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藝術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技術和實踐的結合,對于學習聲樂的年輕歌手,想完成一首出色的作品,前提是努力學習歌唱的基本技能,從表情與順暢的呼吸、演唱姿勢;對音樂作品的藝術處理;歌唱與伴奏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等幾個方面進行學習。如果我們在歌唱中可以嚴格的做到這些,那悅耳動聽的歌唱聲就不難取得了。
關鍵詞:聲樂藝術;發(fā)聲方法;呼吸;藝術處理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100-01
一、字、聲關系及咬字時的注意問題
(一)字、聲關系
習慣上來說,人們往往混淆發(fā)音的清晰度,這實際上是在兩個方面,兩步唱歌。咬字是指語言的輔音(早)發(fā)音器官的焦點位置:如“歌”字的輔音是“ɡ”, 這是一個舌根音,整個過程的基礎上發(fā)出的舌頭對或接近軟腭,發(fā)“ɡ”銜接的過程。輔音發(fā)音不清晰自然的原因造成的模糊的措辭是歌唱語言的關鍵之一。輔音不可延長,發(fā)音的元音及輔音延長和吐不出來字的元音,通過人們共鳴器官的不同狀態(tài),開、齊、合、撮等不同狀態(tài)將單字中的元音吐出來,步驟被稱為吐字銜接。
(二)咬字應注意的問題
這里的主要標準發(fā)音的輔音和元音,輔音應該是堅實的,強大的,靈活的,干凈的短發(fā)音過程。這是為了給人們一個很清晰的感覺。
1.字頭的唱法。所謂字頭即字的起音,由聲母加上韻母構成,許多人為了咬字清楚,將字頭就會咬的很緊很重。這樣的咬字方法是會引起許多別的問題。如:很難唱高音,語調會出現(xiàn)滑音。應該是:點到即過;保持相一致的寬度字頭與字身;吐字并非由喉中擠出來,字頭與字身應具有相同的高位置;字頭音高應遵循譜面音高,避免出現(xiàn)滑音。
2.字身的唱法。字身是字的主要部分。它是字的主要元音部分,要強調一個“圓”,甜美的聲音,音色統(tǒng)一,響亮而清晰,并刺破這個詞的本身,當字頭輕巧靈活的發(fā)出來以后,字身要立即脫口唱出,字身必須在下一個字唱出之前元音才可收音,聲音主要是從字身發(fā)出來的。
3.字尾的唱法。字的收音部分是字尾,在歌唱的發(fā)音過程中,要注意的就是字尾收音。如果沒有收音,完整的字就會變成半個字,例如“長”變成“茶”,“江”變成“家”。這樣一來,就違背了歌詞的原意,所以字尾收音也是很重要的,由此看出,被人們忽略的收音部分則是非常重要的,是字與字及聲與聲之間能夠保持連貫統(tǒng)一的唯一紐帶,也是能夠唱好高音位置的重要準備,所以,千萬不能忽視了收音部分。
二、歌曲的藝術處理
(一)速度
每首歌曲的左上角有速度標記符號,它代表了該曲的速度。歌曲《趕圩歸來啊哩理》,它的旋律三段都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節(jié)奏和感覺,那就容易使人產(chǎn)生麻木感,所以速度做了相應的調整,放慢速度表達傾聽鳥兒歌唱,然后在快起來,就可以使觀眾有新鮮感。
(二)合理換氣
歌唱過程中,根據(jù)作曲家不同的情緒,他們要求對這位歌者在演唱中使用合理的換氣。換氣是一個需要表達自己的情緒,它應該是在正確的地方,根據(jù)節(jié)奏和旋律的變化,和唱歌應該保持一個最低在不必要換氣的情況下,使之能確保完整的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三)情感
表達從容和抒情的時候,音色應該有種優(yōu)美、溫馨的感覺;表達想象與回憶的情緒時,音色則要稍暗淡,有親和感;表達肅穆與莊嚴地情緒時,音色要圓潤、渾厚;表達悲傷、絕望時,音色應該比較暗淡。
(四)音量
日常生活中我們聽過許多歌曲,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情緒高漲時音量則是較強的,平靜時則是適中的。有還些歌唱也會隨著歌曲的感情變化而漸強、漸弱。
(五)語氣
歌唱時的語氣也是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例如:表達抗議、仇恨等情緒時,吐字就要清楚并且富有彈性,有時演唱家也會根據(jù)對歌曲的理解來進行其中的語氣處理。
三、演唱時的心理調整
1.演唱是一項較高級的心理及生理活動。如果有了正確的生理狀態(tài)來做前提,那么成功的關鍵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信心是放松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演唱的時候除了要集中精神來對歌唱內容的詮釋外,還應該注意伴奏樂隊與場上的情況。
2.有人說過,鋼琴藝術是演唱者要演唱藝術歌曲的一半,由此可看出,鋼琴伴奏是非常重要的。它就是所謂活躍在專業(yè)音樂學院中的“藝術指導”。歌曲的前奏、間奏及后奏部分只是用樂器來伴奏,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其中也是可以有休止符的,但休止符并不是用來休息的,而是隨著伴奏來進行心靈演唱。演唱時,往往因為演唱者過度緊張導致與藝術指導的配合失誤,在我們的日常聲樂教學與音樂會的演出上,歌唱總和鋼琴伴奏是親密伙伴,是應用最廣泛的。在學習中,我們的聽辨能力、音樂感受力、音準、節(jié)奏都可通過鋼琴伴奏來得到提高。但歌唱和伴奏必須有共同的審美基礎,對于作品有共同研究,只有這樣才可以產(chǎn)生和諧、均衡的音響效果,達到共同的審美追求。使自己能感受到歌唱旋律與伴奏之間的立體聲。正確的掌握與伴奏配合的基本技法和規(guī)律,從而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有時,許多歌唱者會出現(xiàn)拖節(jié)奏、隨意改變歌曲速度等不良習慣。要知道,良好的音樂素質和音樂修養(yǎng)是音樂家必備的條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