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
摘 要: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閱讀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積累、在寫作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等方式,提升學生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閱讀積累;寫作訓練;語言文字運用
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
根據(jù)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看來,若要強調語文課程的目標內容,則須聚焦于“語言文字的運用”。
魯迅曾說過:“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闭Z言文字運用何嘗不是?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前提是積累語言文字。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開展相關教學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給運用文字打基礎的。在日常教學中,根據(jù)低年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增加趣味性,是提高學生學習語言文字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學習生字的時候,可以通過猜字謎的方式,讓學生記住所學的生字。如:“白馬王子坐在石頭上”,記住生字“碧”。也可以通過“偏旁區(qū)分形近字”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生字。如:“燥”,天氣干燥就著火;“躁”,脾氣急躁就跺腳。還有其他編順口溜的方法,如:“烈日炎炎不外出,月下散步最舒服”,這就引導學生“散步”的“散”,有一個部件是“月”而不是“日”。除此之外,還可以依靠事實識記,如:有了太陽才溫暖,就不會將“暖”字寫成“目”旁。
不過,識字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和主動識字的愿望,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識字方法——熟字加、減、換偏旁,進而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
“找朋友”的小游戲,其實是給生字組詞,學生進行著游戲完成口頭組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保持了較高學習積極性,達到學習文字的目的。
總之,學生形成了自主識字、組詞的能力,就為語言文字的進一步運用,如閱讀、寫作等打下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漢語的聽話、說話、閱讀、寫作能力,這四種語文能力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密切聯(lián)系。
具體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圍繞聽、說、讀、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聽,是傾聽,能提出疑問與人討論;說,是表達,要求說清楚、說完整、說具體;讀,注重朗讀的方式與層次;寫,注重圍繞一個意思寫完整、寫具體。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以學生的聽、說能力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在閱讀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積累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書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閱讀書籍,又正是我們進行語言文字積累的一種重要方式。
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二是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活動。低年級,字詞學習是關鍵,于是我布置每位學生在《課外閱讀登記表》記錄閱讀情況。略有不同的是,一年級時要求每天摘抄兩至三個好詞,二年級時要求每天摘抄一個好句。而這班學生升至三年級了,我將《課外閱讀登記表》更換成了《讀書摘錄》,要求每位學生每周摘錄兩個好的句段。希望通過閱讀,從“詞”到“句”,再到“段”的積累,為語言文字運用的另一方面——寫作——累積素材,避免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xiàn)象。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睘榇?,每學期在閱讀方面我會舉行兩項活動,一是“一分鐘演講”,二是“共讀一本好書”。前者是每天安排一位學生講故事,談感受;后者是在初期時確定一本書籍學生開展閱讀,并在期末之前舉行交流會,評選“閱讀之星”。這樣一來,在鍛煉學生對文本認識的同時分享讀書心得,又讓他們在說的過程中學會了運用語言,一舉兩得。
四、在寫作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如果說寫一篇作文就像是建一棟房子,那么,作文中的詞句就好比房子中的一磚一瓦。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三組課文的其中一篇《秋天的雨》,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秋天的景物寫得形象、生動和有趣。
然而,本單元的習作要求以“秋天的景色”為主要內容開展寫作,在我班學生上交的作文中,我看到了寫作訓練對他們語言文字運用的直接影響。在描寫秋天景色之美時,我看到了一些仿寫的句子。由“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仿寫出“路邊的菊花欣然怒放,有橘黃的,深粉的,有雪白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我還看到了課外閱讀積累的優(yōu)美句子,如:悄悄地,悄悄地,秋姑娘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給大自然增添了許多色彩。又如:秋天,讓人感覺走進了一幅綿延不斷的畫卷,走進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樣一來,在加強語言積累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將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的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自始至終都離不開“語言文字運用”這一根本。語文教育只有牢牢抓住了這一根本,才能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真正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任務。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