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萍 馬軍義
摘 要:語言就是一種交流工具,尤其英語是連接世界的重要紐帶。所以學習英語不能只是作為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情感,一種能力。而且語言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復雜的整體,語言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有意義。因此,情景對話教學在整個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所以從以下幾方面淺談英語對話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生本課堂;情境對話;文化意識
一、真正做到聽、說、讀、寫相結合
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是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聽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發(fā)展的基礎,也是學習的基礎。通過聽說,學生可以學習概念、擴充詞匯、理解語言結構、培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一定的聽說能力是教學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說出來的一定是他們先聽到的或聽懂的,要求他們讀出來的一定是他們先會說的。具體在教學中,可以在聽完對話后先說說聽到的信息,然后再具體到課文的大意,最后再聽一聽細節(jié)。其次,在跟錄音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不見文字重復聽到的內容,然后再看文字朗讀。一句話可能要聽幾遍,甚至十幾遍學生才能說出來。但是如果長期下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感提高了,而且口語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樣實際上學生是在說英語,而不是在讀英語,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在相應的場合就能達到脫口而出。最后,寫跟上。要讓學生把學到的,記住的通過一種方式反映出來,加深單詞句子的記憶,寫也是一種訓練記憶的方法。
例如,我在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English class,have lunch,have PE class,go home 及個動詞短語時我是這樣做的:在學完短語后,為了檢查同學們的記憶掌握情況,我先讀兩遍短語,讓同學們在練習本上按順序寫下聽到的短語,然后按照我們的作息習慣在每個短語旁邊加上時間,同桌互換檢查,再進行對話練習。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知識,由詞到句,由句到對話進行交際。
二、注重在對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本身就應該涉及文化的內容,沒有文化教學的英語教學是不完整的。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傳授有關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也是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會話中很多都涉及文化內容。例如:西方的節(jié)日,顏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義,西方的飲食……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西方的文化,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學習對話內容,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一篇storytime的時候,對話里出現(xiàn)了April Fool,有個別學生知道它是愚人節(jié)的意思,但我問道愚人節(jié)是干啥的,它有什么意義時,學生都答不上來。而且學生的興趣都很高,我可以從他們的表情里看出他們很想知道答案,趁機我就給學生講了愚人節(jié)的一些背景知識,學生聽完回味無窮。如果只是單純的文化學習或句子學習,學生不一定會感興趣,覺得枯燥乏味。我就在平時的教學中把文化知識穿插在對話教學中,學生操練起來更加有感情,效果要好得多。
三、在游戲中操練對話
好動、好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我們可充分利用這一心理特點,在英語對話操練中,適當運用英語游戲,不僅可以緩和課堂教學的緊張氣氛,還有助于消除學生的疲勞。另外,又可以使學生在游戲中積極思考,掌握知識,并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一點我覺得特別適用于學困生,本來學困生在課堂中對知識的理解就跟不上,不敢回答問題,也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是在游戲時他們就沒有那么拘謹了,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他們就表現(xiàn)出了孩子的天性,此時我讓他們來回答簡單的問題,進行簡單的對話他們都可以做得很棒。
四、情景活動操練
“生活化”這一設計理念在我們的對話課設計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語言的運用離不開實際生活,人類學家馬林斯諾指出:“如果沒有語言情景,詞就沒有意義,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詞語也只有在情景語境中才能產生意義?!蓖瑯樱瑢υ捯彩侨绱?。我們也可以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出發(fā),設計情景化的拓展操練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要真實有效,貼近生活。我們可以利用實物、模型、簡筆畫和多媒體課件等創(chuàng)設盡可能真實的直觀交際情景,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
例如,我在教學用英語表達時間時,我讓每位同學動手制作了鐘表模型拿到課堂上訓練,讓學生可以真實感受到這個時間是存在的,同學們也樂于動手、練習。在學習對話時,我們繼續(xù)使用鐘表模型,按照學生們日常的作息時間在每個時間旁邊用英語寫上相應的短語,再利用我們學過的句型在小組內創(chuàng)編對話。學生非常喜歡創(chuàng)編對話,而且對話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所以,我還是經常利用身邊的物體和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簡單的情景,或讓學生自己模擬真實的情景練習對話。同時盡量讓每位學生都能張嘴說,以在練習中培養(yǎng)語感。
總之,對話教學始終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需要我繼續(xù)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在對話教學中合理運用教學策略與方法,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慢慢地接近學習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鄭敏.對語言學習策略分類框架的質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2):33-3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