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先英
摘 要:我國古詩或描寫美麗景色,或抒發(fā)壯志情懷,又或是批判現(xiàn)實,通過有效的閱讀學生可了解古詩知識,同時古詩中的意蘊情感也能影響學生的心理,因此在小學階段要注重古詩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古詩;閱讀教學
小學教材中每一冊都有古詩內容,可見其重要,但古詩閱讀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許多教師教學時會讓學生將古詩讀準確了,然后告訴學生重點字的意思,最后讓學生將其重點內容背誦下來,能應對考試就可以了。這樣的閱讀教學意義何在呢?“古”文意蘊,“詩”中情境學生都沒有感受到,學生又能理解到什么呢?教師在古詩閱讀教學時要掌握方法,讓學生真正走到情境、意蘊中去,教和學都更容易,筆者以蘇教版四年級古詩為例分析其教學方式。
一、朗讀
古詩閱讀朗讀是比較關鍵的方法,古詩中幾乎都帶有情感表達,通過朗讀的形式很容易發(fā)掘其中情感,也正因為如此,朗讀法能從古代延續(xù)至今。常會在視頻上看到古人搖頭晃腦地讀古文、古詩,許多人會覺得很好笑,然而古人在這種朗讀中卻能體會出詩歌情感。這種方式在現(xiàn)在古詩課堂教學中一樣適用。朗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教師示范或是讓學生自己去朗讀,還可以用一些現(xiàn)代方式,現(xiàn)在網(wǎng)絡中有許多朗讀詩歌的音頻,并且朗讀效果極好,教師也可以選用此方法在多媒體上播放。例如《江雪》這首古詩的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為學生進行了朗讀示范,在筆者的朗讀示范中學生將字詞讀音掌握了,并初步了解了其意境,之后筆者請學生去朗讀,學生可以按照筆者的方式去朗讀,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讀,體會其中字詞意境。一名學生在朗讀時,將絕、滅、孤、獨四個字讀得比較重,筆者問其原因,該生說:“這四個字都是表現(xiàn)了詩人一個人,它們的意義相同,并且表達詩人情感,因此著重朗讀出來。”還有一些學生和他的朗讀方式不一樣,但都有自己朗讀的理由,同時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作者的孤獨。學生自讀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再播放音頻使學生更深一步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并體味他人的理解。當以上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引導學生再次朗讀,因為學生在之前的聽讀和朗讀中已經有了情感感觸,因此這一次教師就需要進行引導,將學生引入“當時的環(huán)境中”,最后一次朗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去想象自己是漁翁,讓學生在心中設想山中沒有一只小鳥,也沒有任何人,只有自己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很容易體會到孤寂之情,之后再請學生繼續(xù)想象,如果是自己在這么寒冷的冬天是否會披著蓑笠出門釣魚呢?學生也會慢慢體會到漁翁的精神,將學生引入這個情境中后,他們的體驗會更真實,理解得會更透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引導學生再將古詩朗讀一次,學生就能讀出孤寂情感,教師再讓學生去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像詩人一樣被貶到這樣一個地方,但是卻滿身才華無法展示,那該會有怎樣的感受?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需要注意指導語速、語調等內容,按照情感進行變換,而在整個朗讀過程結束后,學生不僅可以將古詩朗讀好,還理解了詩的含義,也理解了古詩中漁翁的形象是詩人的一種寫照,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古詩其他內容的教學,就比較容易了,并且學生也有了深入探索的積極性,可見其意義。
二、表演
現(xiàn)在許多古詩被編輯成歌曲,或是編排成舞蹈在各種節(jié)日里去表演,例如,筆者曾看到幼兒園演出《春曉》、重陽節(jié)敬老院演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種方式不僅能滿足閱讀教學,還能調動學生感官?!缎捍贯灐肥且皇壮錆M童趣的古詩,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筆者看到許多教師會利用多媒體將畫面進行展示,色彩鮮艷的畫面學生很喜歡,在展示之后請學生朗讀,而筆者教學時雖然也用了這種方式,但筆者是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垂釣的場景請學生進行表演,這首古詩中的垂釣場景幾乎沒有學生體驗過,但筆者通過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讓學生身臨其境,而且筆者多媒體中制作的內容是有音樂的、動態(tài)的,并且筆者還制作了一些教具,讓學生去體驗、去朗讀,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小心翼翼地將“怕得魚驚不應人”的詩句表演出來,并且好像真的在這個情境之中,筆者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表演,并且還設計了評比環(huán)節(jié),看哪個小組表演得好,與詩意更貼切,學生想要獲取別人的認可,反復去琢磨古詩的意境、意蘊。并且許多學生還創(chuàng)作出了招手后,小孩兒與路人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整個過程輕松,但是學生理解得很好,并且在朗讀時讀出了童趣,讓人也感覺到開心。學生在反復表演過程中,很快將古詩記住了,并且還能邊背誦邊表演動作,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給古詩閱讀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方向。
綜上所述,古詩即便已經傳承了千年,但其奧秘仍讓人繼續(xù)鉆研,古詩中良好的情感,學生如果能體驗到一二,對小學生也有很大的價值,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閱讀教學時,應把握其方向,使學生從古詩中獲得收獲。
參考文獻:
[1]張文化.靈活多變的古詩教學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 2011(14).
[2]朱建東.小學古詩教學中插圖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