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摘要】圖書質量關系著人類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圖書質量卻在不斷滑坡。筆者將實際編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分析原因,同時結合筆者所在出版社的實際工作情況,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編校質量;典型差錯;原因及對策
書籍一同在《辭?!分械尼屃x為: “以傳播為目的而用文字、圖畫或其他符號將相當數量經過編輯的精神文化內容記錄在一定載體上制成卷冊,非定期、也非連續(xù)出版的出版物”??梢姇钪匾墓δ芫褪莻鞑ノ幕?,同時先進的精神文化最終能以出版物的形式問世,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就是“編輯”。作為具有這種“編輯”職能的出版社,其使命是向讀者傳播先進文化,做有傳播和傳承價值的好書,當然也必須是質量過硬的好書。提高圖書的質量,既是,出版社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文化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前提,還是出版活動的靈魂。
一、對圖書編校質量的認知
圖書是特殊的精神文化產品,對圖書質量的管理應從以下幾點進行把關:首先要在政治導向和文化安全上進行嚴格把關;其次是在內容上要確保出版物的文化性、知識性、科學性以及品位、格調,控制低俗、愚昧、腐朽內容的出版與傳播;再次,出版物要在編校、印刷和裝幀設計質量上嚴格把關,生產出合格產品,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文化消費權益;最后要對出版物的形式規(guī)范嚴格把關,確保出版規(guī)范,出版市場健康發(fā)展。其中,內容質量是出版物的內涵質量和核心質量,編校質量是內容質量的基礎保障。圖書的思想內容、科技含量可通過國;圖書的編校質量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換句話說,圖書質量是圖書的生命,圖書的編校質量決定了圖書生命線的長短。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在出版社的實際工作,簡要分析圖書的編校質量問題。
《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明確指出,內容、編校、設計、印刷四項,只要有一項不合格,其圖書質量就屬不合格。同時,《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特別指出,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一,其編校質量屬不合格。因此編校質量是衡量圖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近年來,圖書質量是困擾出版人的一大問題。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出版單位開始走企業(yè)化發(fā)展的道路。圖書品種極大豐富,新聞出版產值不斷攀升,但同時新問題也隨之產生,那就是圖書的編校質量控制不達標,差錯率隨著品種數的增多也在不斷上升,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一些政治性問題和民族問題,使得圖書的整體質量出現(xiàn)下滑的趨勢。在國家歷年的各項圖書專項檢查中,結果均不容樂觀,質量不合格的圖書涌入市場,必將給讀者帶來嚴重危害。社會公眾對圖書質量問題的關注也越來越高,不少人常用“無錯不成書”來形容當前的圖書質量狀況,這說明我國目前圖書質量問題的嚴峻性。因此,對圖書編校質量進行有效、科學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實際工作中常見編校差錯類型
現(xiàn)結合筆者接觸的實際編校工作,將編校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如下。
(一)語言文字差錯
從筆者接觸的社內圖書歷次終檢情況來看,語言文字錯誤最為常見。其中包括音近別字、病句、形近別字、少字、“的地得”問題、多字、誤用異體字異形同、亂改成語等。
現(xiàn)舉例如下:
誤:焙炒青棵碾為粉末——正:焙炒青稞碾為粉末
誤:我們可以通過許多反例就可以證明……——正:我們通過許多反例就可以證明……
誤:待弄同子——正:侍弄同子
誤:詩人材升的詩句“山外青山樓外樓”——正:詩人林升的詩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二)知識性差錯
誤:維多利亞港……是進出由中國的主要門戶——正:維多利亞港……是進出由中海的主要門戶
誤:廣州白云山機場——正:廣州白云機場
誤:深圳DGP總量——正:深圳GDP總量
誤:1897年,22歲的康有為……——正:1879年,22歲的康有為……
(三)邏輯差錯
誤:各界來賓約150余人——正:各界來賓150余人
誤:給出了判斷級數和積分不一致收斂的比較簡單但使用比較方便的方法——正:給出了判斷級數和積分不一致收斂的比較簡單并且使用方便的方法
(四)機構名稱、職務稱謂等差錯
誤:北京市文聯(lián)作協(xié)協(xié)會——正:北京市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
誤:中國國際頻道——正:中文國際頻道
誤:黑龍江省出版集團——正:黑龍江出版集團
(五)古今中外人名地名差錯
誤:伽里略——正:伽利略
誤:默罕默德——正:穆罕默德
誤:德克薩斯州——正:得克薩斯州
(六)量和單位及科技名詞使用差錯
誤:高純HCL——正:高純HCI
誤:總有機炭分析儀——正:總有機碳分析儀
誤:應用四氧化碳滅火器——正:應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誤:電位降——正:電壓降
誤:磷石英——正:鱗石英
(七)外文使用差錯
誤:函數CubeVlaue——正:函數CubeValue
誤:拉格朗日( Langrange)——正:拉格朗日(Lagrange)
(八)引文差錯
誤:大笙謂之巢,小笙位置和——正: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穌
誤:《尚書·舜典》:“詩言志,歌詠言,聲音依詠……”——正:《尚書·堯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
誤:荀子講:“人生而有好利焉?!薄很髯又v:“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限于篇幅,常見的標點符號問題、數字用法問題、版面格式問題等此處不論。
三、編校質量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分析
結合全國各出版社以及筆者所在出版社的工作情況,將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簡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客觀形勢和要求導致編輯無法靜心編校
隨著圖書量要求增多,現(xiàn)在編輯發(fā)稿壓力不斷增大,十年前一個編輯一年的發(fā)稿量一般在幾十萬字,而現(xiàn)在一個編輯的發(fā)稿量至少百萬字,有的居然一年能發(fā)稿上千萬字。目前,我社的編輯發(fā)稿量均在百萬以上。如此大的發(fā)稿壓力、工作強度,很容易將編輯的工作重心偏移到追求經濟效益、求快求急上,壓縮了處理稿件的時間,進而造成在思想上對圖書質量不夠重視,編校質量控制的能力被削弱。
(二)編校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不高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由于各出版社需要快速擴張,招聘的一些編校人員,上崗之前沒有進行充分的崗位培訓,上崗之后,又有繁重的工作量,沒有時間進行提高職業(yè)素質的學習,因此造成少數編校人員的職業(yè)素質偏低。原有的高素質、經驗豐富的審讀人員,隨著年齡增長退休,使得出版業(yè)傳幫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斷,新的編校人員成長緩慢,知識積累少,能力與責任心欠缺,導致圖書編校質量意識欠缺。
(三)編校流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
圖書編校質量并不是簡單的文字上的差錯,它還包含圖書的內容方面,比如在政治上是否有重大歪曲的描述,在民族民風上是否有侮辱含義等。在內容上出現(xiàn)重大失誤的圖書,應該在稿件發(fā)稿之前就由編校人員發(fā)現(xiàn)并刪改或否定。因此,從圖書編校質量管理的整個流程來說,三審和三校是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手段。
然而在圖書出版量日益攀高的當下,出版單位為了抓住好選題、搶占市場,出版周期一再縮短,出版時間由幾個月壓縮到幾周,很難確?!叭龑徣!钡膱D書質量保障制度一一落實,這就導致三審三校制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致使編校差錯頻現(xiàn),圖書質量出現(xiàn)問題。
(四)全社質量一盤棋的思想樹立不夠
目前,我國很多出版單位領導層重視較多的往往是銷售回款、生產碼洋、圖書的發(fā)行量,忽視或不太重視網書的質量,這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極少數編輯忽視質量而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有些出版社即便重視質量問題,也沒有做到全面抓,如果不從選題來源上抓,即便有印前質檢,編校人員的工作付出也是低層次的,長此以往,出版行業(yè)從事編校工作的人將微乎其微。
四、提高編校質量的對策
(一)領導要重視,要按規(guī)律做出版
各出版社,從社長到總編均應高度重視社內圖書的內容質量,不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在工作中,要明確有關工作規(guī)范并認真落實??偩帒洺P缘貙ι鐑染庉嬤M行政治意識、人文意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出版人員對社會的責任感,提高對圖書質量的責任心。對質量控制的關鍵崗位,配備合適的人選并適時監(jiān)督。堅持責任到人,職責分明,按規(guī)章制度行事。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圖書質量管理流程并認真執(zhí)行、全程監(jiān)控。
(二)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zhí)行
各社應嚴格執(zhí)行“三審三校一讀”制度,從責任編輯到總編輯,做到層層把關,各負其責。我社即建立了自己的質量管理部門,由具有很強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人對印前圖書及印后圖書進行本本抽查,對書稿上的問題和錯誤查缺補漏,并制定相應的獎罰措施,不僅為圖書質量把好最后一關,而且提高了責編的工作積極性,督促責編加強責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幫助編輯進一步提高業(yè)務水平,在出版社內部進一步完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加大圖書質量管理力度。
(三)做好新編輯培訓,提高業(yè)務能力
我社在建社之初,就一直重視編輯的競爭上崗以及培訓學習。來到我社當編輯的應往屆畢業(yè)生,全部通過統(tǒng)一的編輯考試才會被錄取。錄取之后,我社采取導師制的師帶徒培養(yǎng)方式,導師不僅要指導新編輯的業(yè)務,強化新編輯的質量意識,督促其練好基本功,還要幫助新編輯建設作者隊伍和審稿隊伍,帶領新編輯了解學術動態(tài),提高選題策劃能力。由此可見,這種傳幫帶的培養(yǎng)方式適合這個行業(yè)。新編輯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鍛煉以后,才能盡快成為有獨立發(fā)稿資格的編輯。另外,各社應積極鼓勵新老編輯參加國家和省里組織的各項編輯技能專業(yè)培訓,促使編輯不斷學習各項新標準,發(fā)現(xiàn)新問題,不斷提高業(yè)務技能。
(四)合理化解編校人員負擔
我社采取轉變編輯生產方式的方法解決圖書選題策劃和文字加工之間的矛盾。其他出版社目前的編輯生產方式要求編輯承擔選題策劃和文字加工兩項任務,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編輯的壓力。我社將選題策劃和文字加工兩項功能彼此分割,由兩名編輯分別承擔,前者即策劃編輯,后者即案頭編輯。他們分別對圖書質量中的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負責。這樣人盡其才,不僅會使出版社擁有選題的前導性,也保證了圖書的質量。
(五)狠抓編校工作人員的繼續(xù)教育
我社有專人負責對案頭編輯進行定期語言文字培訓,并進行考試驗收,督促責編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除每人必備《現(xiàn)代漢語同典》最新版外,對于國家發(fā)布的最新行業(yè)及其他標準規(guī)范,我社也都盡可能第一時間將消息發(fā)送到各責編處。在全社范圍內營造認真做書、準確做書,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工作氛圍。
圖書是特殊的文化產品,其具有知識性、學術性、思想性和科學性等特征,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圖書質量,把圖書質量作為出版單位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國文化產業(yè)和出版單位更好、更快發(fā)展的不二法則。因此,在出版社內部對圖書編校質量進行嚴格把控,不斷完善科學合理的質量監(jiān)督體系,是各出版社在市場競爭中能夠保持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長期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