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限于農村小學建設,學校沒有專業(yè)的音樂教室及樂器。且目前的農村小學多以升學率為目標,對于音樂的重視程度不夠,家長多認為音樂學不學無所謂,導致音樂的基礎建設不足。學生受氛圍及基礎建設影響,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不高。音樂的基礎建設是目前農村小學音樂課的主要點,從樂理入手,使學生了解基礎的音樂知識,再到欣賞音樂與發(fā)聲歌唱,在完善音樂基礎建設的同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樂理;興趣;發(fā)聲
農村小學受限于建設等,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教室及樂器,同時受升學率思想的影響,學校及家長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受到這樣的氛圍及基礎建設的影響,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不高,為提升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效果,需要從音樂的基礎建設入手,使學生了解基礎的音樂知識,再到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完善基礎建設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 基礎樂理知識,了解簡譜
樂理是音樂的基礎,包括有讀譜、音程、和弦、節(jié)奏、節(jié)拍等基礎理論。農村學生因為對這些內容接觸較少,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樂理教育,所以唱歌基本依靠模仿,跟著教師或CD的聲調走。學生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唱,只知道老師和CD是這么唱的,在一首歌教完之后,將簡譜交給學生,學生也基本不知道這就是剛剛學過的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進行基礎的樂理知識傳授及簡單的認譜讀譜,彌補學生的基礎不足,使學生在之后的音樂學習中,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A的樂理如音階及簡譜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一首曲子的簡譜來幫助學生了解基礎的音階及簡譜上的內容。如:《茉莉花》為中國的民歌,是一首五聲音階的曲子,簡譜相對簡單一些。教師通過這首曲子講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音階的概念,并通過簡譜上的走向及符號標記,了解基礎的簡譜知識,曲子的音調走向等。進而完善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使學生對簡譜有基本的了解。
二、 音樂欣賞,調動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熢谶M行教學時,可以通過一些通俗易懂,悅耳的歌和曲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進而主動地進行音樂學習,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如:琵琶曲《十面埋伏》,樂曲激烈,快慢強弱之間的轉變,是一首震撼人心的琵琶曲。從初始的鏗鏘有力,到第二部分的緊湊節(jié)奏,再到低沉緩慢。一個琵琶卻是奏出了多種聲音,在曲結束之后,教師通過對其中內容技法進行講述,并逐段復聽,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琵琶,使學生對琵琶或琵琶曲產生興趣,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克羅地亞狂想曲》,這首曲子節(jié)奏明快,旋律激昂高亢,提琴的音調雄渾,鋼琴的節(jié)奏明快,在弦樂的襯托下,鋼琴的音色逐漸強烈,奏出悲愴的旋律。雖然曲風快速,但卻透露著一種悲傷,又能夠帶給人以希望,活力和激情。透過這首曲子,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鋼琴及提琴的魅力,使學生了解到樂器的不同組合能夠帶來的不同感官,同時高亢明快的曲,可以快速抓住學生的耳朵,使學生對這首曲子產生濃厚的興趣。純音樂之外,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流行或古典歌曲,使學生從旋律,人聲起始,了解其中的樂器,簡譜,歌唱技巧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三、 發(fā)聲教學,學會唱歌
唱歌時的發(fā)聲和說話時的發(fā)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沒有色彩,單純發(fā)生大聲音的唱歌也不對,缺乏應有的起伏變化。正確合理的發(fā)聲方法可以使人發(fā)出優(yōu)美、動聽、有持久力、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教師可以從呼吸及基礎的發(fā)聲練習入手,使學生掌握基礎的呼吸方法,并進行正確的發(fā)聲練習,從而學會唱歌。呼吸是唱歌時很重要的一步,依靠呼吸可以調節(jié)唱歌時的氣息節(jié)奏,通過氣息的節(jié)奏變化使聲音有長、短、強、弱、高、低等不同的變化。以尋找呼吸支持點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咳嗽或大笑來找到呼吸的支持點,這個點通常在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在咳嗽或大笑時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個點的支持作用。在找到支持點后,利用支持點來進行呼吸的調整,改變氣息的節(jié)奏,可以使發(fā)出的聲音悅耳響亮,且可受自身調控,自如變化,發(fā)出不同的強弱聲音。
發(fā)聲的練習,可以配合呼吸的節(jié)奏,使唱出來的聲音具有感情色彩,有著充分的起伏變化。在進行發(fā)聲教學時,姿勢是基礎的一部分,正確的姿勢關系到氣息的運用及歌唱的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使學生做到兩眼平視,下頜內收,挺直身體與頸項,但不要僵直緊張,小腹微收,保持腰部的穩(wěn)定。通過這樣的姿勢習慣養(yǎng)成,可以使學生在發(fā)聲練習及歌唱中有著良好且快速的進步,幫助學生學會唱歌。
由基礎的樂理知識,幫助學生了解音樂的基礎并認識簡譜,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通過優(yōu)秀的音樂曲或歌,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進行音樂的學習。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及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唱歌,對音樂學習充滿信心,進而提升整體的音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蔡雯.小學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訓練方法探析[J].音樂時空,2015(03):183.
[2]高宇.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4(07):151.
作者簡介:
吳婷,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qū)漾頭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