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薇
摘 要:古詩詞積淀了我國古典文化的精髓,集音樂美、圖畫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體,是我國古典文化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然而,古詩詞精煉的語句、深邃的意境、復(fù)雜的人文情感令當代諸多高中學生頗為困惑。針對當前高中古詩詞的教學現(xiàn)狀,探討古詩詞的學習方法意義重大。筆者結(jié)合學習經(jīng)驗,總結(jié)了高中古詩詞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完善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增強對古詩詞的運用能力。
關(guān)鍵詞:高中古詩詞;學習方法;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傳承我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汲取民族營養(yǎng),促進當代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然而,當前諸多高中學生厭倦古詩詞學習的情況令人擔憂,探討切實有效的古詩詞學習方法十分必要。
一、誦讀法
古詩詞講究格律,音韻和諧,節(jié)奏感強,適合誦讀。誦讀是一種審美欣賞性的朗讀,要講究方法。誦讀時要做到抑揚頓挫,有節(jié)奏地誦讀才會形成美的韻律。誦讀者還要根據(jù)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表達感情的需要,適當變換語速和語調(diào),形成不同的語氣。這樣的誦讀聲情并茂,更有利于古詩詞學習。例如,在誦讀《蒹葭》時,煙水迷蒙的畫面、朦朧淡遠的意境、凄清落寞的情調(diào)、執(zhí)著追尋的深情……在誦讀中都要一一呈現(xiàn)出來?!对娊?jīng)》重章疊韻的音樂美、詩情畫意的意境美、質(zhì)樸熱烈的情感美,就會通過誦讀表現(xiàn)出來。
二、賞析法
古詩詞語句精煉、意境深遠、表意含蓄、情感豐富。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抓住一些關(guān)鍵的動詞、形容詞、副詞、數(shù)量詞、疊音詞來賞析,也可以抓住修辭手法和意象來賞析。
1.賞析關(guān)鍵詞語
賞析詩詞可從關(guān)鍵詞語入手。例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千騎卷平崗”一句中,動詞“卷”生動傳神地寫出了蘇軾率眾打獵時如疾風席卷山崗的氣勢與速度;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綠”形容詞作動詞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風拂過江南,萬物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一句中,副詞“忽”恰到好處地傳達出詩人看到邊塞大雪初至時的驚喜之情。曹操《蒿里行》“千里無雞鳴”一句中,數(shù)量詞“千里”描繪出了長年戰(zhàn)亂導(dǎo)致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中,疊音詞的運用精妙無比,回環(huán)往復(fù)地表現(xiàn)出李清照苦悶彷徨的精神狀態(tài)。
2.賞析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大量運用比喻、夸張、擬人、對偶、借代、雙關(guān)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詩歌的表達效果。例如,柳永《望海潮》中“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一句?!霸茦淅@堤沙”運用了比喻修辭,行行樹木,郁郁蒼蒼,猶如云霧?!芭瓭硭奔嬗帽扔骱蛿M人,錢塘江水,波濤滾滾,發(fā)怒一般呼嘯而來,有聲有形;錢塘江水,洶涌澎湃,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有聲有色。再如,李白是運用夸張手法的行家,他的許多詩句都有夸張手法的運用,也由此形成了他獨具特色的浪漫主義詩風,《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朝如青絲暮成雪”、《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千歲”等。對偶等其他修辭方法在古詩詞中的運用不勝枚舉,不再一一列舉。
3.賞析意象
意象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即詩中的形象。它包含景、物、人以及作者的情思。著名詩人余光中曾這樣強調(diào)意象的重要性:“意象是構(gòu)成詩的藝術(shù)之基本條件之一。我們似乎很難想象一首沒有意象的詩,正如我們很難想象一首沒有節(jié)奏的詩?!币庀蟮氖褂檬构旁娫~更生動形象,更具有審美價值。古詩詞中慣用意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常用的意象。例如,用梅、竹、蘭寓意氣節(jié),用柳寓意傷別,用月寓意相思,用子規(guī)、猿啼寓意悲戚,用沙鷗寓意飄零,用鴻鵠寓意追求等。柳永《雨霖鈴》“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句,正是通過“楊柳”“曉風”“殘月”這三個意象,傳達出詞人傷別的情懷。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一句,就是借助“沙鷗”這個意象來表達詩人漂泊無依的傷感。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借助“明月”這個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游人的同情、關(guān)心與思念之情。這方面的詩詞佳句不勝枚舉,不再一一列舉。
三、結(jié)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了古詩詞學習的方法,學習古詩詞就會走出困惑。古詩詞學習就不再是“山重水復(fù)疑無路”,而是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參考文獻:
施春暉,湯苗苗.教學與管理[J].2011(11):4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