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薇
摘 要:自主、合作、體驗是新課改下的主要學習方式。從把握體驗學習特征——重學習過程、重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等方面,論述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體驗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體驗學習;有效課堂
體育教學中重“教”輕“學”,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忽視了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和探究,體育運動的方式與學生的身心健康、認知特點不吻合等,導致體育教學效果的不盡如人意,突出表現在,學生不能自主運動、自主訓練。下面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力避傳統(tǒng)、低效的學習形式,開展體驗、探究學習,談幾點體會。
一、重視學習過程
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較之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師探討了體育教學的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模式,總的來說,在技能的掌握、身體的鍛煉、情境的模仿、成功的體驗等,這些方法和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和更新,都反對“灌輸”、拒絕“傳統(tǒng)”、崇尚“創(chuàng)新”,包含“體驗”的因素。首先表現在改變結果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習過程。
體驗學習,重過程、重思維、重情感。體驗學習,強調自主參與、主動參與,強調愉快訓練、快樂運動。體驗學習,以心情愉悅、興趣濃、積極性高為主,以發(fā)散思維,提高能力為主要形式和目的。
如對于“起跑”的學習,對于短跑,人們習慣采用“蹲踞式”,對于長跑,則習慣于“站立式”,那么,這兩種起跑的方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式”“講解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組長擔任發(fā)令員,組員作為競技場上的運動員,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起跑,感受哪種方式更好、更有力。當學生得出蹲踞式起跑更有力,可以有助于加速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蹲踞式起跑比站立式更有助于提速,讓學生結合袋鼠的身體特點和跑的方式,進一步探究“蹲踞式起跑”被青睞的理由。課堂上,學生體驗著、思考著、游戲著,課堂的“主人公”意識得到強化,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孩子們在這樣的課堂上放飛自己,個性化學習、個性化發(fā)展得到充分體現。
二、重視已有的生活經驗
體驗學習既是新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心理感受,更是一種認知活動。體驗學習,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外,還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基礎,只有這樣,體育技能、體育知識才能進一步提高。如果脫離學生的基礎和已有經驗、已備的技能,而開展體驗學習,體驗學習猶如大樹少了穩(wěn)固的“根基”。
首先,體育教學中的體驗學習是一種發(fā)現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教師精確的動作示范,是學生積累一定的經驗的基礎。如立定跳遠的助跑、起跳等的示范,50m、100m、200m的起跑和加速的方法要領,籃球的上籃、扣球等的動作要領,都給學生直觀、形象的示范,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技能和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自主運用這些經驗,進行進一步的體驗學習。
其次,體驗式學習中的示范體驗,還可以借助視頻、錄像等,讓學生觀看喜歡的籃球運動員姚明投籃的高超技巧、扣球的精彩瞬間,感悟多姿多彩的體育世界,身心受到愉悅和美的享受。
最后,培養(yǎng)“小老師”也是體驗學習過程的主要方法,“小老師”除了親身經歷學習的全過程,也歷經和體驗了當老師的體會,在“做”中強化自己的動作技能,提升學習的自信心,獲得成功的感受。
三、重視知識和技能的運用
1.概念的體驗
概念學習是最基本的認知層次。語文、數學等的學習,無不從基礎概念、定義出發(fā),體育學習也不例外。如對于“蹲踞式起跑”的學習,首先學生需要清楚什么是蹲踞式起跑;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時,首先讓學生明確什么是立定跳遠,跳遠和立定跳遠的相同和不同有哪些,了解了這個概念,才能深入學習和運用。
2.規(guī)則的體驗
體育教學中的體驗學習,不僅要體驗概念的經過,也要明確規(guī)則。體育活動、體育競技都是有規(guī)則的,明確了規(guī)則,才能有效運動和訓練。就以體育游戲來說,游戲需要規(guī)則,否則,游戲的開展就會“百花齊放”,少了評價的杠桿和尺度,失去游戲的意義。體育比賽、體育運動更需要規(guī)則,否則,離開規(guī)則和要求,體育競賽更沒法進行。
如“兩人三足”的游戲,讓學生明確規(guī)則,分別將兩個學生的左右腿綁在一起,然后兩人,從出發(fā)地向終點跑去,跑的過程要協(xié)調,最先跑到終點的小組獲勝。“沒有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規(guī)則的掌握和體驗,是活動、游戲有效進行的保證,是有效課堂不可忽略的因素。
3.體驗問題的解決
在知識運用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融入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而體驗體育知識、運動規(guī)則,如50m跑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剪刀、石頭、布”的游戲,讓學生通過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并且在競技中加強快速跑的訓練,集游戲和規(guī)則、知識與運動于一體,提高課堂效果。如在50m跑結束之際,開展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根據課堂訓練情況,提出相關的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促進學生多元化的學習和活動,從而收到快速跑的最佳效果。
體驗學習,與自主、合作相輔相成。體驗學習,既是教學方法,也是學習方式,體驗學習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體育教學中開展體驗式學習,首先應把握體驗學習的規(guī)則,然后,在這個規(guī)則的基礎上,設計和開展各種活動,以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主動性,以活動促使體育課堂活起來,從而構建愉悅、有效的體育課堂,從而實現快樂體育之目的。
參考文獻:
[1]郜立春.小學體育教學中體驗學習的探索[J].體育教學,2013(3).
[2]陳晶晶.小學體育體驗學習教學程序的基本結構[J].新課程,2016(4).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