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仁
【內容摘要】在我國教育事業(yè)尤其注重國學的今天,有關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學任務迫切需要方法的創(chuàng)新,同時與時俱進,更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題地位,另一方面,中國語言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關于文言文的教學不能夠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更應該要求其理解掌握,“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式便應運而生,顧名思義,思維導圖,即是利用圖畫喚醒學生們的思維記憶,區(qū)別于平常教學活動中的單純講解,死記硬背的方法,“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重點放在關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文言文時如何將圖形這一具體直觀的模式運用其中,從而開發(fā)學生們的智力,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讓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任務,變得更加鮮活生動,學生們理解起來簡便輕松。如此,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初中 文言文 思維導圖 運用策略
既然談到關于思維導圖在初中階段的運用策略,本篇就將結合本人的教學經(jīng)驗,談幾點如何在初中階段運用思維導圖模式的方式方法,首先需要介紹的是,思維導圖,是利用圖像的直觀性,將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轉化為圖像形態(tài),以便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需要了解到的是,思維導圖模式的應用面極廣,方式也各種各樣·但對于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就需要老師加以引領,以方式方法的教學模式教會學生領會,使學生們清晰的體悟古人之思想,語言之精華,從而使學生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一個清晰的思維模式,這對于學生們以后的學習生活都受益無窮。
一、利用思維導圖模式夯實學生文言基礎
現(xiàn)代生活的通行語言畢竟區(qū)別于古語,學生們難免會出現(xiàn)閱讀障礙,加之文言文的閱讀需要平常生活中對詞語的掌握,句式的掌握,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如若學生們的基礎較差,閱讀能力較弱,就會影響學生們對文言文的閱讀與理解,詞不達意,不能將詞語連接成句子,解決這一問題,這時就需要對思維導圖的利用,圖像的整體性,從一點可發(fā)散至其他更多點,更方便其認識理解。理解深刻自然也就能夠幫助學生學習。
例如下圖:
這張圖詳細的總結了文言文的基礎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一篇文言文之前能夠根據(jù)這張圖來做好預習工作,不僅如此,同樣,也幫助學生在學完一篇文言文后能夠做好復習工作,學生根據(jù)這張圖上各個分支的知識點來到文中仔細查找學習,不僅能夠讓他們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該文章所存在的文言文知識點,還能夠加深他們對該片文章的理解,這對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是極有幫助的,所以文言文思維導圖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容易小覷。
例如學習《馬說》,可以依據(jù)上圖,歸納整理:
通假字: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祗”同“祇”,只是)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飼”,喂、喂養(yǎng))
才美不外見 (“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
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同“才”,才能)
其真無馬邪 (“邪”同“耶”,表疑問,相當于“嗎”)
古今異義:
是馬也 古義:這;今義:判斷詞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義:怎么;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一食或盡粟一石 古義:有時;今義:常作連詞,表選擇關系
二、利用思維導圖模式加深學生的閱讀記憶
初中階段的大部分文言文在考試大綱中要求學生們背讀寫掌握全面,尤其是在“背”這一項當中,尤其使學生苦惱,大多數(shù)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記憶,就導致在背誦的過程中忘詞句斷,不能連續(xù)下來,“思維導圖”的這一模式就遵循了人們大腦的記憶規(guī)律,由一發(fā)散至多,更有助于人們的理解記憶,就像河流中的關系一樣,分為干流和支流,干流為一,分散至多個支流,使其成為一個龐大的體系,背誦記憶也是同樣道理,需要先去理解文章大意,升華出一大主題,然后想象分析成幾個小點,方便記憶。
例如在學習文言文《愛蓮說》時
這張圖就通過以一個蓮花為主要枝干,來分析他的幾個特點,幫助學生很好的記憶背誦。
在總結出以下幾個小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通直,不蔓不枝,香清,凈枝,遠觀不可褻玩??偨Y出蓮花的這幾個特點,再聯(lián)系主題,這時,學生們就不難理解背誦了,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們,了解其更多的課外知識,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探索出學生們的潛力。
三、利用思維導圖模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文言文的閱讀過程中,按照順序來講,首先是讀,其次是理解,最后是譯,讀這一項對于學生來講不難完成,但理解作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使很多學生愁惱不已,前面就已經(jīng)提到了理解需要學生們平常的多讀多想多理解,是需要基本功的一個過程,理解對于翻譯來講很是重要,翻譯即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對于初中階段文言文的翻譯來講,理解極為重要,文言文的閱讀對于初中生來說復雜難懂,這就需要教師利用直觀具體的導圖模式進行教學。
例如在學習教材中文言文《傷仲永》
兩圖直觀地反應了文章的內容主題、結構方式、寫作方法等,這些正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圖的直觀性,使它對學生理解的幫助顯而易見。
歸納以上的幾個方法,這就不難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式方法,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fā),使學生們更好的學好文言文,激發(fā)學生們更大的潛力,從而從真正意義上教會學生其方法,提高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高瑾. 思維導圖在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1):102-103.
[2]蔡曉琳. 思維導圖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01):115-117.
[3]張潤柳. 思維導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1):110-111+114.
[4]陸赟. 關于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習中的應用[J]. 赤子(上中旬),2014,(22):263.
[5]邱相彬,曾紅麗. 思維導圖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教學與管理,2011,(24):124-126.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