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紅
摘 要:隨著中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作為學生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終身教育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語文作文教學。語文作文教學同樣對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綜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成為初中語文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實施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對提高初中作文的意義談起,進一步闡述如何實施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以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以期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課外閱讀;拓展訓練;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作文在升學考試中,占據(jù)較大的比例,是衡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標準。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作文意識,提升作文寫作靈感和作文水平為目標。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是學生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主要媒介和方法,對初中生的語文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方式,就要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并不是只有課本中的內容,教師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及知識面,使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有全新的學習理念來適應全新的教學方式。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最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進行分組,以課外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就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及習慣。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態(tài)度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感到迷茫,沒有正確的學習方向。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及習慣,以此為基礎,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及學習效率。
此外,作文能力是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只有提高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適應升學和就業(yè)。盡管中學階段對作文有了硬性規(guī)定,但并不能確保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都達到這個層面上。作文教學的困境,日益凸顯。我國現(xiàn)階段對作文的教學,還局限在教材上。整體來講,作文教學重視閱讀。作文教材的局限性制約著作文課堂的教學,整節(jié)課程的分配都交由學生支配。學生因缺乏素材,導致在寫作時“江郎才盡”,種種現(xiàn)象表明,對作文的教學的課堂效率亟待提高。
實施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是逆轉作文教學質量低下的神奇力量。課外閱讀的積淀,能拓展學生的寫作視角,為他們增加素材。教育家蘇姆霍林斯基曾說過:“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努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
二、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施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的運用策略
1. 重視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奠定語文作文寫作基礎
語文作文寫作的基礎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外閱讀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鞏固了學生的課堂知識。讓作文教學更豐富有趣。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除了看書看報外,還要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深入研究,做到“精讀”和“泛讀”的有機統(tǒng)一。通過課外閱讀,初中生不斷汲取著文化的營養(yǎng)。在課堂上,教師以發(fā)散思維對學生進行訓練。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課外閱讀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在作文時,有據(jù)可查,有物可寫,有情可抒。
2. 滲透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作文寫作靈感
“靈感”,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也是作文寫作的源泉,同時也是初中作文實效性的具體體現(xiàn)。初中生通過課外閱讀,隨時在腦海形成了想法,有了想法就想同他人分享,這就是作文的雛形。課堂作文教學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教會了學生具體的寫作要求和方法。在教學中,將課外閱讀滲透進去,能給學生寫作作文靈感注入新的血液,也成為現(xiàn)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熱門。
課外閱讀是作文知識長期積淀的過程,也是靈感之花的養(yǎng)料。課外知識的積累,提高了學生的作文的資本。王安石《傷仲永》中,“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環(huán)謁(yè)于邑(yì)人,不使學”也是王安石對仲永“泯然眾人矣”的嘆息。
3. 加強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提高作文寫作質量
(1) 加強隨筆訓練
隨筆自由表達了學生的情感,突出了學生鮮明的性格,也是提高他們寫作質量的關鍵。教師加強對學生隨筆的訓練能力,要求他們自由抒發(fā)心中情懷,感受真實的寫作世界。
(2) 加強對日、周記的寫作訓練
日記在記錄初中生生活的同時,也是他們成長紀念冊中最重要的一頁。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學生積極主動地記日記。日記在表達初中生想法和情感的同時,也不斷積累著課外知識。通過訓練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空間,為他們更加凝練地書寫作文提供了參考。
(3) 提高閱讀能力和水平
提高閱讀水平,無外乎多讀,熟能生巧。閱讀一定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進行。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上,必須要提高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在日常進行拓展訓練時,養(yǎng)成二次閱讀的習慣。第一遍泛讀,第二遍精讀,在兩次閱讀中,充分通曉文章布局,明白作者寫作意圖,自己如果寫作此文應從什么地方著手。對文章的分析持有嚴謹?shù)膽B(tài)度,在布局謀篇上,必能獲益良多。
(4) 歸類閱讀,道破玄機
文學作品成千上萬,把握規(guī)律和套路,實現(xiàn)分類歸納,總結閱讀,歸納閱讀訓練是實現(xiàn)有效閱讀的關鍵。在閱讀中,分類不同題材和體裁的閱讀素材,這樣對于寫作學習提升,才能事半功倍。
(5) 正確閱讀
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必須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選擇有益的、趣味性的內容。教師推薦的書籍,應是思想健康、題材廣泛、體裁多樣,適合課堂教學的類型。閱讀的重點在于對文字的閱讀,依靠文字激發(fā)想象。在日常的閱讀中,要講求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閱讀必須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將自己的想象融入到讀書中去。不能將自己的思維局限在“讀”的層面。讀書時,心中所想與作者所思融為一體。做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是初中生閱讀收獲的主要途徑。在閱讀的道路上,必將為作文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endprint
三、 加強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的能力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認知也在不斷地改變,基于此,初中教育教學一直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革。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而課外閱讀和拓展訓練在學生審美教育中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和性情,并且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初中語文教育,應該改革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不能只是教師在講,學生被動聽課及學習,要求教師和學生能夠在互動交流中進行教育教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在閱讀中欣賞語言。
(一) 語言境界的美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文學層次。文學是由言、意、象相結合,對文學淺層意義的分析,那么就可以在語言層面進行。賞析不同文體的語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教育要引導學生品味和評價不同文體的語言美,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文章中的意境美。比如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使學生了解“直”和“圓”的語言美,以此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沙漠是荒無人煙的地方,以孤煙和落日襯托了沙漠的荒涼和蕭瑟,這種自然的魅力景象使在外漂泊的游子有一種寂寞、蒼涼的感覺。
(二) 結構美
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漁大師說過,文章是以結構為主,因此篇幅的布局是尤為重要的,它直接影響了文章的成功與否。全面解析文章的結構,是對文章生命的追求和找尋,那么文章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其結構樣式都是具有美感的,在進行課文分析的時候,教師要使學生全面掌握。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就以精妙的構思和凝練的語言構成了一幅幅不同的、優(yōu)美的、富有韻味的畫面,整篇詩都是以“枯藤”、“昏鴉”、“流水”、“夕陽西下”等具有美感的畫面相結合,營造出了暮色蒼茫的秋天荒野的圖像。
(三) 自然美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自然美的文章內容,有描寫祖國河山美的、有描寫四季變化美的、有描寫自然風光美的等等。比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就將我國的大好河山描繪得多姿多彩且生動;《黃河頌》就從高視野的角度歌頌了我國母親河——黃河的偉大。
四、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的學習,歸根到底是對作文的寫作學習。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學生實施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有助于提高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寫作能力,實現(xiàn)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跨越式發(fā)展。語文作文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對學生實施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必須是有目的、有方法、有效率的閱讀。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課外閱讀及思維訓練,值得語文教師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永月.論課外閱讀與拓展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3):33-34.
[2]吳昕嵐.于課外閱讀和拓展訓練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1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