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勇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我國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在這一環(huán)境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因此,文章將探究漢語言學在語言學上的意義,總結漢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及特點,使我國漢語言學得到繼承與弘揚。
一、 漢語言學在語言學上的意義
1.注重取實證及歸納
現代學術角度上的實證法是來自西洋,但是,作為一般的學術研究方法,實證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堅實的基礎。從許慎開始,我國漢語言學注重實證及歸納。
我國語言學史中,有很多著名的作品是通過取實證并歸納而產生的。在研究《說文解字》過程中,清代乾嘉學派便是進行實證,然后開始著作,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經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思想也在進步,從20世紀,乾嘉學派所推行的實證法便一直被人們否定,這一思想并不合理,沒有尊重我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诖耍趿ο壬f,難道因為乾嘉學派的思想古老,我們就不需要繼承了嗎?一定不能,我們一定要尊重歷史文化,乾嘉學派的思想文化一定要繼承。乾嘉學派的思想及作品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當下人們研究古代漢語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段王之學在我國語言學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他們推行的科學方法,在當代依然適用。我國漢語言學重要的特征便是注重實證,保證漢語言的科學性及合理性[1]。
2.注重書面語言及意義研究
文言文作為我國漢語言學中重要的傳統(tǒng)內容,是利用漢字的表意性質來表達情感。因此,在評價文言時,要實事求是地分析其作用。漢字作為表意性質的文字體系,與西方的拼音文字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學者在研究語言中,會將意義作為單獨的對象,對其進行研究,從而形成了以漢字中的形、音、義為探究對象的訓詁學、音韻學以及文字學。在《說文解字》中包括的字在離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后,依然有清楚的含義,并且能夠延伸更多新的含義,具有新的意義。我國古代學者在研究語言意義時,一直將其視為獨立研究的對象,并且不認為屬于語法范圍,在我國訓詁學中,意義是能夠用來分析的,采用“義界”的方法進行訓釋,使其能夠在意義內部開展結構分析。另外,我國傳統(tǒng)的語言學注重語音在詞源系統(tǒng)、詞匯語義系統(tǒng)以及詩詞韻律中的表現。古人注重在實際基礎上,以音證義、以義正音,這是我國傳統(tǒng)語言學的一大特色。
3.注重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在我國漢語言中,一直都存在濃厚的人文傳統(tǒng),如“離經辨志”“微言大義”等詞語,都能充分表明人們會主動或是不自覺地追求語言更深層次的東西。因此,在傳統(tǒng)的語言學研究中,文字學、訓詁學與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包括文字構成的依據、古代名著典章制度的訓釋。
二、漢語言學的發(fā)展
我國漢語言學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形成了很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從而有利于漢語言學的持久發(fā)展。漢語言學在實際發(fā)展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注重取實證以及歸納,而缺少推理及演繹的思維,這樣并不利于漢語言學的發(fā)展[2]。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占據重要位置,我國漢語言學在語言學中具有重要意義。當下,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人們能接收更多的信息,對不同國家的語言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在這一環(huán)境下,人們逐漸忽略傳統(tǒng)的漢語言文化,追崇西方語言。因此,社會要對漢語言進行廣泛宣傳,加深廣大群眾對漢語言的了解,正確運用漢語言,充分發(fā)揮漢語言的價值。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可以積極創(chuàng)新有關漢語言的節(jié)目,使人們對漢語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應不斷向群眾普及漢語言知識,保證群眾能夠更好地運用漢語言,從而推提升我國國民文化素質。
綜上所述,漢語言學在語言學中有重要意義,其對人們的思維方式、思想道德品質等都有重要影響。漢語言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體現了我國古代先人的智慧,我們一定要將漢語言進行傳承及發(fā)揚,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繼承與發(fā)揚我國漢語言,并提升我國漢語言學在語言學中的地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增加我國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孫和平.淺析我國漢語言學的繼承與發(fā)展[J].語文建設,2013(14):71-72.
[2]滕 飛.試述我國漢語言學的繼承與發(fā)展[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