊連他自己都不能舉起的石頭呢?”有的學生說能,有的說不能。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后,大家很快便發(fā)現(xiàn)能與不能其實都是不能說明“上帝萬能”這一謬論的。如果說“上帝是萬能的”,但是,連一塊石頭都舉不起來的上帝不是萬能的;如果說不能“造這樣的石頭”,則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表明連一塊石頭都不能造出來的上帝肯定不是萬能的。大家通過探究這看似矛盾的問題,在這一情景中既明確了所謂的鬼神上帝是不存在的,更進一步認識到唯心主義有神論的荒謬性,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生也堅定了無神論的信念。這種講解比起教師單純地講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五、 借助多媒體實現(xiàn)課堂與社會的接軌,增強政治學習實效性
這一階段的政治教學最終目的是為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思考能力服務的。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無限的內存和靈活的網絡資源,結合教學內容選取恰當?shù)馁Y料,創(chuàng)設資源豐富的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與社會時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政治學科的實用性真正發(fā)揮出來,在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并快速融入到社會之中。
借助多媒體多創(chuàng)設一些與生活接軌的教學情境,使政治課堂與社會完美銜接,突出政治學科的實用性。這里以“稅收”相關知識為例,通過多媒體課件收集近年來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以及近年來當?shù)叵嚓P的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建設等,為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從征稅納稅到稅收利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生活情景,通過觀察、分析,讓學生從自己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去發(fā)現(xiàn)稅收,并鼓勵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樹立正確的納稅觀念的同時,還能活學活用這一知識。
當然,情境教學理念的引入最終也是為滿足現(xiàn)代教學發(fā)展趨勢以及內部需求服務的。為順利實現(xiàn)教學既定目標,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適合的情景,是每一位政治老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通過一系列系統(tǒng)的學習,更好地將情境教學法貫徹到課堂中來。但是,任何嘗試都不要僅注重形式,而要結合學科的實際特點,建立務實的教學模式,讓這種教學模式最終為高效率課堂的建立服務。
參考文獻:
[1]汪素珍.論在校外教育政治教學中如何增強教師個人魅力[J].中學時代,2014,08.
[2]程蘭姍.新中國成立以來校外教育思想政治課內容演變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3]梁媛.校外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師權威問題的理性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王華.校外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困境及超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5]李榮和.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3.
[6]楊敏.從人文關懷看良好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J].生物學教學,2003,(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