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莉
小古文是一種簡短易懂的文言文,語言精練,內容活潑,非常適合兒童誦讀。從小學階段開始閱讀一定量的小古文,學生可以獲得最純正的文言文啟蒙教育,提升語言素養(yǎng),實現(xiàn)中小學文言文學習的無縫對接。針對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學習起步晚、篇目少的狀況,我校將二年級作為學習小古文的起始年級,從《世說新語》等中國古典叢書中精選出數(shù)十篇形式多樣、情節(jié)生動的小古文,借機引入課堂。
對于入學一年的學生來說,相較于白話文,小古文的語言顯得有些晦澀拗口,難以理解。如果教師一味串講分析,咬文嚼字,學生很快就會喪失最初學習文言文的新鮮感。那么怎樣讓學生愛上小古文呢?一個字——演。在小古文《望梅止渴》教學中,我嘗試著和學生一起把“學”文言文轉為“演”文言文,將戲劇引入課堂,讓學生在且玩且演中輕松感受到小古文的精妙,愛上小古文。
師:(且說且演)話說曹操率領十萬大軍去討伐張繡。眼下正是夏天,太陽如金色的輪子,轟隆隆滾動過來,直滾到人的頭頂上,將士們個個口干舌燥,行軍速度越來越慢。曹操心里很是著急,他立刻叫來村民,悄悄問他(對著一學生):“這附近可有水源?”
生:(搖搖頭,低聲應道)報告丞相,附近沒有水源,不過山谷的那一邊倒是有,只是繞道過去要走很遠的路。
師:(面對全班學生)為什么剛才我倆要輕聲交談,而不能高聲說話呢?
生:如果讓將士們聽到了,就會喪失斗志、無心打仗了。
師:(贊賞)說得好!就在這危急關頭,曹操靈機一動,騎著馬跑上一塊高地,用馬鞭指著前方高聲喊道……喊什么呢?哪位曹丞相來喊一喊?
生:(起立,右手指向前方)前有大梅林,梅子甘酸可以解渴。
生:我覺得他說話的氣勢還不夠,威嚴也還差一點。
師:那你來試試。
生:(大踏步走上前,左手叉腰,揚起右臂,氣宇軒昂)前有大梅林,梅子甘酸可以解渴。
師:謝謝你!你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號令千軍、鎮(zhèn)定自若的曹操。
生:我覺得他演的曹操也太嚴厲兇狠了。這時候將士們已經很疲憊了,如果想要他們加快行軍速度,就要給他們鼓勵才行。
師:有道理,你來演一演。
生:(走到前面,望望眾人,右手指向前方,高聲喊道)前有大梅林,梅子甘酸可以解渴。
師:你讓我們看到一個善決斷、有智慧的曹操。
……
不少小古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加以敘述的,情節(jié)上富有戲劇性的變化,人物性格也極為立體鮮明。教學這類小古文,如果只是停留在一遍遍的朗讀背誦或者逐字逐句解詞釋義上,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那份學習小古文的新鮮感自然很難持久,最后會發(fā)展為對學習文言文的畏懼和逃避,所以,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的形式。
在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課文,并借助文中注釋猜測故事情節(jié)之后,我以肢體、聲音、情態(tài)等形式創(chuàng)設出故事中的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讓他們化身為故事中人,去深入思考、品味感悟、揣摩體會、創(chuàng)造表演。在講述和表演中,學生對文字反復斟酌,對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究;在聆聽和爭辯中,學生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這種主動探究和獲取知識的精神,正是我們所倡導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在之后的教學中,我?guī)ьI著學生以戲劇的形式穿越在小古文的天地里。我們一起穿越到遠古時代,化身夸父,為追求永恒的生命而不懈奮斗(《夸父追日》);我們一起穿越到東漢末年,化身孔融和他的兒子,感受孔融的兩個孩子在面對人生禍患時的那份從容淡定(《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我和學生一起將小古文改編成劇本進行排練,在班級期末慶典上面向全體家長演出,既能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同時在團隊活動中提高了表達能力。
戲劇,讓學生愛上小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