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蕓
選入教材的說明文,不僅生動有趣,還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進行說明文教學,教師不光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對其學習過程的指導,以使他們具有自主閱讀說明文的能力,提升學習質(zhì)量。
說明文有自己的特點,在語言的表達形式和說明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點。在說明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一些關鍵的詞句品讀、領會,使學生初步了解說明事物的方法,提升說明文的教學效率。
如教學《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為了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說明文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先自讀課文,然后邊讀邊畫出關于說明金字塔特點的句子。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在第1自然段中畫出了描寫金字塔的位置的句子,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了說明金字塔長、高以及是由什么材料建成的句子。在學生畫出這些句子以后,教師再讓學生思考一下,作者在說明金字塔時,用了我們學過的哪些說明方法。如此教給了學生閱讀說明文的基本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說明文時,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注重學習過程的指導,鼓勵學生在圈畫中掌握說明事物的方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入選教材的說明文在語言與表達上大都各具特色。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細讀課文,抓住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引領學生理解感受,以降低他們的閱讀難度,提升閱讀效果。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借對大自然文字的介紹,鼓勵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時,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教師先讓學生說說關于大自然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以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鼓勵學生細讀課文,并且思考: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你是怎樣理解“大自然是一本書”這句話的?如此教學,促進了學生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與掌握,與此同時,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認識也更近一層。
在教學說明文時,教師要根據(jù)課文的重點難點提出恰當?shù)乃伎紗栴},引領學生細讀課文,如此教學,既使學生掌握了科學的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提升了教學效率。
說明文中描寫的事物對學生來說大都是有趣的,學生樂意去觀察與發(fā)現(xiàn)。因此,在說明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文本內(nèi)容為平臺,鼓勵學生搜集與文本相關的內(nèi)容,以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豐富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探求未知世界的興趣。
如《海洋——21世紀的希望》一文主要講了海洋與人類的關系,以及人們?nèi)绾伍_發(fā)和利用海洋。學生對大海生來就有種莫名的情結(jié),他們對大海充滿了向往。在教學這一課時,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多搜集一些關于海洋、關于大海方面的知識,比如海洋里的礦產(chǎn)有哪些用途,海洋里生活著哪些動物、植物,在海洋的開發(fā)上我國已經(jīng)取得了哪些成就……這樣的話題設計可以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閱讀說明文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在說明文教學中,鼓勵學生搜集與文本內(nèi)容相關的閱讀資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可以由衷地感受到一種滿足感與成就感,這就是學習帶給學生的樂趣。
說明文是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一種文體。教師要根據(jù)說明文的具體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的指導,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