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維婭
摘要: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本文以中外婚禮祝詞為切入點展開對比論述,希望從分析婚禮祝詞用語和內(nèi)涵的差異,去探究其各自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的不同之處,進一步去闡述中西文化的不同處是如何體現(xiàn)其現(xiàn)實際意義,從淺論文化差異對雙方現(xiàn)實社會的影響和作用之余,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和感悟,希望本文的觀點和論證能給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和希望對中外文化加深了解的人能有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guān)鍵詞:婚禮祝詞;文化差異;羈絆,自由;歷史和傳承
不論在電影,電視劇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舉行婚禮的場面,也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中外婚禮有很多不同之處,尤其是婚禮祝詞間的差異。通過分析這個不同點,我們能更好的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下面的詞句是一段選自電影《暮光之城》,是我們在看西方電影時大家常常會聽到的婚禮祝詞:
“Edward Cullen (Bella Swan), are you willing to take you Bella Swan (Edward Cullen), to have and to hold.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as long as we both shall live.”愛德華,你愿意選擇貝拉為你的妻子,去彼此擁有,互相支持,共建家庭。無論未來的生活是好是壞,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病,都愿意去愛和珍惜,直至死亡把彼此分開。
這段對白,用質(zhì)樸平淡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最真摯的愛情。
從祝詞可見:它更注重和強調(diào)了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是雙方共同努力去構(gòu)建一個家庭,注重的是兩個人之間以堅實和忠貞的愛情為基礎(chǔ),共同去承擔和面對未來生活中會遇到的一切事情。由于婚禮祝詞是在神的面前宣誓,自然而然的便會讓人感受到一種神圣與莊嚴的儀式感。但對新人而言這樣的誓詞又是自由的,純粹的,并非赤裸裸地宣稱這是為了雙方家族利益或未來后代的繁衍而締結(jié)的婚姻;這樣以愛為基礎(chǔ)的婚姻更符合人自然的天性。但在誓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牧師告知兩個人的結(jié)合必將會面臨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在婚姻的浪漫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橐龅男纬墒箖蓚€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相結(jié)合,在愛和責任的驅(qū)使下,一份羈絆也隨之而來。菲茲杰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到:If you are going to love a person, you want to be clear about, willing to give up him, as God like a free soul, and be most willing to have the fetter. 譯文是:如果你打算愛一個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為了他,放棄如上帝般自由的心靈,從此有了羈絆。后來在同名電影的插曲《Young and Beautiful》的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一段歌詞: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 got nothing but my aching soul I know you will, I know you will.
與中國傳統(tǒng)的婚姻相比,西方婚姻中,兩人結(jié)合構(gòu)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它唯一的要求只是新郎新娘互相扶持,患難與共,而這也本是兩個相愛之人應(yīng)該做的。兩人已經(jīng)決定走進婚姻的殿堂,愿意在神前發(fā)誓表達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意愿,在神前做出一份承諾,這時也就形成了一份夫妻間的羈絆,這種羈絆是一份責任,是一份愛的體現(xiàn)。
但若未來有一天,雙方的愛已消失,他們是否能打破這份契約,重新追尋自己的幸福呢?答案是能的。雖然曾經(jīng)的歐洲天主教國家是禁止離婚的,但亨利八世因為他的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不能生育,為了避免王室的繼承權(quán)旁落到西班牙王室手中而制定了允許離婚的新教。
在西方的婚禮中往往有向神起誓的環(huán)節(jié),這來源于古代人類對神靈支配世俗的力量的敬畏和敬仰;而中國婚禮卻沒有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樣的差異是由東西方歷史發(fā)展的不同而導致的。例如在民國結(jié)婚證上的這段祝詞可以代表中國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兩姓聯(lián)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jié),匹配同稱。桃花灼灼,宜室宜家,瓜瓞綿綿,爾昌爾熾。白頭之約,書向鴻箋,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這段簡意賅韻律優(yōu)美意境深遠的婚禮祝詞,引用了部分詩經(jīng)詞句以及漢唐詩詞和民俗典故,主要是長輩們表達了對新人未來生活的祝福和期待。從文字表現(xiàn)上看,其文句簡練,通俗易懂,對仗工整,富有節(jié)奏,每一句后面都有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和人文典故,這就是典型的中文之美!
在中國兩個人的結(jié)合也意味著兩個家族的結(jié)合,這與國外是不同的,它具有更多的約束性。中國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雙方對自己的婚姻沒有決定權(quán)。雖然現(xiàn)代已經(jīng)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由,但實際上在現(xiàn)代的中國社會,還是會有很多年輕人婚姻被約束的現(xiàn)象,例如:許多家庭都會要求“門當戶對”,不只是雙方相愛就足夠了,還需要衡量雙方的社會地位,在家庭條件和背景相匹配的條件下才能結(jié)合。現(xiàn)在中國社會流行的一種風氣---男方必須有車有房才會被納入結(jié)婚對象的考慮范圍,若男方?jīng)]車沒房是很難找到對象,更不用說步入婚姻的殿堂。這是一種現(xiàn)實社會中呈現(xiàn)的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和物質(zhì)主義的表露,這與目前全球所推崇的以人為本,回歸自然,極簡生活等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是背道而馳的。
國外的祝詞中寫道“無論貧窮或富有,都會相互珍惜彼此相愛”,誓詞中體現(xiàn)的是他們的婚姻沒有那么多金錢與物質(zhì)上的要求,彼此最珍視的是質(zhì)樸純粹的愛情,而非家世背景等等物質(zhì)條件。
但并非中國式的婚姻就一無可取,因為我們中國式婚姻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份傳承的精神,祝詞中寫道:“瓜瓞綿綿,爾昌爾熾”。這是對未來子孫繁衍的美好祝愿,這是我們國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精神的體現(xiàn)。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歷史的洪流中,中國人形成了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理念,傳承不僅是體現(xiàn)一個家族的精神品質(zhì),更是關(guān)乎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
綜上所述,中國式的婚禮更現(xiàn)實,更唯物,相對而言,西方的婚禮更浪漫更理想主義。但東西方人都客觀理性地對新人的未來給予了美好的祝福和期望。
參考文獻:
[1] Stephanie Meyer 《The Twilight Saga:Breaking Dawn》2008 USA
[2] 圖說:民國結(jié)婚證書上的證婚詞2015-10-05 木云三君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5/22/5052258_503495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